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孝僧亦有「鄉愁」:春節有離鄉後遺癥的,看看佛家是怎麽說的

2024-02-19國風

農歷正月初九,對於大多數上班族來說,春節假期結束了,對「漂」在外地上班的人來說,今天就要離鄉回去上班了。

夢想是一個甜美的詞,它甜到令人擡頭眺望嘗到無限的希冀,它夢在讓我們甘願獨在他鄉為異客。一個「闖」字吸引了無數背井離鄉,僅有每年新春的燈籠短暫的扯引著夢遊的人們回到故裏,看一看久違的街道,一年一度的見父母一面。

不知何時起,寥寥數天的假期已拔不盡他們新生的華發,短暫的重逢也無以數清他們新增的皺紋,這個假期,自問我們有沒有跟他們深聊一次,擁抱一回?

本文是2023年5月在第三屆廬山論壇上,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常務副院長會閑法師、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義憲法師聯合發表的題為【佛教對中國孝文化的回應——以禪宗公案為例】的論文,作者在論文中以禪宗禪師的孝道故事來闡述其獨具風味的孝道觀念。

又是一年離鄉時,十願網摘錄該論文第三部份【禪宗公案中禪師的孝道觀】,以饗網友:

文/會閑法師 義憲法師

佛教發展至唐宋時期,禪宗已經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佛教逐漸形成以禪宗為首的中國化佛教。在這個時期禪宗不斷的融合接納和吸收儒家文化,成為佛教中國化得重要組成部份,稱為中國人的佛教,深受中國人的喜愛。禪宗的形成,是一個文化融合的過程,對中國傳統文化或本土民間文化有著廣泛的引收和融合,不僅融入了儒學的倫理觀,而且大膽創新,突顯出了禪宗獨特的孝道觀。

惠能大師弘揚的頓悟禪法,講究在心性上下功夫,突破了傳統教條的形式,不僅弘揚禪宗頓悟思想的見性成佛說,使龐大繁瑣的佛教義理簡易化。還提出了:「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的觀念。六祖大師強調學佛要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不能脫離或忽略外在環境而一味的修行。六祖大師的這種出世又不離世的觀念,極大地影響了禪宗後期的發展,使禪宗更加適應中國社會。

禪宗發展至晚唐時期,隨著禪宗的興起,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使禪宗不管在制度形式上還是內容思想上都發生了極為重要的轉變,禪宗的這種方式深受中國大眾喜愛。宋代以後,禪宗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禪宗的孝文化同樣如此,在禪宗思潮的帶動下,禪宗由早期所講,出家拋家舍業乃佛門大孝轉變至後期出現了以孝跡而聞名的「孝僧」。六祖惠能大師也因出家擔憂母親日後的生活,在出家之前便安頓好自己的母親。

禪宗公案中禪師的「大孝」

佛教認為對父母真正的孝不僅僅只是在現世之中滿足其物資生活,而是將孝的重點放在幫助父母脫離流轉之苦。在歷史上有諸多祖師以此目標來踐行,並在在公案之中記載了禪宗祖師大孝至孝的感人孝跡。

● 黃檗希運禪師

接下來首先舉一位禪宗有名的祖師黃檗希運禪師。黃檗希運禪師出生在唐朝,出家之後,認為首先要暫時放下親情,安心辦道。黃檗禪師認為只有覺悟之後才能真正報答父母之恩情。基於此種想法,禪師便幾十年都沒有探望親人。

黃檗運禪師。得道之後。忽思省侍父母。一婆子出問。何處。曰江西。婆曰。我家亦有一子。在江西。多年不歸。因借宿。婆親為洗足。運足心一誌甚大。婆失記是其子。次日運辭去。於三裏外。說與鄉人雲。

吾母不識山僧。但母子一見。足矣。鄉人報知其母。母趕至福清渡。運已登舟。母一跌而終。運不回。但於隔岸。秉炬。法語雲。一子出家。九族登天。若不生天。諸佛妄言。擲炬火然。兩岸人。皆見其母。於火焰中轉為男子身。乘大光明。上生夜摩天宮。後官司改福清渡。為大義渡。

透過這則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黃檗禪師認為出家人對於至親必須暫時放下骨肉親情,只有覺悟佛法達到解脫之時,方才是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不同於在家世俗所謂孝養父母的小孝。

一般在家世俗中的孝順分為二等:所謂小孝,奉養父母,給予父母溫飽,讓其衣食無憂,安養萬年,養老送終;二為中孝,立功、立徳、立言,光宗耀祖,揚名於後世;但在佛教中認為這樣的孝並不是大孝,佛教認為孝在於報恩,而真正的報恩就是出家修道,圓滿成就時,度脫父母出離生死。黃檗禪師的行為看起來感覺不被世人所理解,但他度脫母親,此乃大孝也。

