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親」與kin的有關嗎?

2024-06-25文化

名詞kin的含義是「親屬;親戚」,其發音接近「親」。

英語的kin可追到原始印歐語詞根gene-,因此它與「遺傳、血緣」有關。

但是漢語的「親」的字形演變如下。

註意繁體字「親」有「見」,因此「親」與「見面」有關。但「見誰」有爭議。

一說金文左邊像「辛」的符號表示犯人。按此說「親」為探視受刑的人。

另一說,「辛」純粹是聲符。「見」是形符,表示用眼睛看,也可理解為常常見到。

經常見到是關系密切,感情最親近之人。註意英語kin強調的是血緣和遺傳,漢語的「親」是後天形成。

「寴」字現在不用了,它更像在一個屋檐下的經常見。

「親」的來源還有第三種說法。即甲骨文(比金文早上前年)有「𪧭」字。據考證「𪧭」不是「新」的繁文,而應當釋義成「親」。按甲骨文的意思,「𪧭」為「親自」之義。也就是「親」的本義是「親自」。從「親自」衍生了「至親、親密、親屬」之義。

「親」的第四種說法是許慎【說文解字】的釋義。許慎將「親」釋為「至」,而「至」又釋為「到」。「情意親」即「情意到」。父母是「情到了極致」,故謂為「親」。

「親嘴」的「親」應是「靠近」之義,這大概是將「親密」人際關系又用到了物理位置上了。

字形上,西周金文的「辛」至戰國楚簡仍然如此。到了秦代簡文和戰國文字才變成「𣓀」(讀作zhēn,上從辛下從木)字作為聲符。但戰國、秦漢仍有用「辛」的。隸書、楷書將左邊「𣓀」稍作簡化(據說是李斯刻石文時省了一筆),寫成「親」。

關於「親」,還有一怪事,兒女親家的「親」讀後鼻音qìng。筆者高度懷疑這是歷史+發音生理的訛誤。

「親家」一次很早就用,如【管子·輕重一】:「為功於其親家,為德於其妻子。」,這裏「秦家」指「父母之家」,而對【荀子·非相】:「婦人莫不願得以為夫,處女莫不願得以為士,棄其親家而欲奔之者,比肩並起。」,「親家」則是指「父母」。

還有其它含義,當前則指兒女親家,即原本沒有任何關系的兩家人,透過兒女的婚配就可以變得親近,成為親戚。有人說因為結親要慶祝,「親家」是「慶(qìng)家」的訛誤。

筆者的猜測是這樣,「真親家」和「兒女親家」要區分要強調,所以「兒女親家」的「親」要強讀,於是讀成了第四聲qìn,但第四聲的qìn很難發音,於是就qìng了。

qìn難發音的一個證據是這個發音的常用字只有一個「沁」,其它三聲的字都很多。

【廣韻】對「親」的「親家」義項的註音是「七遴切,又七鄰切」。註意「遴」和「鄰」可都是前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