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道德經】從政之道(逆道者亡——不得善終的暴君侯景)

2024-04-23文化

「天下」是神聖的東西,不能憑自己的主觀意願采用強制的辦法。用強力施為的,一定會失敗。南北朝時期的「侯景之亂」就很好地說明這個道理。

南北朝時期,南方與北方長期對峙,而南朝和北朝各國的內部,統治階級也是相互傾軋,不斷殺伐,致使國無寧日,民不聊生。就在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時期,在南朝梁武帝蕭衍末年(548),爆發了一場長達四年之久的叛亂,因這場叛亂的發動者是投降梁國的東魏將領侯景,故史稱「侯景之亂」。

侯景是北方懷朔鎮人,羯族,他是個反復無常的人。侯景生性野蠻,少時頑劣不羈,長大後驍勇善戰,精騎善射。他曾參加過葛榮領導的六鎮起義,先後投靠北魏權臣爾朱榮與高歡,成為北魏手握重兵的大將。

公元547年,侯景與東魏權臣高澄發生矛盾,於是獻上河南十三州投降了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接受了他的投降,但宇文泰深知侯景狡詐多變,便采取陸續接管的穩進策略,漸次接收侯景獻給的十三州。同時,又召侯景入長安,企圖解除其兵權。這時,東魏高澄派慕容紹宗率兵向侯景進逼,侯景在東、西魏的夾攻下,轉而向南方的梁朝投降。

梁武帝蕭衍想借助侯景之力恢復中原,就接納了侯景,封他為大將軍、河南王,沒想到這竟是引狼入室之舉。

梁武帝派他的侄子蕭淵明率軍北上,以接應侯景。但由於蕭淵明根本不懂軍事,結果被東魏打得大敗,蕭淵明也被活捉。侯景被慕容紹宗打敗後,駐在壽陽(今安徽省壽縣)。後來梁朝與東魏議和,打算用侯景換回蕭淵明。

侯景本有作亂之心,遂暗中勾結一心想篡位的梁武帝之侄蕭正德做內應。先前梁武帝無子,便以其弟蕭宏之子蕭正德為子,後來生下兒子蕭統,便將蕭正德送還蕭宏,但蕭正德認為自己應該承繼大統,所以對梁武帝非常不滿。侯景便以帝位相誘,勾結蕭正德共同叛亂。

梁武帝不知內情,還派蕭正德為平北將軍。由於侯景得到蕭正德準備好的船只,因此順利渡過長江。蕭正德權欲熏心,迎侯景進入建康(今江蘇南京),侯景集中兵力圍攻建康中心台城。侯景縱兵搶掠,又命北人被沒為奴者,皆令放免,並加以任用。侯景過江時兵不過八千,馬不過數百,而當時台城中尚有十余萬人,甲士兩萬多,四方援軍相繼奔赴建康者三十余萬。但援軍無統一指揮,多持觀望態度,宗室諸王停駐不前,只想保存實力以奪取皇位。台城被圍一百三十多天,糧食斷絕,疫病流行。結果在太清三年(549)三月,侯景攻陷台城。城破之時,城中只剩下二三千人,屍骸堆積,血流漂杵,慘不忍睹。

侯景攻破台城後,把梁武帝蕭衍囚禁起來。待控制朝廷後,馬上殺掉蕭正德,不久,八十六歲的老皇帝也被活活餓死。侯景先立蕭綱為帝,不久廢殺,又改立蕭棟,很快也把其廢掉了。

公元551年,侯景自立為漢帝,大殺蕭衍後代,蕭梁政權瓦解。這時侯景也日益暴露出其本來的兇狠面目,其用兵施政十分殘酷,派人到處焚掠,視人命如草芥。為了鎮壓江南人民的反抗,侯景專以屠殺和酷刑樹威。侯景嗜殺成性,在吃飯的時候殺人,本人仍談笑風生;其酷刑有斷手斷足、割舌劓鼻等。

由於侯景的殘暴統治,激起了江南人民的強烈反抗,一些梁朝將領和地主土豪紛紛起兵反抗侯景。同一年,侯景進攻占據江陵的蕭繹受挫。公元552年梁將陳霸先、王僧辨等,乘勝順江東下,再敗侯景於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殺死在船中。至此,危害江南四年之久的「侯景之亂」終於結束了。

經過侯景之亂,建康這個南北各四十裏,擁有二十八萬人口的繁華都市,變成了一片廢墟。侯景還分兵攻掠吳郡、會稽、廣陵等地,一路燒殺搶掠,使富庶的長江下遊地區「千裏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南史·侯景傳】)。江南人民和蕭衍朝野,對侯景的暴行,無不恨之入骨,因此,侯景的屍體被運到江陵時,士民紛紛割其肉爭食,又焚屍取灰,和酒而飲,以解心頭之恨。

侯景狼戾不仁,嗜殺成性,濫殺無辜,胡作非為,其統治之殘暴,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古語有言:「多行不義必自斃!」侯景作為殺人屠夫,最後落得身死人手的下場,可謂死有余辜,最終亦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