● 洞山良價禪師

還有在禪宗祖師洞山禪師的語錄中,記載了洞山良價禪師寫給母親的家書。在家書【辭北堂書】中記載了洞山禪師在初出家時給母親寫的書信。洞山禪師在信中這樣說到:

伏聞諸佛出世。皆從父母而受身。萬匯興生。盡假天地而覆載。故非父母而不生。無天地而不長。盡沾養育之恩。俱受覆載之德。嗟夫一切含識。萬象形儀。皆屬無常。未離生滅。雖則乳哺情至養育恩深。若把世賂供資。終難報答。作血食侍養。安得久長。

故孝經雲。雖日用三牲之養。猶不孝也。相牽沈沒。永入輪回。欲報罔極深恩。莫若出家功德。載生死之愛河。越煩惱之苦海。報千生之父母。答萬劫之慈親。三有四恩。無不報矣。故經雲。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良價舍今世之身命。誓不還家。將永劫之根塵。頓明般若。伏惟父母心開喜舍。

從這份家書中我們可以看出,洞山禪師在信中表達了對父母的受身養育之恩,開篇便提到了即便諸佛降生人間,也是由父母所生。從而強調一切賢聖凡夫皆由父母所生,並談到父母乳哺情至養育恩深。

若只僅僅將世間之財物供養父母,終難報答。洞山禪師在信中還參照【孝經】之言語來說明僅僅資養父母色身猶不孝也,父母雖然今生可以得到暫時安養但輪回之苦卻無有出期。洞山禪師表明唯有出家之功德,超生死之愛河,斷煩惱之苦海,這樣不僅可以報答現世父母之生養之情,還可以報累世父母之恩。

洞山禪師在信中提及自己,舍今生之身命,暫不還家,了脫生死,徹悟佛陀覺悟之道,願母親能夠理解暫舍骨肉之情,在他日佛會相逢。

正如蓮池大師所雲:「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又如【禮記】中也講到:「為人子,能引親至於道,孝之至也!」可見對父母最大的孝就是把父母引導到自己所信奉的道(信仰)上,這種孝是最偉大的孝道,禪門祖師依此而行,孝之至也。黃檗禪師和洞山禪師透過這種以暫時割舍今生母子之情,將母親的孝道演繹的淋漓盡致,這正是佛教中最為贊嘆的報父母恩。

禪宗「孝僧」的事跡

禪宗禪師不僅僅有以上這種偉大的至孝、大孝,還出現了禪師由孝而聞名的孝僧,被世人所贊嘆、贊揚並流傳開來。接下來將透過以下幾位祖師孝的事跡來予以說明。

● 元暠禪師

柳宗元【送元暠師序】中:「今元皓衣粗而食菲,病心而墨貌。以其先人之葬,未返其土,無族屬以移其哀,行求仁者以冀終其心。……元皓陶氏子。其上為通侯,為高士,為儒先。資其儒,故不敢忘孝。」文中表達了元暠禪師不敢忘孝,與儒禮合,作序送行,大大加贊賞了禪師的孝行。柳宗元因元暠禪師對父母的孝道行為感動為其作序,元暠禪師的這種行為被廣大民眾所贊嘆。

● 睦州道明和尚

禪宗出現許多以孝得名的和尚(禪師)。如孝僧塵蒲鞋即睦州道明和尚,又稱道蹤,黃檗希運禪師的法嗣,俗姓陳,織賣蒲鞋養母,時人號為陳蒲鞋。因「居房織蒲鞋以養母,故有陳蒲鞋之號」。

道明在睦州開元寺出家為僧,日日專研佛法,為覺悟佛法真理,遊名山,訪古剎參訪許多善知識,參謁黃檗希運禪師,豁然開悟。從此道明禪師因深得佛法之旨,由於見解精辟、名聞遠近,被四眾弟子稱之為「尊宿」,是德高望重的大和尚。臨濟宗的創始人義玄和雲門宗創始人文偃,這兩位禪門大德祖師都是經道明禪師的指點,最後成為禪宗兩大宗門之祖。

宋代呂希純在【陳尊宿庵】詩中說:「臨濟親推出,雲門手推開。於今兩禪派,俱自睦州來。」可以說如果沒有道明和尚的指引,禪門將損失兩位開宗祖師。道明和尚「推臨濟」,「托雲門」成為佳話。

道明和尚不僅是禪門高僧還是孝子孝僧。道明和尚因得知家中父親去世,唯留老母一人,便急忙離開所在之處,回至家鄉睦州,在家鄉的開元寺中安住。道明和尚嚴持戒律,不願以寺院十方信眾供養寺院三寶之物來奉養老母。為此,道明和尚便想出了透過賣草鞋來換的錢米以此解決老母的日常生活需求。

