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1962年中印之戰難決策,開戰前仍爭論,毛主席:打!打不好重來!

2024-01-02國風

「我們兩國之間的吵架,不過是兩國千年萬年友好過程之中的一個插曲而已。」

這是1959年5月,毛澤東親筆寫下的話,透過中國駐印度大使潘自力轉達給印度政府。

毛澤東以和平友好的態度向印度交個「底」,目的就是希望印度方面能夠自重,和平共處。

毛澤東始終認為,和平友好是中印關系的主流,要辯證地去看待中印的糾紛和中印友好的大局關系。

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在反帝、反霸權鬥爭之中,有著很多的共同話題。

毛主席非常珍視中國和印度千百年來的友好交流,盡力透過友好的方式解決分歧和爭端。

只是沒想到,印度當局對我們領導人的好言相勸置若罔聞。

在短暫的平靜之後,印度邊境又開始騷動起來,開始了新的一輪蠶食中國領土的行動。

他們對自己的軍隊也是盲目自信,總以為印度軍隊已經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戰鬥力很強。再加上美國的刻意挑撥,承諾給印度最高援助,讓印度更是有恃無恐。

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的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在兩國人民長久和平相處的過程之中,雙方已經形成了約定俗成的邊界線。

從前,英國統治印度的時候,曾經不斷向中國西藏地區騷擾,妄圖蠶食,中印兩國邊界爭端不斷。

英國探險家為印度測量時劃了一條所謂的「麥克馬洪線」,以英國外交官亨利·麥克馬洪爵士的名字來命名,強加給中國。

這條線完全是非法的,中國歷屆政府都沒有承認。

印度在獨立之後,尼赫魯在中印邊界問題上依舊推行英國的政策,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的時候,印度甚至竭力阻撓。

從1951年到1957年,印度乘著中國抗美援朝之際,沒有少做手腳,一直在向「麥克馬洪線」以南、傳統習慣線以北蠶食中國領土。

得知訊息之後,毛澤東出於對中印兩國傳統友誼和根本利益考慮,對印度方面的尋釁滋事一直都抱著忍讓的態度,將祖國領土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的毛澤東,已經在竭力克制了。

毛主席很清楚當時中國面臨的情況:「中國不會這樣蠢,東面樹敵於美國,西面又樹敵於印度。我們不能有兩個重點,我們不能把友人當敵人,這是我們的國策。」

50年代中期,中印的高層領導人交流頻繁,關系密切。

毛澤東曾經四次與尼赫魯進行長談,關於戰爭和和平,毛澤東曾經明確表示:中國是很需要朋友的,我們是一個新中國,雖然我們號稱是大國,但是力量還弱。

毛澤東的回答就是想要消除印度對中國的疑慮。

中印的友好在這段時間之內達到了高潮,日內瓦會議期間,中國和印度曾經多次磋商。

尼赫魯

1954年6月25日,周恩來應尼赫魯的邀請,在日內瓦會議的間歇對印度進行了三天正式存取。這是周總理第一次到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進行正式存取。

1954年12月18日,第一次亞非會議上,曾就是否邀請中國參與會議的問題發生了爭執。

尼赫魯明確表示了,同意邀請中國參加。

1955年萬隆會議上,中國和印度相互配合,互相合作。那時候中國和一些亞非國家還沒有建交,尼赫魯以「一個社會地位已經確立的老大哥」的身份,將周恩來引見給各國的代表。

當時一些國家的代表還在會議上攻擊共產主義中國,尼赫魯怒氣沖沖,在會議之後批評了攻擊中國的代表。

比如錫蘭總理科特拉瓦拉的回憶錄之中就曾寫下了這件事,說尼赫魯當時批評他「背離了主題,並且質問我是否要搗亂」。

在會議上,周恩來發表了著名的「求同存異」的講話,尼赫魯當即走上了講台,支持周恩來的發言。

他說:「中國總理今天的發言,應該受到最大的重視,中國總理說的話是權威的!!」

在毛澤東和尼赫魯最後一次會談之中,毛澤東曾經參照了屈原的兩句詩:「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當時毛澤東對結識尼赫魯這樣的朋友是何等喜悅。

