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一得錄——讀經典,開卷有益(280)

2024-06-27文化

關鍵詞:定力

生活有五味,味味動心扉。

一句經典,如夏日涼風,讓人神清氣爽。

【把握未定,宜絕跡塵囂,使此心不見可欲而不亂,以澄吾靜體;操持既堅,又當混跡風塵,使此心見可欲而亦不亂,以養吾圓機。】——【菜根譚】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心不能把握控制時,應該遠離塵世的喧囂,使這顆心不受欲望的誘惑,這樣就不會迷亂,然後能夠清明自身純凈的本性;如果內心的操守已經足夠堅定時,又應該混居滾滾紅塵中,使這顆心面對欲望的誘惑也不會迷亂,這樣便能修養自己圓通機變的智慧。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思維,使其不被外界的誘惑所幹擾,是我們一生努力的方向。

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住有一名天使和一個心魔,天使代表著善,心魔代表著惡。

心魔可以隱匿,可以成長,可以吞噬人、也可以歷練人。我們常說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這個「自己」指的就是心魔。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每一難都是在與心魔作鬥爭。

在觀音菩薩教孫悟空降服黑熊精的那一章節裏,作者對「善」「惡」進行了十分精辟的詮釋。

因為孫悟空「喜歡顯擺」的心性,致使唐僧的袈裟被黑熊精趁火打劫搶走。

唐僧說:「悟空,你要是要不回我的袈裟,我就要念緊箍咒了。」

孫悟空急忙喊叫:「師傅別念,師傅別念。徒兒這就去要。」

孫悟空打不過黑熊精,只好找來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說:「黑熊精有一位相好,叫灰狼精。我變成它的相好,你變成糕點。我送糕點給黑熊精,待它吃進肚子裏,你在它的肚子裏施法。」

孫悟空問菩薩「為何要這般復雜」?

菩薩說:「你想要回袈裟,就必須讓它心服。」

說著,菩薩變成了灰狼精。

孫悟空看到眼前的「灰狼精」犯迷糊了,弄不清眼前的人到底是菩薩變成了妖精,還是妖精變成了菩薩,就問:「你是菩薩還是妖精?」

菩薩說:「菩薩和妖精是一回事,心中有善是菩薩,心中有惡是妖精。」

這便是該章節的點睛之筆!

所以說,善惡全在「一心」。

戰勝了心魔,心靈就能得到解脫。

我們是凡人,逃避不了功名利祿的誘惑。但我們卻可以在生活中修心,修一顆戰勝心魔的不亂之心。

這個不亂之心便是定力。

定力是使自己的心境達到隨時都可以精神集中的能力,表現為心專一境,心情平糊。

曾子在【大學】中寫道: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告訴我們:把妄念止住了才能夠使自己有了定力,有了定力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態安寧,心態安寧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

一個有修養、有擔當、有胸懷的人,也一定是一個有定力的人!

定力,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當我們遇到問題時,不要盲目地跟隨他人的腳步或被情緒所左右。要學會冷靜分析問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心若不動,風奈我何。定力,護體護心。

#頭號解‮館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