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玩紫砂壺必懂的29個專業術語!連載(五)

2024-06-17文化

壺友們,大家好,我們接著聊紫砂壺術語系列。

紫砂壺首先是個實用器,是用來泡茶的,不是僅供觀賞的花瓶。

那關於使用和養護的術語有哪些呢?

開壺

初次邂逅新壺,別急吼吼直奔泡茶大業。

你需要去除壺中的泥土氣息和任何可能影響茶香的雜質。

【紫砂壺典】中提到了傳統的開壺六部曲,第一步掃灰除垢,新壺到手,第一件事,拿把軟毛刷,溫柔地把那些窯燒後的浮砂、塵埃清掃幹凈。

第二步溫水釋土,壺身和壺蓋分開放進冷水鍋,文火慢燉一小時,讓壺的毛孔盡情呼吸,跟過去徹底Say Goodbye。

第三步豆腐去火,釋土之後,讓壺跟豆腐再次共浴文火,同樣一小時,豆腐吸走火氣,壺也更加溫潤。

第四步甘蔗清味,同樣將甘蔗與壺文火共燉,清除紫砂壺中的異味。

第五步茶香交融,用你打算常泡的茶葉,和壺一起文火煮一小時,紫砂壺自此有了專屬茶香。

第六步凝脂養壺,用沸水再次清洗壺內外,然後自然風幹,這樣茶汁就在壺內慢慢凝結,形成一層薄薄的茶脂,壺也就真正「醒」過來了。

不過傳統歸傳統,但不能迷信,這裏面不見得有多少科學道理,倒是古人對待紫砂壺的這份細致與深情,卻是實打實地動人。

現在隨著工藝水平的提高,真正優質的紫砂壺開壺不用這麽麻煩,先用冷水裏外洗幹凈壺,再倒入剛燒開的水,蓋上蓋子放置大約10分鐘,然後倒掉水。接著,重復一次註水過程,這次水中加上你要用的茶葉,同樣蓋上蓋子悶10分鐘左右後倒掉水即可。

養壺

就是日常泡茶時,透過正確使用和細心護理,讓紫砂壺在茶水滋養和手的摩挲下,日積月累形成自然包漿,壺體漸顯溫潤光澤的過程。

新到手的紫砂壺,看起來糙糙的,亮亮的,摸上去還有點刺手。但這都是暫時的,等你用起來,它就會變了模樣。

隨著茶水一次次的沖泡,壺裏外冷熱迴圈,裏面的石英分子悄悄地在變化,壺也慢慢變得細膩、溫潤。

這就是養壺的魅力,時間花在哪裏,成果就在哪裏,不知不覺中,壺就變得越來越溫潤。

還有些小細節。比如說別直接上手蹭壺,手的汗水和油分容易在壺上結塊,時間一長滲進壺裏,影響了壺的品相和味道。

泡茶後趁壺身還熱乎的時候,拿微濕的毛巾輕輕一抹,既幹凈又保護壺。

紫砂壺是雙重氣孔結構,若用茶水滋養得法,油脂會滋養內部,可一旦在外壁堆積成油膜,就堵了氣孔,得不償失。

所以,見著油漬,趕緊用熱水清洗幹凈,保持壺的透氣性,才是養壺的正道。

喝完茶,記得第一時間清壺,茶葉茶湯不留痕,千萬別想著留「茶山」。

明朝周高起早就在【陽羨茗壺系】裏講明了,紫砂壺用完就得馬上洗,留茶過夜的傳言不科學,夏天茶放一會兒就壞,哪能等過夜呢?所以,趁早洗壺,保持幹凈,才是正解。

茶銹

紫砂壺用久了,長期泡茶若不勤加打理,內壁容易積起一層茶垢,也就是俗稱的「茶山」。

茶山的由來,其實和茶葉裏的茶多酚、咖啡堿脫不了幹系。它們在熱水的撮合下,慢慢在壺面上安家落戶堆積。

以前有人把它看作是壺的歲月勛章,是精心「養壺」的證明。

不過現在一般都認為茶垢不衛生,長此以往恐傷身體,還是應該定期清理,保持壺內幹凈,不僅關乎衛生,也是對壺的一種尊重。

包漿

「包漿」,乍一聽可能雲裏霧裏。簡單說,包漿相當於物件上的「歲月光澤」,不是新東西那種刺眼亮光,而是經年累月自然形成的柔和光芒。

這層光澤,低調內斂,透著股溫潤如玉的氣質,就像老派紳士,不顯山不露水,相處起來特別舒服。

像新東西一樣表面光鮮亮麗的紫砂壺,咱們行話叫「賊光」,鋒芒太盛,少了份沈穩內斂。

包漿,得靠時間慢慢「磨」出來,是紫砂壺老玩家心中的高級感。

這裏是當家小吳聊紫砂,我們下期接著聊。

如果你也喜歡紫砂壺,喜歡清茶一杯的慢生活,我有好壺好茶,邀你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