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觀音又稱水吉祥觀音、水吉祥菩薩,是觀音三十三相中一心觀水相的應化身。「水月」 之名並非出於早期佛教經典,是佛教傳到中國後與本土文化融合產生。
水月觀音最早出現於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此書成於晚唐,記載了作者於唐武宗滅佛兩年後,在兩京寺院中見到畫家周昉的作品,稱周昉 「妙創水月之體」。此後,水月觀音的形象逐漸傳播開來。
普遍認為,「水月觀音」 並無相應的造像儀軌,其名也不見於印度佛教經典,唯一與之相關的【水月觀音經】亦被認定為偽經,所以 「水月觀音」 是中文化的觀音形象。
關於水月觀音的來歷說法不一,目前一致認為與中唐畫家周昉有關。周昉依據玄奘【大唐西域記】記敘的布呾洛迦山中的觀自在菩薩,而 「妙創水月之體」。這幅畫勾勒一輪滿月將觀音包圍住,周圍有片竹林。自唐至今,水月觀音的形象在不斷演變,其坐姿也幾經變化。
早期佛教經典中沒有水月觀音的記載,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而產生的。五代時期水月觀音為男性形象,面部有胡須;到了宋朝,水月觀音崇拜滲入民間,形象也演化為女性,面貌嬌美,體形亭亭玉立,雍容典雅,充滿了智慧和慈愛。
傳說,一天,觀世音菩薩來到姑蘇城(今南京),看到因戰火有數十萬百姓遭金兵殺害,心生慈悲要解救冤魂。菩薩化作美麗婦人,手持楊柳凈瓶,用石頭疊高台後跏趺於上念誦【大悲咒經】,每念一千遍就用楊柳蘸甘露灑向空中,如此四十九天。
眾人圍觀議論,菩薩稱要超度冤魂,四十九天後會詳細解說。期滿眾人如期而至,菩薩解說經文後,有人悟到她是觀世音菩薩化身,請求見真身。菩薩指河邊,眾人見水中有菩薩寶相,且水中正巧有一輪月影,菩薩寶相漸漸隱沒於月影中,隨後石台上的美麗婦人也消失了。
當時人群中有擅長繪畫的丘子靖,將菩薩在水月中呈現的寶相畫出,這幅畫中的觀音像被世人稱為 「水月觀音」。
水月觀音的形象特征非常鮮明。她通常被描繪為一個女性化、美麗、智慧、憐憫的仙人。她的姿勢多樣,有一種是立在蓮瓣上,蓮瓣漂浮在海面上,觀世音正在觀看水中的月亮;另一種是以蓮華坐姿趺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蓮華,左手作施無畏印,且掌中有水流出。此外又有坐相、三面六臂相等多種。
水月觀音頭戴寶冠,廣額豐頤,眼瞼低垂,神態莊嚴安詳,氣質高雅。上身穿袈裟,下著長裙,胸前及衣裙上飾連珠纓絡。
水月觀音在民間有著重要地位。在中國民間,水月觀音也被稱之為 「水月娘娘」、「月下老人」,形象更加鮮明、生動。宋代起,人們對水月觀音的崇拜已深入到民間各個階層,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水月觀音也被尊為慈悲和智慧的象征,人們常向她祈禱,祈求平安、健康和幸福。
人們也會在家中供奉水月觀音像,或前往寺廟朝拜,希望得到觀音菩薩的護佑,實作自己的願望,如祈求健康、平安、幸福等。
水月觀音在不同藝術形式中都有精彩的呈現。北京石景山法海寺壁畫中,水月觀音位於大雄寶殿三世佛像的背面,由明英宗時期太監李童集資建造,英宗欽賜 「法海禪寺」。壁畫繪制耗時 4 年多,參與的畫師工匠有 169 人。
「水月觀音」 在藏區被稱為 「心性安息觀自在菩薩」,所要表現的是慈悲的形象。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其中坐觀水中月影狀的稱為水月觀音,在後來比喻人物的面貌俊美清秀。
在敦煌藝術作品中,水月觀音得以多種形態的呈現。東千佛洞的水月觀音全圖,少女俯視著碧波中的月亮倒影,在綠水的遠處,峰巒疊嶂,意境悠遠,整個畫面雲煙繚繞,仿佛身臨飄飄渺渺的仙境一般。
榆林窟的水月觀音與三藏和龍女,月色朦朧中,一尊水月觀音正悠閑自若地坐在寶座之上,倚靠石山,面前流水潺潺。畫面右側有一仙童正騰雲駕霧而來,右下角則繪制了有名的唐僧取經圖。
在首都博物館,有一尊元代景德鎮窯的青白釉水月觀音像。此尊菩薩像頭戴寶冠,廣額豐頤,眼瞼低垂,神態莊嚴安詳,氣質高雅。左腿下垂,右腿支起,右手放右膝上,姿勢自然優美。通體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色澤柔和,胎質潔白細膩。觀音的制作采用了模印、雕琢、捏塑等多種裝飾手法,裝飾繁縟,雍容華貴。
水月觀音作為中國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形象,具有豐富的歷史淵源、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從起源與周昉的創作,到鮮明的形象特點,再到最早有紀年的造像以及在不同藝術形式中的呈現,水月觀音在各個方面都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價值。在現代社會,水月觀音依然以其藝術價值、精神啟示和文化遺產的地位,為人們所珍視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