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奮鬥者孔子大寫的人生

2024-10-04文化
【孔子聖跡圖】之「適衛擊磬」

文|明生

今年是孔子誕辰2575周年。2575年的時間,足以讓一段真實的生命歷程變得破碎,讓一個鮮活的形象變得模糊,僅剩下寥寥幾個概念。即便如此也必須承認,直到今天孔子仍然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們的觀念、道德、生活方式。北京師範大學李山教授所著的【孔子:永不妥協的大生命】,最近由天地出版社出版。該書提煉孔子的十五個橫截面,將孔子少賤多能、學琴問禮、相魯定亂、周遊列國、杏壇講學、刪述六經的非凡一生,與「不恥下問」「敏事好學」「為政以德」「推行仁治」「有教無類」「存道垂憲」的言行思想互相印證,為我們還原了一個「永不妥協的大生命」。

【孔子:永不妥協的大生命】

李山 著

天喜文化|天地出版社

情緒管理寶典

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若問是誰對中華文化人群的影響最大,答案恐怕非孔子莫屬。

自西漢開始一直到清朝晚期,歷代王朝選擇儒家思想為國家政治的指南,歷代讀書人都要熟讀儒家經典,才有出仕進身的機會,這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在李山眼中,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就是孔子關於人生的洞見,對於如何做個人,做個有品質的人,有長久的啟迪意義,至今如此。

【論語】開篇第一段:「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第一句就是講「學」和「習」,尤其是「學」。一個人好學,則上進,不好學,則易俗氣。古代如此,現在也一樣。第二句是講要交朋友,【論語】說損者三友、益者三友,當然是提倡交好朋友。第三句,重點是講「不慍」。「人不知」解釋有兩種:其一,教人家但人家不懂;其二,我不被人知。兩種解釋,後一種最有意味。人家不知道我我就惱怒,這樣做人算什麽呢?

李山曾說「【論語】二十幾歲就讀,一些道理,四五十歲才懂」,說的就是【論語】中開篇三句話中的最後這一句。他直言,說這句話難懂,不在它的字面,而是人們不易把它當回事,不照著去做。這關乎讀【論語】的要領:切己。讀【論語】,最重要的是態度,不是從中學點古代知識或文言詞匯,而是學做人的智慧。「人不知而不慍」,孔子說能如此才是「君子」。反之,如果「慍」了,豈不是「小人」?「慍」還是「不慍」,小人還是君子,都在一念之間。

這就是儒家學問要領性的內容,用現代的話來說,它關乎情緒的自我管控。人生活在世界上,與人交往,不論是誰,生氣、惱怒,即意味著交流失敗,哪怕是跟家裏人。承著【論語】的道理而來的【中庸】,又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仍然是情緒管控問題。人有諸多情緒,這是人高於動物的地方,可也會讓人生面臨一大難題:協調好各種情緒,遇事不讓情緒做主,這是大學問。這一學問做好了,用【中庸】的話說就是「中和」,就能得「天下之達道」。

在任何一個時代,不管老少,戾氣重的人可不算少。這讓我們讀【論語】別有一番感受。由此,讀點【論語】確實是必不可少的。

「即凡而聖」

孔子是個什麽樣的人,有著怎樣的生活經歷,是什麽機緣讓他發現「仁」「恕」的道理?李山認為,漢學家芬格萊特【孔子:即凡而聖】一書的觀點很好。孔子是有生有死、有喜怒哀樂、有兒有女的普通人,亦即他是凡俗中的人,他的不同在於他能在凡俗中成就神聖的人生,這就叫「即凡而聖」。

【孔子:即凡而聖】

[美]赫伯特·芬格萊特 著

彭國翔 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孔子成就非凡,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具體說是好學。【論語】開篇第一個字就是「學」,「學而時習之」的「學」。孔子因好學而博學,博學的孔子創造性的人生事業,首先是「有教無類」的辦學,招生不分身份上的貴賤。打破出身論、血統論的言論,在那個貴族主宰一切的時代是十分「忤逆」的,又是十分偉大的。他因博學而有資格辦學,他教學主張「有教無類」,是因為他相信,歷史創造的文化,只有被更多的人接受,社會文明提升範圍才會更加廣大。在文化上,人棄我取,也是孔子的不凡之處。西周以來建立的內涵豐富的禮樂文化,一度面臨失傳的危險。孔子「自衛反魯,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致力於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由此,孔子開始了儒者的事業,在講授古典的文獻中,提純知識,熔鑄觀念,傳播理想。

孔子教學具有現實功用,其目的在改善社會文明狀態,即要將不把人當人的社會改造成「仁者人也」的世界。這就需要權力,需要政治,因為「把人當人」必定涉及各種權益的分配。孔子認為當時的從政者有太多「鬥筲之人」,他要為社會提供一些有「君子」品格的人。按照這樣的教育目標,孔子及孔子之後的儒者,都強調「內聖外王」,即先有剛正良善的品格,然後成就一番立人、達人的事業。李山認為,這方面,孔子未能成功,小試牛刀而有所獲的學生有一些,如子路、言偃,子貢的外交官做得也蠻出色,但最有希望的顏淵死得早。

