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什麽境界?不稀奇,動靜說到底還是…

2024-05-08文化

耳根圓通第十八集。

透過這個也順便糾正一個大家平時對耳根圓通的誤解。其實我以前也有這個誤解,耳根圓通實際上成就的是智慧,是針對智慧這一塊來的。所以以前我發現很多包括在評論區的很多朋友發表的觀點,包括我以前也是認為耳根圓通就是修禪定的。

比如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我就用它和在九住心專欄裏面介紹阿那波那觀呼吸原理一樣,透過呼吸把心收攏起來,逐漸進入三摩地的狀態。我以前也是這麽認為的,甚至以前在介紹道德經的時候好像裏面還簡單的介紹過耳根圓通,當時就是這麽介紹的。包括一些朋友在評論區發的評論也是傾向於這一類觀點。

實際上透過近幾年反復的研究以後,我發現耳根圓通包括二十五種圓通,只要是提到圓通,指的一定是智慧上的成就,它和禪定是在禪定的基礎上又深入了一層,和禪定有關系沒有?有。但是二十五圓通的目的不是為了修禪定,修禪定這一塊已經完成了,就是這一塊任務已經結束了。

所以在二十五圓通裏面好多地方都是一帶而過,比如像耳根圓通就是由聞思修入三摩地,一句話帶過了,實際上它裏面的含義很深,就是透過聞思修已經完成了對三摩地的修行,已經達到這樣一個層次了。

下面要在三摩地的狀態下去修觀了止,這個功夫已經成就了,下一步要去修觀、修毗缽舍,要去修智慧,禪定的加持已經得到了。所以從初於聞中入流亡所開始通通講的都是觀毗缽舍,這個觀是一個很多朋友對二十五圓通的誤區。

今天透過這一期影片,我覺得非常有必要給大家糾正一下,因為以前我也是犯過這個錯誤,但是後來透過反復的研究發現不是那麽回事。二十五圓通就是說這二十五種方法渠道,包括十八界加上七大,十八加七二十五這二十五種方法,它的目的都是圓通,都是要成就我們的智慧。

所以這個智慧,比如說般若經典裏面叫般若,般若是一種結果,它的因是什麽?就是透過修觀修毗缽舍那得到的,透過修毗缽舍那最後獲得智慧上的成就,透過修九住心,最後得到止的成就,就是禪定上的成就。它這個是分得非常清的,所以大家在做筆記的時候,一定要給它標清楚。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到了所入既寂的時候,從五重唯識觀的角度來講,咱們已經進入了第二重唯識觀,舍濫留純,相分這一塊兒。為什麽叫濫?因為咱們現在是不知道,這個聲音本身是耳識的,一個相分咱們是不知道的,咱們就是認為它是外邊的聲音,平時咱們就是這樣認為的,所以這兩個他很容易很容易混在一起。

這個濫它就是雜亂的意思,容易分不清對不對?所以咱們要先遣虛存實,先把外面的給它排除掉,然後在具體的耳識本身,它也是有見分有相分,舍濫留純就是把容易和外邊聲塵,產生混亂的雜亂的這樣一個相分也給它忽略掉,不管它。

然後咱們就去關註見分,能聽的這一部份功能,你從耳根圓通本身字面上來講的話,它就是這麽回事兒。但是咱們去讀五重唯識觀,你不管是用二十五種圓通哪一種來修,它實際上都仔細去分的話,他要一步一步的把咱們從表象引入,引入他最終的本質上的那樣一個法性,這樣的話,咱們這個智慧上他才能成就,就是這個意思。

所入既寂這個寂就是咱們站穩腳跟了這一步咱們已經做到了,該入的已經入了,該亡的也已經亡了,就是這個所入既寂達到了這樣一種很穩定的這樣一種狀態。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動靜二相什麽是動相,什麽是靜相?有聲音的,它是一種動相,我們能聽到這個聲音了,有聲音起來了,我們聽到了這個就是動相,實際上這個聲音過了,它也是一種聲音。靜相就是沒有聲音的聲音,沒有聲音的時候,它很靜,但是這個靜我們也能聽得見。

靜相,一個是動相,一個是靜相,那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因為我們既然已經亡所了,把所聽這一塊已經給它忽略掉了。那麽當我們做到入流亡所的時候,所入既寂已經做到了,這個時候就不管他所聞的是什麽,所聞的是動相也好,是靜相也好,我們統統給它忽略掉了,不管他了。

這個時候不管是動也好,靜也好,它對我們形成不了幹擾了,在我們內心它形成不了這樣一種障礙了,了然不生忽略掉了。不管了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然在這個基礎上如是漸增,就是在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在這個基礎上如是漸增功夫,繼學深入。

你看,這明顯就是在修觀的如是漸增,然後後面就是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今天這個時間好像差不多了,咱們就不去說那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