1959年,印度又想要將中國管轄下的西段3.3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劃到印度,在中印邊界東段,雙方軍隊發生了第一次武裝沖突。

周恩來和尼赫魯

10月,印度又在西段挑起空喀山沖突。

11月,中國政府最高層決策會議在杭州舉行,參加這次會議的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胡喬木等人。

總參謀部的雷英夫匯報這一段時期中印邊界不斷發生流血事件,中印邊界的我方指導員已經到了怒不可遏的程度。

雷英夫送出了總參和外交部共同研究的避免中印邊界沖突的幾項措施。

上面寫著:不許打第一槍,不許還擊……

毛澤東從頭到尾沈默地聽著,面色凝重,不停地抽著煙。

雷英夫提到現在一些部隊避免沖突非常困難,毛澤東摁滅了煙蒂:「咱們有些同誌打了幾十年的仗,可還不懂得一個起碼的道理:兩軍的邊防戰士一天到晚鼻子對著鼻子站在那裏,手裏都拿著槍,一扣扳機,子彈就會打死人,沖突怎麽能避免呢?」

最後,毛澤東提議雙方都各自向後撤退20公裏,以避免沖突,如果印度方面不同意,那麽我們就單方面向後撤。

根據毛主席的建議,杭州會議後,中央確定了這項邊界隔離政策,中國政府單方面命令軍隊後撤了20公裏。

但接下來的兩年之內,印度軍隊得寸進尺,沒有絲毫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1959年10月,赫魯曉夫訪華,他在中印邊界的問題上面指責中國、偏袒印度。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同赫魯曉夫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堅定中國政府的原則和立場。

1960年4月,周恩來飛往新德裏,和尼赫魯舉行邊境問題的高級會談。

尼赫魯自始至終態度沒有任何轉變,還向周恩來提出了過分的領土要求,要求中國政府拱手相讓12.5萬平方公裏的領土,相當於一個福建省的大小。中國政府嚴詞拒絕。

無論中國政府如何強調和平共處,印度依舊反其道而行之,堅持用武力改變邊境的現狀,為了達到他們的領土要求,還借邊界問題掀起繁華活動,惡化中印兩國的關系。

周總理此次談判後,印度政府進一步醞釀派遣巡邏隊,插入中國哨所之間的空隙地帶建立據點。

這一計劃被印度政府稱為「前進政策」,目的就是盡可能多地在中國控制的地區建立哨所,以遏制中國的補給線,妄圖使印度有足夠的優勢「趕走」中國軍隊。

1961年,中國政府多次向尼赫魯提出和談的建議,並且對邊境雙方實行隔離政策,都被印度當局一一拒絕。

印度陸軍總部在給西段印軍的命令,原來是「只有遭到射擊時才開槍」,改為「如果中國軍隊危險地迫近你們的陣地時就開槍。」

1962年,局勢越發緊張。

印軍不僅瘋狂在中國境內修建大量的據點,還向我軍的哨所扔石頭,有事沒事舉著刺刀向我們比劃。

而中國軍人一直謹遵毛主席的命令,從來沒有主動攻擊過。

9月20日深夜,印軍偷襲我軍哨所,我軍一名連長犧牲。

當時前線的情況只需幾分鐘就能呈交給毛主席,毛主席得知後憤怒而無奈道:「我10天10夜也想不明白,尼赫魯為什麽要搞我們?」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結束三年困難時期,台灣那邊還在叫囂著要反攻,美國虎視眈眈,英國支持印度。

針對事態發展的嚴重性,原本不想出手的毛澤東提出對印度入侵「絕不退讓,力爭避免流血;犬牙交錯,長期武裝共處」的方針。

人民政府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但印度方面對中國政府和平的誠意選擇視而不見,他們甚至覺得,中國一次次退讓,就是為了避免作戰,中國軍隊絕對不會也不敢和印度軍隊直接開戰。

陳毅如此總結:「首先是由於中國一再忍讓,印度政府得到一個錯覺,以為中國不會進行反擊。同時,印度政府錯誤地認為中國國內的經濟情況很困難,在國際上很孤立,因此妄圖用武力來迫使中國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