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道教造像,該怎麽看?

2024-09-10國風

中國古代的宗教藝術是百花齊放的,大放異彩的不僅僅是佛教的石窟壁畫,道教也有石窟和壁畫,一樣精美絕倫。

永樂宮三清殿朝元圖東壁(局部)

01

道教造像有什麽?

和佛教「三世佛」「五方佛」一樣,道教造像也會遵循特定的規則去供奉。要了解道教造像,首先要了解道教的神祇。 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所崇奉的神靈種類繁多,主要有三清、四禦、諸星辰之神等。

三清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它們是道教的最高主神,是「道」的一體三位。

清 水陸畫 玉清元始天尊 重彩絹本

清 水陸畫 上清靈寶天尊 重彩絹本

清 水陸畫 太清道德天尊 重彩絹本

四禦是地位僅次於三清的四位天帝, 即北極紫微大帝(總禦萬星)、南極長生大帝(主掌人間福壽)、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統禦萬雷)、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祇(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清 水陸畫 中天北極紫薇大帝 重彩絹本

諸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 此外還有東西南北中「五鬥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眾星君、太微垣眾星君、天市垣眾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鬥姆」。

元 永樂宮三清殿朝元圖星宿

頂部三位從左到右:計都、紫炁、羅睺

中部四位從左到右:月孛、水星、金星、火星

底部四位從左到右:日、月、木星、土星

還有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道教認為天官能賜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

例如玉皇大帝,在普通民眾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靈,道教中玉皇為「三清」之下的「四禦」之一,是地位僅次於「三清」的「總領宇宙主宰之君」,其職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

清 水陸畫 中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 重彩絹本

還有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被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元延祐三年(1316年),元仁宗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並欽定為忠國、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與文昌星神遂合二為一,稱文昌帝君。

元 永樂宮三清殿朝元圖 梓潼文昌帝君

以上提及的僅是道教所崇神靈中很小的一部份。實際上,道教崇拜的神靈成千上萬,如正一派崇奉四大天師,全真派崇奉王重陽、丘處機,另外還有各類山神、土地、城隍均位列其中。總之,道教的神祇世界神靈眾多,遠超乎人們的想象。

元 永樂宮純陽殿壁畫 王重陽南時作居

道教造像同佛教造像相比,更註重寫實。道教為本土宗教,根植於中原文化,故更具傳統文化的內涵。 其中金銅、木雕、石雕造像最具代表性。

道教產生初期本不供奉造像,僅有神位或壁畫。道教供奉造像約興起於魏晉時代,此時道教造像在技巧和風格上都受到佛教造像的很大影響。

明 曾鯨 呂洞賓像

道教既主張出世,又註重入世在追求解脫的同時,又不放棄凈化現世的生活故表現在造像藝術風格上便於神奇玄妙、威嚴肅穆中又滲透著一種塵世生活氣息使人感到平易、親切。另外,道教是多神教,其神像種類很多,故形象也是多彩多姿的。

02

道教造像發展史

道教造像是中國古代道教信仰的重要實物遺存,在今全國大部份地區都有一定數量的分布。現存宋代及以前的道教造像主要分布在中原北方和四川地區,地域特征明顯。

宋 重慶大足石刻石門山三皇洞

一般來說,時代越早,造像數量越少。道教造像起源時間及形態的問題,一直受到宗教考古、道教史、藝術史等多個領域學者的關註。

漢魏時期

先從漢魏時期說起,此時的重要道派天師道主張道無形象,對制作與使用血食祭祀神像持批評態度。漢魏六朝時期國家宗教和民間宗教中流行的祖先、聖賢、神仙的畫像、木像、畫像石與六朝時期江南地區巫覡制作的神像,都不能算是真正的道教造像。

【太平經】書影

漢代道書【太平經】中記錄了早期存思法所使用的身神圖,晉代南方地區的道教方士也使用神像作為存思的輔助。隨著東晉末劉宋初融攝佛教、天師道和方士傳統的古靈寶經及其倡行的靈寶科儀問世,道教神像題材逐漸豐富,並開始用於儀式活動中。

