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呀,我是陳子頁。
回望畢業這些年,除沈迷工作以外,我堅持最久的習慣是看書、健身、學習、復盤。
昆圖斯說:習慣比天性更頑固,它是陪伴我們一生的東西。
我對此深有感觸,當一件事堅持很久以後,就像是刻入骨子裏的基因一樣,哪天要是沒有完成,就覺得這一天不夠圓滿。
我今年對閱讀的熱情依舊不改,會繼續 讀書 和 送書 ,堅信讀書是投資自己性價比最高的方式之一。
關於讀書這個話題,一直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你可以漫無目的暢讀,也可以有張有弛的細讀。
對於工具類書,如果唯讀書,隨意讀,沒有自己的讀書方法,就是無效輸入。
我們在讀書過程中會發現這些問題:
①看書時,只劃線做標記,看過就忘。
②寫讀書筆記,記憶混亂,感到無從下手。
③讀書筆記不知道寫在哪,散落在角落吃灰。
④書看完後,事後想不起內容,持續性斷片。
⑤讀了很多書,發現自己並沒有得到實質提升。
總之,看書效果差強人意,一看就會,看完就忘。甚至閱讀熱情消退,對讀書這件事產生懷疑。
閱讀時為什麽會出現這種遺憾的情況呢?原因在於: 我們沒有搭建起一個有效的讀書知識體系。
01
對於一個熱愛閱讀的人來說,讀書知識體系就相當於一座燈塔,指引我們在書海裏漫遊。
當讀的書越多,我們越應該有一個 線上讀書管理體系 ,這樣才能清晰又方便地跟蹤,記錄自己讀的書。
一開始我是用文件記錄,每看完一本隨手記錄,比如記錄書單在公眾號,方便省事,可不好管理。比如: 書單|畢業後已讀完179本書,我的書單分享
後來改用Excel,每周統計一次,比如去年用語雀記錄,簡單直觀,但是篩選麻煩。
再後來嘗試用飛書,總算是找到一款深得人心的寶藏軟件,完美避開前兩者的缺陷。
我在平時都會用到飛書,雲端保存文件,滿足多場景使用,不用擔心突然斷電或者數據遺失。手機、電腦、ipad多端同步,簡直不要太貼心。
我之前文章分享的布局2024年計劃,也是用的飛書。我開始提前布局2024年的自己了。
今天,分享我搭建的「飛書閱讀管理體系」, 體系化建立自己的閱讀知識體系,將看過的書都為我所用。
02
我在飛書裏用到的文件類別有 數據表、畫冊、甘特圖、看板、行事曆、查詢、儀表盤 這7種,下面逐一介紹如何具體搭建和管理。
首先,我將數據表分成了兩個,兩個數據表都記錄書籍的基本資訊,書籍概況一目了然。區別在於一個是記錄【閱讀進度】,一個是記錄【全部書單】。
數據表記錄的資訊包括四部份:
①書籍資訊: 書名、作者、出版社、封面、類別、讀書連結、豆瓣介紹。
②閱讀狀態: 閱讀途徑、閱讀狀態、開始時間、完成時間、閱讀時長、閱讀進度。
③閱讀計劃: 總頁數、計劃閱讀天數、每天閱讀頁數。
④閱讀記錄: 個人評分,讀書筆記。
1.書單庫數據表記錄所有書單
書單表是我用來管理所有書單的數據表,就像一個豐富的圖書館。任何想看的書、計劃看的書、他人推薦的書、書中書都記錄在這裏,及時做好書籍分類管理。
這樣做的好處是,如果哪天出現書荒的時候,我可以根據書籍分類、書籍評分快速找到自己想看的書或需要的書。
當我們不方便使用電腦時,還可以透過飛書的 表單 一鍵錄入,有想看的書可以第一時間手動填入進去,隨時充盈自己的書單庫。
飛書還有一個很棒的功能是支持 數據共享 ,書單庫的數據可以作為共享資料來源在其他地方參照,並且實作即時更新,自動同步數據。
隨著日積月累地新增,書單庫數據會日益龐大,我們可以用一定的方法進行高效檢索。
○ 分組: 選擇想要分類的欄位,按照選定的標準自動歸類整理,比如表格檢視下對內容進行分組。
○ 篩選: 任意一種檢視都可以使用篩選,添加篩選條件後就可以快速尋找想要的內容。
○ 排序: 除了行事曆檢視,表格、畫冊檢視、甘特圖都可以使用排序功能,支持按照選定的類別來對書籍進行重新排序。
2.閱讀記錄表管理自己讀過的書單+讀書筆記
閱讀記錄表主要是記錄自己閱讀中、已讀完、已棄讀這類啟動閱讀的書籍,方便用來標記閱讀狀態,添加讀書筆記。
想要更高效地管理和記錄,可以添加其他元件:
①數據表: 記錄書籍基本資訊、閱讀狀態、閱讀計劃、讀書筆記關聯。
②畫冊圖: 呈現封面和自訂資訊,類似實體書架的視覺效果。
