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揭曉封神榜,八部神祇歸位,365位正神納入天庭編制,昊天如願以償,天庭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大好局面,人才濟濟,高手如雲,正式步入全盛時期。
在此之前,昊天曾經遇到過一件相當尷尬的事兒。哪咤鬧海,抽龍筋扒龍皮,無端殺害夜叉李艮和三太子敖丙,並公然在南天門外羞辱東海龍王,刮龍鱗,叫老龍王變泥鰍玩。三人均是昊天親賜的水族正神,作為他們的背後主公和老板,昊天卻選擇了預設,視而不見。人命關天,小哪咤如此胡鬧,蹬鼻子上臉,撒野都撒到昊天家裏了,居然還能振振有詞,全身而退。
你說昊天慫包吧,他卻又能一句話引發封神榜計劃,坐在家裏看玄門三聖兄弟相殘,漁翁得利,收割闡教和截教眾多大羅金仙,最終把365位精英收入囊中。
那麽問題來了,昊天在封神中究竟是個什麽樣的存在?封神之前,其實力究竟如何?彼時的天庭到底有多少神兵天將?又能調動多少大羅金仙?
示弱是一種智慧。封神前的天庭架構體系遠非想象中那麽不堪;昊天的真實實力,有待價值重估——從哪咤和南極仙翁先後觀瞻天庭規模,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氣勢恢宏:規模龐大、驚艷眾生的宮殿架構模式,虛位以待,只是一種擺設嗎?
哪咤進了南天門,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陳塘關總兵李靖家的太子爺算是第一次大開眼界。玉京絕非凡間有,昊天上帝獨一份。
天上有三十三座仙宮:遺雲宮、昆波宮、紫霄宮、太陽宮、太陰宮、化樂宮,一宮宮脊吞金獬豸;又有七十二重寶殿:乃朝會殿、淩虛殿、寶光殿、聚仙殿、傳奏殿,一殿殿柱列玉麒麟,壽星台、祿星台、福星台,台下有千千年不卸奇花;煉丹爐、八卦爐、水火爐,爐中有萬萬載常青繡草。——【封神演義】
天庭的仙人仙居規模有多龐大?三十三座天宮,七十二重寶殿,各種亭台樓閣與各種寶鼎寶爐。
這個場景完美對接西遊中的天宮。各路神仙大佬的辦公室打造完美,福祿壽三仙的寶座,三清道祖的煉丹爐、煉寶爐一應俱全。
話說,好看是好看,可是,此時的大羅金仙還都在下界,和凡人雜居,並沒有就位。昊天此舉,豈不是個搞笑的擺設?
天庭沒有幾個神仙,也沒有多少神將,昊天只是個空架子,光桿司令而已。除了四海龍王一族,整個天庭空空如也,空不見人。
事實真是這樣的嗎?冰山一角罷了。
陸壓道人:金烏太子,昊天麾下的準聖大能。
參聖金烏著底飛。——【封神演義】
哪咤在天宮看到了驚艷的一幕。金烏參聖。「聖」指的自然是昊天。這只金烏是誰呢?陸壓道人。
陸壓道人可謂是封神世界玩火第一高人,稱作「離地之精,三昧之靈」。其本體就是金烏,一只三足烏,傳說中的金烏太子。
為什麽說陸壓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散仙,而是昊天的麾下呢?
