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鐵膽禦史」彈劾李尋歡之後,為何出家為僧?心樹:再不走就滅口

2024-06-22文化

【多情劍客無情劍】是古龍最經典的作品,也是編者最喜歡讀的小說之一,強烈建議大家去看看,你一定會有收獲。好了,繼續本篇的話題:「鐵膽禦史」彈劾李尋歡之後,為何出家為僧?心樹:再不走就滅口。

禦史

李尋歡罷官 多情的故事發生在明朝,而那時候江湖只是小眾,真正的康莊大路是官場,因此李尋歡自小就苦讀書籍,再加上他家是書香門第,因此脫穎而出並不困難。他高中探花其實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如果放到咱們這個世界,那可是全國第三,恐怕清華北大的招生辦會將他家的門檻踏碎。

可能是老李探花對李尋歡的期望太高,覺得第三滿足不了自己的願望,所以郁郁而終(當然真正的死因或許是其他)。但是按照當時的傳統,高中探花朝廷會委任官職,因此李尋歡有了官身。但是家門不幸,李尋歡剛當官沒有多久,父親就過世了,他的哥哥當年也中探花,也有官身,但是也離奇身亡。因此這時候的李尋歡在朝廷中其實是孤家寡人。

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反之官運就不會那麽亨通了。再加上鐵膽禦史胡雲翼狀告他結交匪類,而李尋歡也早就厭煩了官場生活,因此順坡下驢,辭官不做。

鐵膽禦史 把李尋歡這個官二代告倒,這個鐵膽禦史本應該開心,然而沒有多久他卻出家了,因此江湖上上了一個鐵膽禦史,多了一個叫心樹的少林高僧。然而我們從深層次進行分析,就發現胡的出家絕沒有咱們想象中的那麽簡單,他也不是什麽厭倦了官場才選擇離開,而有可能是有人對他不利,他選擇出家遁世躲避。

少林高僧

咱們先來看看他與李尋歡的瓜葛,也就是當初他告發李尋歡的事件,原著有這麽一段對話:

李尋歡道:「十四年前,我棄官歸隱,雖說是為了厭倦功名,但若非為了你那一道奏章彈劾,說我身在官府,結交匪類,我也許還下不了那決心。」

心樹閉上了眼睛,黯然道:「昔日彈劾你的胡雲翼早已死了,你何必再提他。」

李尋歡喟然道:「不錯,一入佛門,便如兩世為人,但我自始至終都未埋怨過,你那時身為禦史,自然要盡言官之責……」

心樹大師的神情似乎有些激動,沈聲道:「你棄官之後不久,我也隱身佛門,為的就是自覺‘言多必失’,卻不想畢竟還是遇著你……」

禦史本來就是告人的,看到哪個官員貪汙腐敗,行賄受賄或者作奸犯科,他們都有權力告發。因此他狀告李尋歡「結交匪類」一點毛病沒有。因為在當時的社會,江湖中人一直被他們官場視為匪類,李尋歡與他們搞在一起,就是結交匪類。然而他的行為又有點問題。

其一,李尋歡自幼就被異人教授武功,很顯然他結交匪類時間很久,這個鐵膽禦史為什麽不早告發?其二,李尋歡的父親早就結交匪類,而且比李尋歡的要嚴重的多。他與江湖第一大佬沈浪是忘年之交,救過鐵傳甲並收他為仆人,尤其是李尋歡還小的時候,他父親就為他聘請名師。可見李尋歡父親才是結交匪類最嚴重的那個。那麽這個鐵膽禦史為什麽不告發呢?其三,李尋歡兄死父亡,在官場孤孤伶仃,這時候禦史大人開始告發他,有沒有點趁人之危呢?

李尋歡

因此胡雲翼的這個鐵膽禦史貌似一點都不鐵,說難聽點就是欺軟怕硬,只挑軟柿子捏。既然知道他並不真是鐵膽,那麽他告發李尋歡就應該是另有原因了,因為他並不正直,李尋歡與他又沒有個人恩怨,按理說他犯不上告發李尋歡。可是他卻這麽做了,而且告發沒多久他也出家了。

出家的原因 既然他不是真鐵膽,卻執意要告發李尋歡,這就說明李尋歡有告發的價值,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李尋歡一個閑散官員,又沒有什麽根基還被人家盯上呢?其實是有的,李尋歡的父親不容小覷,那可是戶部尚書,按照今天的話來說,那是整個大明朝的財政部長。這個部長肯定掌握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他突然死亡,雖然原著說他是因為自己是探花,大兒子是探花,結果李尋歡這個小兒子又是探花,而被氣死。其實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作為一個戶部尚書,能因為這點事就想不開嗎?

要知道李家富可敵國,找什麽樣的名醫調理不好這種病呢?然而他還是死了,那麽就有另外一種可能,是不是他知道的太多了,被人家滅口了,而且這個人正是當朝皇帝。從文章的一些細節其實也可以看出老探花與皇帝有點矛盾。譬如原著中的這句話:

酒過三巡,梅大先生忽然道:「據說大內所藏的【清明上河圖】亦為贗品,真跡卻在尊府,此話不知是真?是假?」

李尋歡這才知道他殷勤待客,其意在此,笑道:「這話倒也不假。」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的贗品在皇宮,真跡卻在李家,細思極恐,這老探花有多麽膽大,敢這樣做,換做任何一個大員不趕緊把真跡送進皇宮啊。結果這幅畫被李尋歡隨手送人。皇帝苦思不得的東西,李尋歡卻隨手送人。可見老李探花壓根也沒怎麽看中這個皇帝啊。因此皇帝幹掉他也是有充分理由的。而老李探花為何不把皇帝放在眼裏呢?恐怕他掌握著一些機密,就連皇帝都害怕。因此老李探花之死就不是那麽難以想象了。

老李探花死後,以李尋歡的聰明程度想必不久也能看出點貓膩了,然而他武功雖高,但是人脈畢竟不足,靠江湖勢力反擊皇帝無疑癡人說夢,因此他有必要糾結一些官場勢力。當然這些是皇帝的想法,李尋歡本人還是很灑脫的。但皇帝可不這麽認為,因此他授意鐵膽禦史狀告李尋歡,讓李尋歡的危害降低到最小。李尋歡走後,皇帝看沒有威脅,這鐵膽禦史豈不是新的威脅,這時候胡雲翼也想明白了,趕緊出家表明態度,皇帝見他如此,也不便斬盡殺絕,因此朝廷上少了一個鐵膽禦史,少林寺卻多了一個叫心樹的高僧。

小結 其實江湖雖大,但與官場相比還是小的可憐,李尋歡,胡雲翼離開官場那就一點都威脅不到皇帝,反之皇帝卻可以隨意拿捏,以為江湖人都是匪類,隨便打壓都是理所當然。而江湖中人的話語在官場上更本不算什麽,因此皇帝也沒必要斬盡殺絕。

李尋歡

最終我們看到李尋歡浪跡江湖,而胡雲翼成了少林高僧,不過他們總算是安全的。大家對於這個鐵膽禦史還有什麽想說的,歡迎來評論區聊聊。

原創不易,歡迎轉發並推廣,感謝大家的陪伴,下期不見不散,最後還望大家點個關註,避免迷路。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