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王安石晚年的一首絕妙之作,看似清新明麗、閑逸恬淡,實則意難平

2023-12-21國風

前言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與理想破滅的王維一樣,退守江寧的王安石寄情山水,亦不再過問世事。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清晨即出,日暮方歸,彼時,他流連鐘山風光常常忘了歸途。

遠離塵世,醉心山水,只是為了獲取內心的寧靜,他的詩歌創作,也由早年的鋒芒畢露,轉向清幽閑適。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可是,欲靜何曾靜,總會觸景傷懷,不經意間就是眉頭心上。

所以,那看似悠閑的遊山玩水,也不過是為了排遣內心的不平而已,一如他那些看上去閑逸恬淡的詩詞。

數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裏。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宋 王安石【菩薩蠻 數間茅屋閑臨水】

簡譯

鐘山腳下臨水結廬,身著窄衫頭戴短帽,我悠閑地漫步在林蔭下,一夜春風,吹開了與去年一樣紅艷的花朵。

一直睡到新月掛上林梢,我才從午醉中悠悠轉醒,是什麽事物讓我最動情呢?就是那黃鸝婉轉動聽的啼鳴聲。

賞析

【菩薩蠻·數間茅屋閑臨水】是一首集句詞,即集前人詩句連綴成詞,使之成為抒發自己情感的佳作。

集句成詩詞為王安石首創,後來蘇軾、黃庭堅等人都有效仿,王安石此詞則是其故作放達情懷的寫照。

此詞含蓄深沈,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看似安逸淡淡的生活情景,卻寄寓著他作為政治家的襟懷心誌。

數間茅屋閑臨水 」語出劉禹錫【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彼時,永貞革新失敗,劉禹錫遭貶蠻荒。

劉禹錫剛介耿直,雖處逆境,卻矢誌不渝,沒有官舍可居,江邊的茅草屋亦能悠閑度日,讀書著述。

同是變法革新的倡導者,於王安石來講,劉禹錫如其知音一般,這數間茅屋就是其高潔情操的寫照。

劉禹錫在茅屋「 一盞秋燈夜讀書 」,王安石在僅能避風雨的茅屋詩書為伴,茅屋雖破,何陋之有?

次句「 窄衫短帽垂楊裏 」寫衣著打扮和生活環境,從雕梁畫棟到臨水茅屋,從高冠莽服到窄衫短帽。

短短兩句話,十四個字,既寫出了其彼時身份的轉變: 從廟堂之高憂君之事,到江湖之遠不問世事

居半山園清幽,漫步垂楊裏悠閑,但是,這看上去的閑適,卻是難以平復王安石壯誌未酬的意難平。

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 」,三四句取自殷益【看牡丹】中「 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之句。

年年花相似,歲歲人不同。殷益感慨的是年華似水,王安石唏噓的,是歲月不居老之將至理想難竟。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 。」,下片寫退居半山園後的閑適自在,不必參與朝政,沒有案牘勞形。

時光冗長,午醉後沈沈睡去,直到月上柳梢才醒來,那朦朧的夜色裏,唯有不盡的失落和無可奈何。

沒有公務纏身,能從中午睡到傍晚,可這樣的閑適,於心懷壯誌的王安石而言,何嘗不是百無聊賴?

首句出自韓愈【南溪始泛】「 點點暮雨飄,梢梢新月偃 」,次句取自方戒「 午醉醒來晚,無人夢自驚

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最後兩句承上,繼續寫閑情,自問自答,旋即戛然而止,余韻綿長。

南朝畫家戴颙認為,黃鸝春日的鳴叫可以激發詩思,他稱之為「 詩腸鼓吹 」,於是攜鬥酒雙柑而往聽。

王安石寄情黃鸝,即彰顯出自己超塵拔俗的孤潔傲岸,以及他那剛介耿直的個性,和極為清高的風骨。

後記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他胸襟闊大,豪情滿懷,有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開拓精神。

為國計民生,他不懼讒邪,力排眾議,敢為天下先,他亦是司馬光眼中的拗相公,百折不撓,絕世獨立。

他就是兩度拜相兩度罷相的王安石,雖然沒有將改革進行到底,但其富國強兵的變法理念影響是深遠的。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因為壯誌難酬,王維無奈歸隱,王安石的返舊林,實則亦是迫不得已。

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種春 。」,無論身處何地,王安石都矢誌不渝,不改其內心的堅定信念。

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他不同俗流,追求心靈的寧靜,獲取精神的慰藉,雖故作放達,亦見胸襟之灑脫……

參考資料

【宋史 王安石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