陸壓道人祭出斬仙飛刀,先要設香案,拜山頭。既然是「拜」,指向的物件必然是他的上司。所拜的是哪個神仙山頭呢?西昆侖。
封神世界地面神仙有兩個強大的神仙山頭,即是以元始天尊為首的昆侖派和通天教主代表的海派,闡教和截教。
顯然,昆侖山不止玉虛一個門派,闡教是東昆侖,而陸壓拜的是西昆侖,不是一個派系。西方教似乎也在這個方位,蓮花身特征表明和陸壓同樣不是一夥的。
那麽陸壓拜的那位大神會是誰?瑤池金母。瑤池金母的前身是西王母,而西王母的祖籍即是西昆侖。作為封神中的聖人級別的大神,西王母和女媧不相上下,也是妥妥的先天神祇一枚。故而也是先天聖人。
瑤池金母和昊天是夫妻,陸壓當然算得上是昊天的人。
如果這個證據還不足以令你信服的話,再看陸壓如此傲嬌的異常表現就明白了。
陸壓雖然厲害,終歸是準聖一流,和先天聖人存在天然代差,不是一個級別的神仙。卻不拜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不覲見火雲洞三聖皇與女媧。相反,陸壓還能不打招呼,逍遙自在地去玄都洞摘桃子吃。
憑什麽一個準聖可以在諸位聖人面前如此牛氣,這麽豪橫?誰給他的勇氣?因為陸壓背後的金主與老板是未來的天界主宰昊天。
拉攏西方教二聖加盟闡教,死磕通天教主與紂王的真是元始天尊嗎?元始天尊有這個意向,招呼準提道人的第一人是陸壓道人。
孔宣兵阻金雞嶺,對闡教來了個降維打擊。周武王萌生退意,姜子牙號令班師。陸壓道人急匆匆趕來,勸阻他們。說後果是,一旦退兵,將會滿盤皆輸。非但西岐會被紂王斬草除根,闡教大羅金仙也會萬劫不復,渡劫失敗。
陸壓一句「強人自有強人降」,準提道人隨之出現,出手收服孔宣。陸壓所說的這個強大正是準提道人,原來準提道人是陸壓請來的,西方教加盟闡教乃是陸壓起的頭。
陸壓為什麽會這樣做?鳳鳴岐山,孔宣乃是雙方爭奪的氣運之子,事關封神榜的落實,昊天要收割,姜子牙怎麽能打退堂鼓呢!昊天的授意無疑。
壓箱底的寶貝斬仙飛刀都能送人,為何?背後的金主夠闊綽,昊天許了陸壓更大好處。封神之後,陸壓也會成為祖字輩的神仙。西遊中的地仙之祖鎮元子,就是陸壓道人。所以陸壓才能後來居上,能以地仙之祖的稱號和三清四帝稱兄道弟,平起平坐,敢不給如來面子。
嫦娥仙子:霓裳仙娥,瑤池金母麾下的歌神天後與舞蹈家。
朝王玉兔壇邊過。——【封神演義】
天宮中有只玉兔。所謂「朝王」,拜的當然也是昊天。玉兔在仙界有多古老?西遊中有所腦補。搗藥杵比老君打造的金箍棒要久遠得多,玉兔開天辟地就存在了。這個履歷和三霄、趙公明諸位準聖,以及玉虛十二金仙比,毫不遜色。
玉兔是給瑤池金母煉制靈丹妙藥的,與之對應的還有嫦娥仙子。玉兔是嫦娥寵物,嫦娥是瑤池金母麾下的首席表演藝術家。
封神之後才有了太陰星君,封神之前,嫦娥就是月宮之主了。後羿和嫦娥是對夫妻,感情昊天早已擁有後羿這樣的上古第一神射手。
昊天和瑤池金母有嫦娥這樣的仙子,有什麽好顯擺的?軟實力。
神仙大咖出場的場面氣勢恢宏,驚艷眾生,聖人也是講究牌面的。仙氣飄飄、天花亂墜之後,老子騎青牛,通天騎奎牛,元始天尊更有華麗的九龍乘香輦,九條龍拉著的座駕。
昊天和瑤池金母上場,八景鑾輿,九彩青鸞,各種仙樂,還有嫦娥仙子率領的歌舞天團。這叫什麽?仙界皇家氣派,昊天的標配。獨此一家。
氣場十足,排面夠大。
度厄真人:昊天在地界上安插的親信與眼線,不可或缺的智囊。
陸壓道人自稱西昆侖散仙。巧了,度厄真人的道場也在西昆侖。巧合還是偶遇?
度厄真人是個什麽路數?哪個神仙山頭?
度厄真人有兩個徒弟,即是李靖和陳倫。兩人都是無緣仙道,被度厄真人指點,下山謀取一套人間富貴。如此操作手法,和元始天尊送姜子牙下山高度雷同。李靖成了陳塘關總兵,陳倫也加盟殷商,效命紂王。
李靖轉投在燃燈道人門下,陳倫則該拜截教呂嶽為師。一正一反,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手法。說明什麽?度厄真人有意為之,意在試水,縱覽全域,從闡教和截教兩方面下手,雙管齊下,各種智慧斡旋。
其背後高人是誰?