至五世紀,道教進一步吸收佛教功德觀念,造像成為積累功德的途徑之一,宗教義理的轉變與信仰實踐的需要共同推動了道教造像之風的盛行。

北魏始光元年(424年) 魏文朗造像碑

最早的道教造像碑

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道教造像均不早於五世紀晚期,而中國的佛教造像至遲在東漢中晚期就已出現,因此一些學者嘗試從考古學視角探討道教造像的出現時間。

主要觀點有兩種:第一種認為道教造像起源於東漢時期,另有部份學者將漢代畫像中的太一、西王母、東王公等也作為道教偶像崇拜的產物,這一觀點顯然忽略了道教產生時間和早期天師道儀式特點,另一派的學者對此曾予批評,但他卻同時認為五鬥米道流行地區以及連雲港孔望山發現的「佛像」應為道教造像。

敦煌莫高窟第297窟中的道教人物-羽人彩塑像

第二種觀點目前占有主流地位,其根據現存北朝道教造像均不早於五世紀的情況, 認為道教造像是佛教造像刺激和影響的結果,出現時間不早於五世紀。

莫高窟第249窟頂部北坡的東王公圖(道教題材)

有關道教使用神像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太平經】,該經多處提及「守一思神法」,如見於「乙部」的「懸象還神法」記載:

夫神生於內,春,青童子十。夏,赤童子十。秋,白童子十。冬,黑童子十。四季,黃童子十二。此男子藏神也,女神亦如此數。男思男,女思女,皆以一尺為法。畫使好,令人愛之。不能樂禁,即魂神速還。

簡言之,【太平經】認為人的肝、肺、腎、脾、頭、腹、四肢等分別由不同的身神守衛,男性的身神為男童,女性的身神為女童。身神如果不在,人就會生病。齋戒與存想思神可讓身神回到本位,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在存想思神時,需將繪制的身神像懸掛起來作為輔助,只是這種身神影像與後世流行的道教尊神像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的。

宋 石門山三皇洞正壁三皇造像

隋唐時期

宮觀造像的發展,主要是在隋唐之後。一方面,唐代皇室的崇道政策極大推動了道教的發展,興建了大量道教宮觀,道教宮觀制度也逐漸成熟。在當時,無論是創制道教建築還是舉行道教科儀,都必須供奉神像。所謂「為科誠以檢其情性,為象設以致其誠明。

情性平則和氣來,誠明通則靈符集。」(北宋徐鉉【宣州開元觀重建中三門記】)宮觀造像具有「致誠明」「靈符集」的功能,當然是不可或缺的,宮觀造像因此成為宮觀建築的重要組成部份。

唐 常陽太尊石像 山西省藝術博物館(純陽宮)藏

另一方面,隨著隋唐時期道教神仙譜系的逐漸完善,神明的地位、作用也有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因此對於其形象的制作要求也不同,規定也更為嚴格。

例如,成書於隋代的道教早期戒律儀範典籍【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雲:

科曰:凡造像皆依經具其儀相,……衣冠華座,並須如法。……左右二真皆供獻或持經簡,把諸香華,悉須恭肅,不得放誕手足,衣服偏斜。天尊平坐,指撚太無,手中皆不執如意塵拂,但空而已。

如果造像不依規定或不恭敬,就會「鬼神罰人」。

隋 綿陽西山觀玉女泉「大業六年」龕

在其後的發展過程中,道教宮觀造像的形制更加固定。例如,唐代以來的道教宮觀造像以天尊為主,大多采用「一主尊左右脅侍」的形制,脅侍為兩尊或四尊,多為真人、龍虎二君等;到宋代,道教宮觀通常是以三清殿為中心,因此宮觀造像則以三清為主。此後的制作模式和藝術風格也更加規範化,並一直延續傳承至今。

