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印度為何被稱為散裝的?印度上下3000年,為什麽無法做到語言統一

2024-03-31文化

文|歷史求知所

編輯|歷史求知所

說到印度,人們最先想起的肯定是網絡上流傳的各種離奇搞笑的事情,以及印度那讓人接受無能的「美食」,卻往往忽略了印度也是一個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大國。

中國不僅人口基數大,我們幾千年來的歷史也是無比的「龐大」。雖然我們有著五十六個不同的民族,有著數不清的風俗文化,但各民族團結統一,共同發展。

雖然在網絡上我們經常能看到人們因為南北方文化差異而爭論不休,但我們所說的語言都是漢語,所寫的文字都是漢字。中國的語言和文字都是統一的。

而印度卻不同,印度的方言多達幾百種,就連官方語言都有二十多種。甚至每一個邦都推出了自己的本邦官方語言,印度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官方語言。

在中國,不同地區的人交流除了方言之外,還可以使用普通話,因此我們大多數時候都能聽懂對方在講什麽。

而印度卻截然相反,兩個不同地區的人根本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麽,因為他們沒有統一的官方語言。

除此之外,印度的歷史也是「散裝」的,他們沒有一個統一而完整的朝代,更別提記錄歷史。

所以印度的有些歷史是完全缺失的,有些歷史則要靠人們「口口相傳」。到底是什麽導致了印度語言是如此的分裂而復雜?

«——【·多變的地形·】——»

亞洲南部有三個半島,印度位於面積最大的那一個半島上,同時印度也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近些年來,印度傳出的一些離譜新聞讓人們忽視了它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排名第七的國家。印度三面環海,唯有北面與喜馬拉雅山脈以及青藏高原相鄰。

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特征和豐富的內部資源,這使其發展出了獨具一格的文化。

然而導致印度語言如此「散裝」的原因,也正是它豐富的地形地貌。

印度的總體地勢特征可以概括為中間低,兩邊高。中間低是因為印度的中部存在恒河平原,而兩邊高是因為印度的南北部份別存在著德幹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

所以造就了「中間低,兩邊高」的地勢特征,這也導致了印度全年較熱的氣候特征,總體來說印度較為幹旱。

除了一些離譜新聞,印度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還有那汙染嚴重宛若毒水的恒河。除了恒河之外,印度還有著不少的河流。印度其實是一個河流較多的國家,並且還三面環海。

雖然如此,但印度並沒有發展出優良的港口。總體來說,印度是一個地理環境較為封閉的國家,這就限制了印度對外交流發展學習的機會。

因為資源豐富,所以當地居民不用付出大量的勞動就能獲得足以維持生活的農產品。但是因為各地區自然條件的差異,以及復雜的地形造成的地理上的相互隔絕,導致了各地區社會發展的不平衡。

有不少地區長期處於與農業地區經濟相比非常落後的畜牧經濟和部落社會階段。再加上各個地區之間又山川阻隔、那時候印度的交通也不發達,所以農村商品交換困難。

這嚴重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更導致了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這也就導致了印度現如今的「散裝」狀態。

正因為這片土地的廣大面積、山脈的屏障和交通的不便,導致了眾多政治勢力的不清晰劃分。

這不僅加劇了不同地區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上的不均衡,還使得這些勢力在經濟利益上存在差異。

從而形成了一個長期獨立的政治實體,並持續展現出分裂的趨勢。不同的勢力又衍生出了不同的語言,這就是為什麽印度的語言如此「散裝」。

印度在古代和中世紀的政治環境中長時間處於分裂和不穩定的狀態,這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關聯。

«——【·多樣的宗教與民族·】——»

民族與宗教的多樣性也是導致印度語言「散裝」的一個大原因。印度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族群構成最復雜的國家。根據統計,印度存在著兩千多個民族。

但因為印度並不像中國那樣有著民族辨識政策,所以這些數據也只是估計,並不精確。

印度實行的是按語言建邦的政策,比較大的族群都會按照自己的語言建邦。總體上,印度的語言可以分為四個大類,分別是印歐語系、達羅毗荼、漢藏以及南亞。

按照語言和地區分類,印度的民族也可以分為這四大類。各個族群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不同的語言衍生出不同的文化,這就導致了印度的「散裝」。

此外,印度宗教的多樣性也是導致印度語言現如今的「散裝」狀態的一個原因。印度是一個宗教多樣的國家,比如我們聽說過的佛教、印度教等都存在於印度。

除了這些,印度還擁有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全球主流宗教的追隨者。崇拜「三大神」的印度教,「只相信一個真主」的伊斯蘭教。

還有由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佛教,提倡平等、友愛的錫克教,以及信仰理性高於宗教的耆那教。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宗教有著不同的文化,其中最明顯的不同就體現在語言上。