日久天常,街道上的人便將賣草鞋的道明禪師稱之為陳蒲鞋,雖然名字聽起來相對來說不符合出家本色,但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民眾對道明和尚出家而不忘世間的孝心所贊嘆。宋代普濟和尚編著的【五燈會元】將道明和尚的孝行載入燈錄之中。

● 道丕禪師

如在贊寧的【宋高僧傳】中記載了道丕禪師的孝跡,在傳中記載如下:丕巡村乞食。自專胎息唯供母食。母問還食未。丕對曰。向外齋了。恐傷母意。至孝如此。……數日間果有枯髏。從骨聚中躍出。競騖丕前。搖曳良久。丕即躄踴抱持如復生在。賫歸華陰。是夜其母夢夫歸舍。明辰骨至。其孝感聲譽日高。

道丕法師,因長安發生戰事,一路上背著母親到華山避難,由於戰亂的緣故,食物貴如金,道丕法師為母巡村乞食,自己卻胎息以防餓。道丕法師的父親因在打仗中身亡,法師之母無法忍受屍骨暴露在風雨之中,希望道丕能夠找回其父的屍骸,並將其安葬。

道丕法師便啟程前往父親戰死之處,看到戰場上到處都是白骨,無法分清哪一具是自己父親的遺骨,便將白骨聚集在一起,晝夜誦經。學習古人滴血認骨的精神,發願立誌表明,如果在這堆骨骸中,有動轉者便是其父。果然過了數日,忽然有一具白骨跳了出來,轉動起來。於是道丕法師便將其帶回家中,道丕法師回家前一晚,其母做夢夢見丈夫歸家。

第二天清晨,道丕法師果然帶著丈夫的遺骸歸家。將其安藏。當時人人都認為道丕法師能將其父的骨骸找回,孝心感動天地。後道丕法師的孝跡便流傳開來,名聲遠播。

後來道丕法師在朝中講道,常居首席的地位,頗獲朝野人士的敬重。像道丕法師的孝行,乞食解決母親饑餓,誦經找到父親骨骸。可謂是佛門孝行的典範。

● 法超禪師

法超禪師,俗姓施:「以親老歸養,建塔其鄉,名鎮海塔,且庵居之二十余年,朝夕親側,鄉人化之,皆致孝其親。」法超禪師,北宋僧人,出家之後,精進修行,隨方參學,精研佛理。後因孝養父母,便在其家鄉建立塔寺,法超禪師在安心辦道的同時侍奉雙親。其孝跡感動鄉親鄰裏,並感化至鄉裏人均能孝養父母。

● 蕅益大師

蕅益大師說到:「世人病釋氏無父,而釋氏之孝其親,反過於世人,傳記所載,蓋歷有明征。」蕅益大師表明,世間之人,談及佛教,便扣上不孝之名,但佛教僧人的大孝、至孝無一不超過世俗之人,在傳記之中記載甚多,無一不是佛教門中僧人踐行孝道的歷史憑證。

透過以上祖師的孝跡可以看出,佛門的孝跡是多方面展現的,有黃檗、洞山禪師等表現的至孝和大孝,也有道明、道丕禪師為首透過感人的孝跡而聞名的「孝僧」。孝僧的興起,足以體現了佛教深受中國民眾的認同,禪宗的這種出世但不離世的修方式,不僅的到了佛教內部僧眾的認可,還在民間廣為流傳。禪宗的興盛於此也有著一定的關聯。

「孝僧」出現標誌著禪宗的禪師更加融入社會世俗之中,偏向於入世。以上禪師的孝行事跡,可以看出禪宗不拘於佛教形式的約束,這和禪宗惠能的南宗禪思想有著重要的關系,六祖惠能大師內不執著於心,外不執著於相的禪法思想和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修行理念,對後期禪師走向世俗化、民間化有著極大的影響。禪師的孝行不僅深入民眾的喜愛,並也被儒家人士所贊揚。非常有利於佛教的弘揚和傳播。

本文只是從孝文化這一塊來探討佛教與之中國孝道思想的差異,佛教作出相應的回應,禪宗的興盛則更加加速了佛教中國化的行程。禪宗因六祖惠能大師所提出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禪宗也因此走上了偏世俗化的道路,更加使佛教中國化。透過禪師的孝行孝跡來證明禪師不僅在出世的佛法上展現出出家人該有的本色,還在世間世俗上被社會大眾所贊嘆,文章以「孝」為契機展開了禪宗祖師的孝跡孝行被民眾所贊嘆的「孝僧」,因此禪宗的發展逐漸契合了儒家的孝文化思想。所以禪宗被稱為中國人的佛教。

原標題丨教對中國孝文化的回應——以禪宗公案為例

圖片來源丨十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