孔子不是要帶人出離這個世界,而是要改善世界。因而他周遊列國,卻四處碰壁。對此,【孔子:永不妥協的大生命】中說過,孔子一生最出彩的地方,在其對理想的堅持,碰了一百多次壁,仍不放棄。孔子遊走當時的黃淮平原一帶,遇到不少失魂落魄的有智有識之人。長沮、桀溺諷刺他,荷蓧丈人諷刺他,楚狂接輿諷刺他,對這些人,孔子客氣相待,他的回擊要言不煩:人總得生活在人的世界,你長沮、桀溺不是「耦而耕」嗎?不是結成小社會嗎?你荷蓧丈人不是也有自己的兒子嗎?有兒子就有家庭,就有家庭倫常,就是生活在「社會」之中。世界、社會,是人主觀上想逃離就逃離得了的嗎?做隱士,是做不徹底的。因為所謂「隱」即離開社會,這與人是社會群居動物相矛盾,終是擢發自升。

李山表示,孔子回復隱士譏諷的言論振聾發聵,這正是他所倡揚的入世的中國人文精神最精彩的地方。世界充滿了無奈,但因其無奈,就不生活了嗎?儒家的堅忍不拔,在這方面,是大有啟迪意義的。

經由【論語】等各種文獻,勾勒孔子一生,初覺無奇,深味之則意趣盎然。如孔子對學生,對顏淵先是不解,後來又明表佩服,說他「聞一知十」。佩服學生,是一般老師難以表達的。孔子與子路的關系最有趣,【孔子:永不妥協的大生命】說他們的關系頗似【水滸傳】中的宋江與李逵,一句「好勇過我」,顯示出的是兩人氣命上的相通。孔子與子貢的關系,則是聊得來。老師問子貢,你與顏淵比,學習上誰更強?子貢說:「賜也何敢望回?」老師接茬說:「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氣命相通,何其難得。今天看來,孔子師生之間的情誼,算得上是人間最美的情感之一。

李山覺得,這就是孔子的有趣之處,孔門的有趣之處。生龍活虎,生機勃勃,其實都是由好老師誘發出來的精氣神兒。孔子的一生,正因其自身深廣的心靈,深廣的精神,而光彩無限。

何嘗喪家?

某電視節目曾辯論孔子究竟是「喪家狗」還是「聖人」。兩種說法都不是現在才有的。孔子在的時候,有人就說他是仁者、聖人,但是,孔子並不承認。【論語】中,他就說過:「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有趣的是,「喪家狗」這個稱號,孔子倒是認下了。

「喪家狗」起碼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喪了家」,找不到家的狗;還有一種是「喪家」(「喪」讀平聲)的狗,就是主人剛剛死去,圍繞在棺材周圍惶惶無主的狗。孔子的意思是說,別人對他外形的描述,是細枝末節,不打緊,說他是「喪家狗」,倒是很傳神。帶著一些弟子到處周遊,無所安身,可不就像是喪家狗?這裏,孔子幽了自己一默。

可是在李山看來,孔子可以自我調侃,而後人也用「喪家狗」來評定他,就不恰當了。「孔子一生都沒能實作自己的政治理想,沒有找到政治歸宿,但這只是現實層面上的失意。從精神層面看,孔子擁有一個常人無法想象的、樂觀通透的精神世界。」

世上有各種孔子的傳記,但是最先為他寫傳的,卻是孔子自己。這就是【論語】裏記載的:「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這篇微型傳記中,十年一個境界。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奮進人生的簡短記錄。這個微型傳記的啟示可概括為:少年要有功夫,中年要有成就,老來才會有境界。

【論語】中孔子總結了自己奮鬥上升的人生。其實,站在後人的角度看,孔子的人生少、中、老三階段,還可以作另外的總結:幼年喪父,中年無妻,老來喪子又喪徒。老觀念認為的人生三大不幸,他都有。

不僅如此,孔子一生坎坷,靠山山倒,近河河幹。他一輩子尋找實作政治理想的機會,凈遇到齊景公、衛靈公、季桓子這些人,晚年有個楚昭王帶一點兒仁者的意思吧,孔子前去投奔他,還沒有見到人,楚昭王就死去了。當孔子窮途末路時,葉公問子路,孔子是個什麽人啊?子路被問住了。孔子知道後說,「我是個什麽樣的人?我是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精神層面上的孔子何嘗喪家?

李山認為,我們不能以現代人的傲慢去詆毀一個古人。孔子一生不論身處何地,有如何的境遇,他始終不忘自己的理想。為了這個理想,他周遊列國十四載,嘗盡人世間的辛酸苦楚,雖然一直碰壁,但從未放棄。在春秋末年那個黑漆漆的亂世,這一「仁」道的主張為苦難的人世留下了光亮。他一輩子的堅持,展示的是一個生命的大格局。即使不從思想的角度,單從審美的角度看,孔子的生命也是悲壯的。

因此,不論是尊孔、反孔,還是批孔,都必須承認孔子很重要,他的人生哲學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裏影響了每一代中國人。「孔子的人生是非凡的人生,是有血氣、有理想支撐的人生。‘聖人’‘仁者’對他的形容,太老套。我要說,孔子是一個大生命!」李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