譬如,信奉印度教的使用的是梵語體系,信奉錫克教的則使用旁遮普語,信奉穆斯林的使用的則是烏爾都語。

不同的宗教之間的教徒為了自身的利益,都很排斥外來的文化以及他們的語言,很難強制性地讓他們使用同一種語言。

印度政府也試圖強制性地讓印度各民族使用同一種官方語言,但卻遭到了印度人民的強烈反抗。

有不少印度居民甚至走上街頭抗議,新政策反而讓印度政府得不償失,印度政府不得不停止推廣官方語言的政策。

這使得印度政府不得不按照各個地區的語言體系重新劃分邦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印度政府很難在不同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間推行統一的語言。

«——【·歷史政治因素·】——»

歷史政治因素也是導致印度如此「散裝」的一個原因。早在秦朝時期,中國就已經實作了語言文化的統一。

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歷史積澱,中國才能實作如此高強度的統一。而印度雖然有著三千年的歷史,卻沒有一個長期統一的政權管理。

秦朝統一時期,印度遭到雅利安人的入侵。經過大大小小的戰爭,雅利安人終於在印度紮根了。但實際上,雅利安人只是占領了印度北部,並沒有完全統治印度,從而分裂了印度的語言體系。

雅利安人在成功入侵印度後,開始實行對他們有利的「高種姓制度」,他們將自己的種族置於印度其他種族之上,並將印度原住民視為奴隸。

在印度,殘忍的吠舍時期已經開始。雅利安人實行的高種姓制度,不僅對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還影響了印度語的統一。

雅利安人使用印歐語系,主要使用梵語,而其他非雅利安人則使用當地語言。

此外,由於雅利安人的入侵,達羅毗荼人撤退到印度南部,由於地理上的隔絕和統治權的差異,印度歷史上第一次發生了語言分裂。

此後,印度又進入了諸侯國並立的分裂時代,這些諸侯國的產生大部份集中在印度北部地區。

除了諸侯國並立外,這一時期的印度還伴隨著外部部落的入侵。駐紮在印度南部的達羅毗荼人也不甘示弱,部族間的合並戰爭頻繁發生。

而不同的國家之間有著不同的語言體系,各種語言體系並存,這就造成了印度語言體系的再一次分裂。

阿育王和他統治的孔雀王朝在公元前三世紀控制了南印度的一部份。印度歷史上最早實作基本統一的帝國是孔雀王朝。

但也只是基本統一,孔雀王朝也無法實作印度的完全統一。又因為孔雀王朝是由印度少數民族統治的,所以所使用的語言也是這個少數民族所使用的摩揭陀語。

所以孔雀王朝也不能實作印度語言文字的統一,所以當時流行兩種語言文字,一個是梵語,一個是摩揭陀文。

當孔雀王朝滅亡後,那時盛行的梵語、摩揭陀語等語言開始演變。在孔雀王朝之後興起的則是笈多王朝。

笈多王朝之崛起亦未使印度大一統,相反卻使印度語言更加分裂。一開始,笈多王朝便取消了梵語的使用,改用他們所使用的笈多語為官方語言。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印度每個時期的統治者都會發揮自己的種族優勢,朝著對自己種族有利的方向發展,而不顧及整個印度的統一。

在這個時候,印度南部的達羅毗荼族抓住了機會,占領了印度北部的某些區域,導致部落的語言開始重新分化和整合。

由於印度教內部份裂嚴重,加之宗教鬥爭激烈,在這一時期,印度語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和消失。因此,印度的語言結構進入了一個混沌的階段。

由此可見,不管是哪一個王朝,都沒有實作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所以說政治歷史因素也是導致印度語言分裂的原因。

語言與民族、宗教身份緊密相連,語言統一意味著對民族和宗教傳統的挑戰。各邦之間的政治博弈和利益紛爭,使得語言統一成為敏感的政治議題。

«——【·印度散裝的獨特性·】——»

印度雖然被大家戲稱為「散裝」國家,但這個稱呼並不是貶義,反而體現出了印度的多元文化和語言的多樣性。

第一,印度的獨特性在它多元的文化上得到了體現。印度國土面積遼闊,地形復雜,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出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

這種多元性不僅體現在服飾、飲食、藝術等方面,還體現在語言上。印度是世界上語言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數百種語言和方言,每種語言都承載著一個民族或者社群的歷史、傳統以及價值觀。

語言的多樣性使得印度文化更加豐富多彩,也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理解和交流的機會。但是,這種語言多樣性也是存在弊端的。因為語言的多種多樣,使得人們在溝通交流上存在一些障礙。

«——【·尋求文化交流與融合·】——»

印度在尊重多樣性的基礎上,尋求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尋求文化的融合。透過文化節慶、藝術展覽、學術交流等活動,印度人民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向世界展示了印度文化的魅力。

同時,他們也積極吸收和借鑒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成果,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文化。

除此之外,為了促進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印度政府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推進教育領域改革,加大外語教學培訓力度,加強跨文化交流等。

印度還大力鼓勵民間組織和企業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增進不同民族和社群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由此可見,印度作為「散裝」國家的獨特性和其語言多樣性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這種獨特的多樣性不僅豐富了印度的文化內涵,也讓印度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在尊重多樣性的基礎上,印度正努力尋求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以推動自身的文化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