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在馬丁·路德故居回望王陽明

2024-06-26文化
圖片說明: 圖說:馬丁·路德的故居外景
喬魯京
1517年秋天的歐亞大陸兩端,人類思想史上兩位巨擘各有所為:在東亞,龍場悟道後的王陽明正奔波於南、贛、汀、漳四地平亂,一邊用事功實踐自己倡導的「知行合一」,一邊感嘆「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在西歐,為反對修士台徹爾向百姓兜售贖罪券,馬丁·路德不但寫下【九十五條論綱】,更在10月31日夜間把它釘到了王宮教堂的大門上。馬丁·路德不會想到,自己這個舉動會被未來的歷史學家們判定為歐洲中世紀的落幕;王陽明也無法預見,自己這門「事上磨煉做工夫」的心學何其深遠地影響了此後500年東亞人的精神世界。
「逝者如斯夫」,見過浩浩湯湯的贛江水後,我想端詳那座終結歐洲中世紀的小城模樣,於是從柏林搭乘火車,向西南前行100公裏。今天的維滕堡只是拉貝河北岸一座不起眼的德國小縣城,500年前卻是重要的學術文藝中心。坐落在小城西端的王宮教堂幾經復建,馬丁·路德張貼【九十五條論綱】的門框猶在,但木門換銅門,早已不復當年容顏。大門旁高聳的鐘樓是小城的最高建築,循著螺旋台階不斷攀升,可站到頂層眺望。若比擬維滕堡為魚,我站的鐘樓是魚頭,由此發端的石板街便是魚脊,向東舒展開去,市民廣場是魚腹,目力盡處的魚尾便是馬丁·路德的故居——路德之家了。
順著「魚脊」一路東行。鱗次櫛比的樓房大體保留著二三百年前的面貌。跳入眼簾的美式牛排館、南亞餐廳、壽司店不斷提示我置身於全球化的21世紀,可一個個樓門旁焊牢的紀念銘牌又讓我一次次閃回過去。從「德國之師」梅蘭希通到萊辛、歌德、席勒、海涅,從丟勒到老克拉納赫,他們在這裏駐留的身影足以讓文藝愛好者們頻頻驀然回首。城雖小,大學揚名。對理科生來說,哈雷-維滕堡大學是物理學聖地,威廉·愛德華·韋伯、古斯塔夫·赫茲……
從王宮教堂大門走到路德之家,魚脊街不過一公裏,但一次次精神穿越,足以消磨半日時光。遙想507年前的那夜,馬丁·路德走得應該很急。之後數年,他仿佛在重走王陽明流放貴州龍場驛、遭錦衣衛追殺的路,逃離、藏匿,再逃離、再藏匿。一樣的苦其心誌、勞其筋骨,但就像那首【泛海】詩所宣告的:「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只因都要領受天降大任,就必然要把修為提升到「夜靜海濤三萬裏,月明飛錫下天風」的境界。
當王陽明寫就【南贛鄉約】時,隱居華瑟堡的馬丁·路德把整部【新約】從希臘文轉譯成德文,這對現代德語的形成起到決定性作用。
1522年3月,馬丁·路德冒著生命危險,回到維滕堡。其後雖仍有風波,但他不再選擇逃離。在路德之家,我看到一本1783年開始使用的參觀簿,不禁感喟時間點鐵成金的魔力——兩百多年前尋常的留言本已成為珍貴文物。和那一行行花體拼音字母遙相呼應的,是從余姚、修文、崇義、大余到柯橋,從出生、悟道、平亂、病逝到安葬,王陽明同樣被後人紀念著。
究其原因,我認為或許這是軸心時代後,不同文明又一次殊途同歸的躍升:馬丁·路德推動歐洲人告別不事勞作、貪圖享樂的中世紀,把踐行日常生活的責任視為個人道德的最高標準;而在王陽明看來,「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日已西沈,站在魚脊街尾回望,那座粗壯的鐘樓直指燦爛的夕陽,石板路面仿佛新鮮的魚鱗,躍動著金光。這光明,被馬丁·路德形容為「純粹不屈」。於是,他又一次可以和東亞的同代人相視一笑——王陽明留給世人的最後八個字正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