九頂鐵剎山,八寶雲光洞。——【封神演義】
度厄真人的仙山洞府具體叫什麽?「九頂鐵剎山,八寶雲光洞。」「九」是個極致數碼,寓意「九五之尊」。
慈航道人借定風珠一節,靈寶大法師和度厄真人稱兄道弟,屬於一個輩分的神仙,位居玄門三聖之下,屬於大羅金仙。這個級別的神仙,憑什麽他能冠以「九鼎」的稱號?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都沒好意思這樣叫,通天教主那麽拽,也不敢「僭越」稱「九」。
仙界的九五至尊只能是昊天本人。度厄真人打的是昊天的旗子,等於是昊天安插指定的代表,封神大戰的幕後人物。
封神之後,度厄真人的結局如何?種種跡象表明,他就是西遊中的金頂大仙,西天靈山腳下能盤問觀音菩薩取經時間的那位道家神仙。換湯不換藥,度厄真人以金頂大仙的身份,屬於玉帝派駐靈山的常駐代表,所以才有那麽大的權力。
福祿壽三仙:以南極仙翁為代表的福祿壽三仙早已提前加盟天庭,成為昊天的臣子。
南極仙翁即忙收拾,換了朝服,系了叮當玉佩,手執朝笏,離了玉虛宮——【封神演義】
南極仙翁去天庭向瑤池金母借聚仙旗,穿朝服,執朝笏,早已向昊天俯首稱臣。所以他對才會瑤池金母那麽恭謹,三跪九叩都沒能親見金母,隔著門縫從仙女手中接過寶貝。
祥雲托足上仙行,跨鶴乘鸞上玉京。福祿並稱為壽曜,東南常自駐行旌。——【封神演義】
「福祿並稱為壽曜。」暗示福祿壽三仙一起效力,都被昊天收入囊中。
壽星台、祿星台、福星台,台下有千千年不卸奇花。——【封神演義】
天宮三十三,寶殿七十二。其他地方可能是空的,福祿壽三仙的位置卻是真實的。
南極仙翁在封神中屬於什麽水平?元始天尊的首席大弟子,位列十二金仙之上,堪比副教主燃燈道人。準聖一枚。
今有玉虛副仙廣成子門人殷郊——【封神演義】
南極仙翁稱廣成子為「副仙」,什麽意思?既然有副仙,與之對應的必然是「正仙」。南極仙翁具有昊天臣子的正式身份,掛有仙錄,有金字腰牌,故而叫作「正仙」,提前獲得了瑤池金母蟠桃宴的珍貴名額。玉虛十二金仙等於是昊天明示的「準仙」,天庭的後備人才。
難怪十二金仙實力遜色於截教諸多高手,卻能成功渡劫,他們和昊天還具有這樣一層含義——既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在執行昊天的命令。
所以封神前的天庭架構體系是怎樣的?天庭有多少神將?昊天麾下有多少人才?
封神前,天庭不止有東海龍王和三太子敖丙,夜叉李艮這樣的水神,有四海龍族,有黃巾力士,有各種宮娥仙女。除此之外,昊天還是有一定的硬實力的。
昊天和瑤池金母本人屬於聖人修為境界;女兒龍吉公主輕松打敗羅宣和洪錦,雖然遠不及截教二代精英金靈聖母,卻也稱得上是大羅金仙。如果楊戩就是二郎神,昊天等於還有個好外甥。封神戰神的名號也不是蓋的,妥妥的青年才俊,仙界的明日之星,肉身成聖的傑出人才。沒錯,昊天這一家子也是不可小覷的存在。
昊天之下,還有準聖級別的陸壓道人,南極仙翁;神秘的大羅金仙渡厄真人。
當然,即便如此,昊天一方的實力還不能和玄門三聖相提並論。無法對抗以元始天尊為首的闡教,更難以硬剛通天教主和碧遊宮門人。
元始天尊走的是精英路線,玉虛弟子數量有限,不得不拉攏西方教一起對抗通天教主。昊天比元始天尊面臨的局面更為尷尬。倒是有幾位拿得出手的仙人,而整個天庭的天兵神將建制並不存在。
十萬天兵天將,都是靠封神,特別是從截教手裏得來的。金靈聖母麾下的萬千群星,應該就是遍布大羅天的各種天兵神將的主要來源。
故而,哪咤胡鬧,昊天也只能隱忍,而不發作。後發制人,收編哪咤為三壇海會大神,豈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