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中國民間樂器的鼻祖——蘆笙(圖語)

2024-04-23文化

[攝影:蘆笙]

蘆葦是中國古老的民間樂器。 它屬於簧片樂器家族中的吹孔簧片樂器類別。 它是世界上大多數現有簧片樂器的鼻祖。 發音清晰優雅,音質柔和,演唱能力強,具有中國民間色彩。

蘆笙是苗族、侗族、水族、瑤族、仡佬族的單簧管吹奏樂器。 古稱盧沙。 苗、侗、水語都稱為莖。 苗語又稱嘎鬥、嘎結、嘎東、嘎政等。侗又稱根蘭、根蘭尼、更老等。瑤語稱樓系。 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四川等省區。 它歷史悠久,造型多樣,色調明亮豐富,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民間常用它作為蘆葦舞、蘆葦樂隊合奏的伴奏。 改革後已用於民族樂隊,可獨奏、二重奏或重奏,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關於蘆笙的起源,民間流傳著許多感人的傳說。 在郁郁蔥蔥的苗嶺山麓,清澈碧綠的清水河畔,山清水秀的苗家村裏,很久以前住著一對老夫婦。 我的父親名叫彭雀,我的祖母名叫魏鳥。 他們40歲了。 一年後,她生下了一個女孩,取名邦雀。 這姑娘聰明靈巧,比孔雀還漂亮,比黃鶯還好唱。 苗家子孫都喜歡她,邦卻卻暗戀年輕獵人毛紗。 勇敢的毛莎武藝高超。 他曾殺虎為父報仇,射鷹精為百姓除害。 有一次,殺死白雉怪救了一個女孩。 女孩得救了,毛莎卻不見了。 原來這個女孩就是棒雀。 父母親看到心愛的女兒非常高興,眼裏充滿了淚水。 由於棒雀找不到貓砂,他的飯菜和飲料都不香,看上去憔悴不堪。 這位多才多藝的老人采集金竹,砍伐蘆葦,制作出精美的蘆笛,用它吹奏出優美的曲調。 彭雀先生教村裏的年輕人制作、演奏蘆笛。 蘆笙比賽那天,遠近苗寨的年輕人都來參加,最後吸引了頭上插著白雉毛的毛莎。 邦雀一眼就認出了他,彭雀神父便邀請他到家裏去。 邦雀精神抖擻。 和毛莎暢所欲言地談起了自己的愛情,兩人成為了幸福的情侶。

在美麗的侗鄉,相傳蘆笙起源於三國時期。 孔明派兵攻打侗寨,以戰鼓為號角。 當時,侗族首領孟獲命人砍竹,奏響聲,作為集兵攻退的訊號。 後來逐漸演變為蘆笙。 有些地區的侗歌還描述了制作蘆葦的詳細過程。 據說,起初他們用木頭砍蘆葦,但吹起來卻發不出聲音。 然後他們用竹子或牛角來制作它們。 雖然發出聲音,卻無法被吹走。 太費力了。 後來,孟獲的兒子從鎧甲上取了一些銅片,把它們錘得很薄,模仿洞裏滴水的聲音,裝在蘆竹筒上,發出悅耳的聲音。 大小不同的蘆葦。

在中國樂器史上,蘆笙的出現晚於葫蘆笙。 12世紀初期的南宋時期,蘆笙的前身「蘆紗」僅在文獻中有記載。 當然,距離載入史籍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南宋範成大著【歸海與衡誌】有:「蘆笛,人族樂器,形似笛子,有八縱一橫管貫穿其中。」 南宋周去非【嶺外黛達達】(卷七)樂器篇中有較詳細的描述:「瑤族音樂有蘆沙、銃鼓、葫蘆笙、竹笛等。 …… 蘆紗制,形狀像古代的笛子(指排簫),由竹子制成,一縱八橫。其演奏方法與蘆笙相同,在廣西瑤族等少數民族中,蘆笙和葫蘆兩種樂器同時存在。 【安】:「陳、袁、青州蠻……農閑時,當操的有一兩百人,手拉手唱歌,幾個人吹笙領頭。」蘆笙這個詞是作為樂器使用的名稱最早出現於明代文獻中。 明代錢古訓在【白衣傳】中寫道:「村中擊鼓,吹笛,舞莖,以作宴席。」 明代倪仁所著的【南詔野史】中記載,進入滇中的苗族「每日」孟春對月舞,男子吹蘆,女子敲鐘,整天並肩唱歌、跳舞。 」明代田汝成的【燕郊紀聞】也有:「侗族人閑暇時吹奏蘆葦。」明代匡祿的【池雅】也有:「侗族……善樂,吹奏。胡琴,吹六管(即蘆笙),閉眼唱長歌,頓足,亂舞。」清代田文孟齋【前書】記載:「他的勝傑 竹子由六根管子組成,接縫拉在一起,相互比較。 ......竹子也被切成直徑,稱重並綁在六個管子上,然後吹制。」

蘆笙是由葫蘆笙演變而來。 人們在實踐中認識到,葫蘆質脆,不堅固,容易漏氣。 竹簧片也容易吸收水分並改變聲音。 明代音樂家朱載曾在【辨笙時不宜用鎮婆】一文中指出其缺點。 在貴州、廣西、湖南等省區,中國少數民族先民在葫蘆笙的基礎上逐漸制作了木笙鬥和金屬簧笙,從而達到了更大的音量和雍容。 音色。 在苗、侗、瑤等民族中,蘆笙不斷發展,並逐漸取代了十分流行的葫蘆笙。 1960年代初,雲南音樂工作者在西雙版納布朗族地區收藏了一把古老的十四管笛。 笛子分為左右兩排,穿過管道。 它不再用葫蘆,而是用竹筒制成。 笙鬥的簧片也改為銅簧片,其外形與宋代的蘆紗類似,「形似古笛,用竹編成」。 這件殘存的古排笙足以見證葫蘆笙演變為蘆笙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