③甘特圖: 直觀顯示一本書的閱讀時長,跟進閱讀時間。
④看板: 卡片形式直觀展示,視覺化閱讀狀態。
⑤行事曆: 每日、每月閱讀記錄清晰可見,方便時間和閱讀管理。
⑥查詢: 數據越來越多的時候,一鍵查詢記錄的數據。
⑦儀表盤: 視覺化閱讀統計,數據聯動。
我一般在每開始讀一本書的時候,在閱讀記錄表裏標記書籍資訊、閱讀狀態、閱讀計劃。
行事曆檢視按照日期檢視全部的書籍閱讀狀態,每天、每月的記錄清晰直觀。
儀表盤讓自己的讀書記錄視覺化,審視閱讀偏好,同時方便對閱讀進行復盤分析,隨時調整閱讀計劃,激勵自己保持閱讀習慣。
同樣的,影視清單、紀錄片、TED演講,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管理。 我按照這樣的方式,制作了小紅書選題表、公眾號選題表、健身記錄表、圖片收藏庫等等。
3.建立讀書筆記體系,寫讀書筆記拿來即用
讀書筆記體系,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在看書的過程中,可以直接沈澱讀書做筆記的地方,包括金句、觀點、素材,我選擇的是 飛書+flomo 。
飛書用來拆書,將書讀薄,邊讀邊記,用1個模版記錄1個核心知識點,再寫上對應的經驗幹貨、觀點啟發,以及自己的思考感悟、行動清單。
讀書筆記很重要的一點是寫下行動,用於實踐,知行合一,才能得到提升。
我們不必讀很多書,但一定要行動起來,因為實踐出真知。
flomo用來記錄金句,按照不同的標簽來管理,就像發微博一樣隨手存放進去。如: 勵誌治愈、靈性修行、情感共鳴、思維認知 這幾類。
當然,金句可以隨時積累,看書、聽播客、閱讀文章、日常靈感都可以隨時記錄下來,記錄的時候最好和以前的知識關聯起來,或者嘗試 仿寫 和 摘抄 。
4.定期整理和回顧自己讀過的書,為我所用
關於做讀書筆記的工具,除我介紹的飛書和flomo以外,還可以用 Notion、Flowus、印象筆記、石墨、語雀 。
無論用什麽方式,工具始終是工具,閱讀這件事本身才最重要。 借助工具只是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審視自己的閱讀情況,記錄書中的精華內容。
(▲讀書分析報告)
03
道德經裏說: 大道無形,冥冥主宰;知其軌跡,可知未來。
道是本質、原理、規律;術是方法、技巧、技能 。
讀書真正的價值在於我們不斷地回顧、思考、提煉書中的知識,並且和自己的經驗觀點相結合,進行深度加工處理。
據我所知,許多名人都有自己的獨特讀書方法,實作一書通百書。
巴菲特傾向 深度閱讀 ,將書中提煉的核心思想與投資理念相結合。
馬斯克喜歡 跨界閱讀 ,將書中的啟發與自己的科技創新專案相碰撞。
毛姆善於 經典閱讀 ,提煉文學創作精髓,將靈感套用於自己的創作。
這些名人正是將零散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知識網絡,最終形成自己見解或方法。讀書因此發揮作用,真正為我所用。
作家波赫士說: 如果世界上存在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
我小時候就很喜歡讀書,買書這件事卻可望不可及。如今有豐富的資源去讀,有機會選擇自己想讀的書,無比感恩且滿足。
我會持續完善自己的讀書知識體系,形成一套穩定的「輸入-記錄-整理-輸出」的閉環,讓讀書變成一件高效又幸福的事。
當知識進入到大腦,經過思考和審視,被過濾之後的部份就會真正屬於我們。 總之,看到的是資訊,學到的是知識,悟到的才是經驗。
希望大家都能在書中受益良多,同時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請點【贊】、【收藏】、【在看】,你的認可就是給我最大的鼓勵~
往期文章:
28歲一事無成,我決定重新開機自媒體。
成年以後的11年,我都在追逐自由人生。
原生家庭重男輕女,感謝女性意識救了我。
作者介紹:
我是陳子頁,前深漂IT女,湖南人在廣東,靠自媒體實作只工作不上班的自由人生。健身看書碼文,律己助人盡歡,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