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道德經】中的聖人和君子及大丈夫

2024-05-05文化

把【道德經】中的聖人、君子、大丈夫放在一起論述,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

聖人,是【道德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論述主體,在【道德經】中多次出現,第一次出現在第二章「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最後一次出現在【道德經】第八十一章「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在【道德經】中,老子通常先說「道」如何,然後說「聖人」如何,透過聖人遵道守道的思想、行為去踐行自己的治國理政思想、理念,從而對統治者施加影響。

「道」和「聖人」相依而行,相輔相成。「道」和「聖人」是一分為二,合二為一。可見,聖人是「道」的化身,即聖人是人格化的「道」。

所以,聖人,本義是指賢明的人,但其實是虛擬的人,是人格化的「道」,是老子為統治者樹立的虛擬標桿,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的執政者。

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透過「聖人」為統治者明確提出了思想高度、行為規範、精神追求,勸諭、告誡統治者向「聖人」學習,遵照「道」體現的原則、精神、理念、觀念、思想、情操、行為等。

君子,在【道德經】中僅出現3次,分別是第二十六章的「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其輜重。雖有營觀,燕處則超若」(註,通行本是「是以聖人終日行」),第三十一章的「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在言語習慣上,我們常說「聖人君子」,把聖人、君子等同起來。但在老子的心目中,君子不是聖人,但聖人肯定是君子。

「君子」一語,廣見於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意指地位高的人,著重強調地位的崇高。後來,「君子」一詞被賦予了道德的含義,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歷代儒客文人將以君子之道自勉作為行為規範。

在【道德經】中,「君子」是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大丈夫,在言語習慣上,我們通常把它與「男子漢」等同起來,展現威武、雄強的形象,教人挺起腰桿和脊梁,鼓舞人克服困難前行,不低頭,不氣餒。

大丈夫,在【道德經】中出現在第三十八章的「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筆者認為,【道德經】中的「大丈夫」與我們當代人的理解一致,是指有誌氣、有節操、有作為的男子。

聖人、君子、大丈夫,是老子推崇的人,是讀者學習的榜樣。

我們做不了聖人,我們也不一定能做君子、大丈夫,但向聖人、君子、大丈夫學習、看齊的意識、態度、精神永遠不能放棄。

【百問老子】

清萍樹解道

邱樹榮

2024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