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郭沫若最後一次公開露面:大部份遺產無償捐獻,骨灰撒向山西大寨

2024-01-28國風

1978年6月,文壇巨匠郭沫若因病離世。按照老先生的身份與地位,骨灰完全可以埋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但令眾人意外的是,同年6月下旬,郭先生的骨灰卻撒在了山西昔陽大寨的梯田中。

五年後,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永貴骨灰同樣安葬於此。小小的虎頭山,居然承載一文一武兩位奇人。

不同於陳永貴的「葉落歸根」,出生於四川樂山的郭沫若,為何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在這裏呢?

1892年,郭沫若生於四川樂山沙灣鎮。早年東渡日本求學,畢業於九州帝國大學。

「五四」運動後,郭沫若在新文化,尤其是文學、詩歌、古籍研究等領域,取得了震古爍今的成就。

戰爭年代,一介文人的郭沫若先生於危難時刻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的工作傾其所有,這些都是銘記於黨史中的鐵證。

之所以在病逝後,郭先生要把骨灰葬在山西大寨,這背後還有一段故事。

郭沫若生前,尤其是1975年之後,他就已經很少出現在公開場合。1978年4月末至5月初,86歲高齡的郭先生進入彌留之際。

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時,話已經說得不利索,但還是堅定地表示:自己的大部份遺產都無償捐獻給國家,至於骨灰,不必葬於北京,撒到山西大寨去肥田。

1978年6月下旬,黨中央與有關部門遵照郭先生的遺願,將他的骨灰撒到大寨的層層梯田中。虎頭山上聳立起一座「郭沫若同誌紀念碑」,與後來陳永貴同誌墓遙相呼應。

只是,郭先生出生於四川樂山,一生活動也極少與農村和農民相關。他之所以選擇山西昔陽大寨,作為自己的人生歸宿,雖出乎意料,但細細探究之下,似乎情有可原。

「大寨」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一個陌生又遙遠的詞匯。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曾流傳這麽一句:「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大寨」指的就是山西昔陽大寨大隊。

那是1963年,大寨遭受一場十分嚴重的自然災害。一場瓢潑大雨,把當地的土地和房屋全部沖毀。面對自然災害,大寨人把國家撥給他們的救災款和物資全部退了回去。

時任大寨黨支部書記陳永貴說:「國家給我們的救災款是有限的,但給我們的精神是無限的。只要有精神在,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最終,陳永貴領著當地幹部連續奮戰數月,重建美好家園。

1963年11月,中共山西省委發出通知:號召全省各級黨組織,尤其是農村組織向大寨黨支部學習,黨員要向陳永貴學習。

1964年初,【人民日報】發表了著名的【大寨之路】。1964年底,周恩來總理在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我們這幾年所取得巨大成就,是堅決執行自力更生方針的結果時」,列舉了大寨大隊和大慶油田,包括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成功。

作為大會執行主席之一的郭沫若,對周總理的這番話留下很深的印象。

而社會上首次出現歌頌大寨的詩篇,就是郭沫若於1965年春節前所著的【題傅抱石延安畫卷八首】其七。

可見,在郭先生的心目中,大寨精神與他一直信仰的延安精神是薪火相傳的。

延安精神能夠改造人的精神面貌,大寨精神則是改造大自然。

正因如此,73歲高齡的郭沫若冒著嚴寒赴山西進行工作時,實地參觀了大寨展覽館,對大寨精神有了更具體了解。

當郭先生看到大寨人發揚「愚公精神」,奮鬥十余年所建造的一塊塊人造小平原時,其心靈被徹底震撼。

尤其聽到陳永貴自己說出:不要救濟糧、不要救濟款、不要救濟物資;不減國家銷售糧、不減集體的公積糧、不減社員的分配糧時,郭先生立即題寫一首五言詩,以示敬意。

往後數年,郭先生以十分崇敬和想要學習的態度與精神,為大寨題寫了許多著名詩篇。

從這些詩句不難看出,在郭沫若的心中,學習大寨與發展生產力聯系在一起。比如,他把大寨精神風雪裏的臘梅花,甚至還比作改造大自然的偉力。

詩人都是浪漫且思維發散的,郭沫若同樣如此。想必在人生的盡頭,郭先生早已參悟生死的真諦,他這一生無愧於黨,無愧於民。

所以,倒不如塵歸塵,土歸土,將骨灰拋灑在他最愛的大寨,用來滋養土地,這同樣是一樁美談。

然而,少部份現代人因為一些文章、觀點的錯誤引導,總認為郭沫若居然是「新中國的罪人」。

原因無非就是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郭沫若向中央申請挖掘明朝皇帝陵,最終導致萬歷皇帝的定陵損失慘重。

載幾十載的光陰裏,郭先生背負了巨大的罵名。

客觀地說,在當時條件下,貿然挖掘帝陵十分欠妥。但從郭先生的初衷與本意來看,他不想透過挖掘萬歷帝陵來為自己增添幾筆功勞。

歸根結底,郭沫若還是希望透過挖掘明帝陵,看看能否找到失傳已久的【永樂大典】,或其他重要考古發現,從而造福後人。

在方式方法上,郭先生可能是有些操之過急。但不可否認,郭沫若在文學,和新中國成立後的政治宣傳、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病逝後,小平同誌曾經這樣評價道:「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郭先生就以充滿革命激情的詩歌創作歌頌人民革命、歌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成為中國新詩歌運動的奠基者;他創作的歷史劇是教育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

這番評價不可謂不高。

參考文獻:

[1]逯艷.郭沫若晚年復雜性新論[D].山東師範大學:2010.

[2]郭沫若的骨灰為何撒到大寨[J].共產黨員,200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