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古代神話神獸

2023-12-31國風

看一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是什麽樣?

【九尾獸】;
省稱「九尾」,亦稱「九尾禽」。傳說中的異獸。居青丘之山,食人。其說始見於先秦,至漢傳為瑞祥之獸,象征王者興。又,天下太平則現,象征王者子孫繁息。

【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耳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白虎通】:「德至鳥獸則九尾狐見。」

【吼】
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 【偃曝餘談】有載。

【三足烏】
中國古代的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執行的使者。中國古代傳說太陽中居住著三足烏,人們敬仰太陽,三足烏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征來崇拜。據說由於三足烏一共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運轉,導致地上遭受旱災和灼熱的煎熬。堯帝命令後羿將所有三足烏射殺,結果後羿射落九只、留下一只,從此太陽只有一個並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說法稱三足烏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


夔】(kui)
【山海經·大荒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裏。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裏,以威天下。

傳說中國東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體和頭像牛,但是沒有角,而且只有一條腿,渾身青黑色。據說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鳴般的叫聲,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會引起暴風。在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中,黃帝捕獲了夔,用它的皮制作軍鼓,用它的骨頭作為鼓槌,結果擊打這面鼓的聲響能夠傳遍方圓500裏,使黃帝軍士氣大振、蚩尤軍大駭。

夔與天地同生 世上只有三只 以上是第一只 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殺 但秦始皇沒有黃帝的功業 所以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沒那麽神奇了。

【化蛇】
水獸。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招大水。【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英招】
人面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只神獸而已。【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當康】
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可以預見豐年。【山海經(東次四經)】有載。

【飛廉】
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說其為風伯。但我覺得應該是操縱風力大氣的神獸更合理。【楚辭(離騷)】有載。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幾種龍

【應龍】1.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2.古代傳說中善興雲作雨的神。

【辭源】說「應龍」是有翅膀的千年龍,五百年的被稱為角龍。龍是不凡之物,壽命奇長,應龍更是龍中之貴(當然,也有人認為應龍可指遠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國——應龍氏和應國)。中國偉大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對應龍如何幫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劃出一條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螭龍】天成軒;

關於螭龍有兩種說法:一說中國傳說中的龍的來源之一。也稱蚩尾,是一種海獸,漢武帝時有人進言,說螭龍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議置於房頂上以避火災;二說是龍九子中的二子,古書中雲:「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也可壓火災。)根據以上的說法,螭龍的原形應該是我們生活中的壁虎。
這種龍的特點是無鱗有鰭

【蛟龍】;

又如:蛟虬(蛟與虬。虬:古代傳說中一種有角的小龍。亦泛指水族);蛟螭(蛟龍。螭:傳說為蛟龍之屬的一種動物);蛟兕(蛟龍與兕牛)
又有古書說是無角龍
蛟,龍屬。無角曰蛟。――【韻會】
主流看法是無角龍

虬龍

拼音 qiú lóng

古代傳說中的有角無須的小龍。屈原【天問】:「虬龍負熊」。宋【瑞應圖】:「龍馬神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長頸骼,上有翼,修垂毛,鳴聲九音。有明王則見。」虬龍則是傳說中的瑞獸,「神馬」,「馬八尺以上為龍」,「兩角者虬」。

【燭龍】;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又名燭陰,也寫作逴龍。人面龍身,口中銜燭,在西北無日之處照明於幽陰。傳說他威力極大,睜眼時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閉眼時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認為,燭龍為北方龍圖騰族的神話,其本來面目應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蛻變而來。其產生晚於女陰崇拜時代。

【山海經.大荒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又【海外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裏,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參閱龔維英【原始崇拜綱要】。

【楚辭.天問】:「西北辟啟,何氣通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龍赦只。」

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淮南子·地形訓】)

蟠龍;(註意,它無雲)


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訊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郭璞註【大荒北經】燭龍引【詩含神霧】。

【萬形經】曰:太陽順四方之氣。古聖曰:燭龍行東時肅清,行西時 ,行南時大 ,行北時嚴殺。(【易緯乾坤鑿度·卷上】)

【海外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裏,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諸說大同小異,顯系本自【海外經】和【大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