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骨」字的來歷

2024-03-17文化

接上一字"肉",講身體的主心"骨"。最早的"骨"字出現在戰國文字中,上面是骨架的象形,下面是"肉"字,骨肉之間不可分離。到了小篆字形的上面被解釋為頭骨的象形,下面還是"肉"。【說文解字】說:"骨肉之核也","核"有果核的意思。

什麽是骨頭?骨頭就像被肉包裹起來的身體之核。許慎先生的這個解釋還真是生動!古人透過對自身的理解來描述和記錄世界,於是和骨頭一樣起支撐主幹作用的事物便被命名為"骨"。建築中能支撐造型固定框架的叫作"龍骨",扇子上一根根支撐起扇面的叫作"扇骨";能支撐起事業的人叫"骨幹";能為大家拿主意的人叫"主心骨"。至於像骨頭一樣剛強不屈有擔當的人便是"有骨氣"、"有風骨"。

用孟子的話來說真正的大丈夫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一個人榮華富貴時要始終有所節制,不做過分的事情;貧窮卑賤時不隨便改變自己的誌向;面對強權時更要剛直不屈。孟子筆下的大丈夫正是中華民族"骨氣"的寫照。

今天你學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