隋 西山觀石窟丁石包上元龕

宋元時期

而到宋元時期,宮觀造像更為普遍,有所謂「凡興宮觀,必奉造像」的說法。道教宮觀的廣泛興建帶動了宮觀造像的發展。而這些宮觀建築通常按照官方統一的規定而建造,因此具有統一的形制,必然也影響到宮觀造像藝術。

宋 杭州通玄觀掌吳越司命三茅真君像

03

道教造像主要分布

從當前研究和發掘報告等來看,從南北朝至唐代之間,道教造像的主要分布地域,是陜西、山西、河南以及四川這四個地區。遺憾的是,南朝時期出土的道教造像範例,與同時代的佛像一樣匱乏。

陜西

在陜西西安及其近郊,擁有數量眾多的單體之圓雕,即所謂的「單獨像」,其次是由長方形石材的四面做成的造像——四面像。

北魏 延昌四年(515)道教三尊像 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在西安及其近郊所分布的四面像,無論是佛教造像還是道教造像,都是在一塊石材上將佛教造像和道教造像合在一起而雕刻,此即所謂的「佛道混交像」。它們當中的大部份,現都被收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臨潼博物館、耀縣藥王山博物館中。

此外還有石窟,福地石窟位於銅川北部的宜君縣福地大壩中的島上,現在已被分解轉移,以斷片的形式被保存於宜君縣文化館中。該石窟現今只存有一窟,其平面圖為方形、平頂,是為深、寬、高都不足兩米的小型石窟。然而,由於其為佛、道造像並列雕造的佛道混合的石窟,且其有正面大龕外側的紀年銘文,記述著其營造於西魏初年的大統元年(535)的情況,因而,可以說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石窟。

福地石窟後壁主尊頭像

福地石窟左壁

福地石窟右壁主龕像

福地石窟右壁

圖源: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官方公眾號

山西

山西省的分布地域,主要是同陜西和河南接壤的被稱為「河東」的晉西南(運城一帶)地區。此外,在太原附近,亦有著名的道教遺跡——龍山石窟。

龍山石窟外景

龍山石窟是位於山西省省會太原西南部的道教石窟,石窟的位置在相當於晉陽古城的南側,其附近還分布著天龍山石窟、童子寺址等佛教遺跡。

龍山石窟外景

現存的石窟只剩有九窟且規模比較小,是為數極少的倍受關註的道教石窟之一。有關石窟的開鑿年代,不同的研究者持有儼然不同的觀點,一般推定第四、五窟為唐代(八世紀),其余的則為元代所開鑿。

唐 龍山石窟三天大法師龕

其中的第五窟被設計為方形、平頂,其深、寬、高分別不超過兩米。造像只造於正面之壁(裏壁)中,台座上雕塑著威風凜凜身著中國式袈裟結跏趺坐的如來模樣的主尊像。除了頭戴冠外,幾乎是同佛像一模一樣的形象。

唐 龍山石窟玄真龕(第五窟)

四川

在四川省以成都盆地為中心分布著許多道教造像,如今該地屬於南北朝時期的道教造像的範例數量極少,就唐代以降的範例而言,其數量的增長特別大。

四川綿陽玉女泉摩崖石刻

值得註意的是玉女泉摩崖,其位於四川盆地之西北部的綿陽地區,在有水湧出之池面的上方的巖壁上,現存有數量眾多的小龕,小林正美和肥田路美兩人曾作了詳細的研究報告。

其營造的年代為隋唐時期,並幾乎全部為道教造像。譬如,公元二年銘文道教龕,雖然開頭的文字無法辨認,但似可判定為唐上元二年(675),其內部雕有二尊坐像。

四川綿陽玉女泉摩崖石刻小龕細節

兩像都是坐於蓮華座上,且腹前置有憑幾,雙手握有麈尾,但左右像的握法不同且呈對稱狀。就二體的主尊像而言,首先不由得會想起依據佛教之【法華經】「見寶塔品」之釋迦、多寶如來之二佛並坐之像,但依據銘文,該龕所表現的是「天尊」與「老君」。

四川綿陽玉女泉摩崖石刻小龕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