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王春義專欄:菏澤土話方言集錦之八十六

2024-04-13文化

(一)祟蠱•陰由

菏澤土話輩輩生息,傳統文化應該銘記。(王春義)。祟蠱•陰由,這是兩個帶有迷信色彩的方言詞匯,是一種自欺的愚昧現象,隨著人們文化意識的提高,這種現象已經被人們所破除了。但是在以前卻是很普遍被人們認可的神化現象,即使在當今年紀較大的老人還是深信這是真實的靈魂存在,這種根深蒂固的守舊觀念一下子很難徹底清除。祟蠱是說鬼神附身於正常人身上,用一種神秘的話語或者肢體語言,來蠱惑清醒的人,從而達到索要供品或者發泄對某個人的不滿情緒。祟,就是鬼神要帶來災禍,蠱,以達到讓人相信的目的。如,二狗子得祟蠱了,是三猴的魂撲到他身上了,趕緊給他許個願吧;二妮的得祟蠱了,就是二牦牛的事,看看說話的語氣都是他,趕緊叫二爺來請神收了他。等等。其實發生這樣的現象多是因為受害人體虛、生氣過度等因素,激發了人潛意識的影像,神經受麻痹所致,而產生的一種幻覺。陰由,是說人的鬼魂存在,甚至說就遊離於死者或者將死者的身邊,出現的一種怪異、離譜、若是若非的思維感知。當然,死者或者將死者的親人突然想起他的事先出現的某些話語,和亡後的巧合事理等,產生的一種迷信心態亦或是疑惑不解、疑惑不決的心靈感應。陰由,和緣由、事由等詞匯意思基本相同,都是不解或探知的理由。只不過是陰是陰間、緣是情緣、事是事情,由不過是要知的起源和求證。如,你說這人有陰由嗎,昨天上午那個二奶奶把她做來壽衣都曬了曬,疊的齊齊整整的,今天人就走了,二奶奶一輩子都是愛幹凈的人,看來她提前就知道自己快走了;二白說他爹死了這幾天天天晚上給他托夢,說他陽壽還沒有盡,是小催命鬼拉錯人了,這是他的陰由還沒散。等等。這也在巧合的情況下,人產生的一種浮想,有時候是人在悲痛傷心的情緒中所勾起的戀念之情。迷信的事情不可信,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我們一定要端正心態。當然懷念、思念親人情感是正常的,也是值得我們敬重的,神魂之說不過是人類的精神寄托,正常的現實生活還是需要我們清醒、理智為根本。菏澤土話方言字。

(二)芼(卯)mao

菏澤土話輩輩生息,傳統文化應該銘記。

芼(卯)mao,該字本意為可供食用的水草和野菜。我們可以理解為蔬菜,因為菜和草某種時候就屬於同屬同源。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菜、草可食之者。意思也就是說可以食用的草都可以稱之為菜。芼字的釋義中也有芼羹之說,芼羹即為菜和肉做成的羹。那麽我們再看看這個芼字,為上下結構,從艹(草),從毛。毛字釋義中又有粗糙的、不幹凈的之意。簡單來說就是菜還需要進一步處理加工,當然這裏說的菜品不單是蔬菜,也包括葷菜,因為葷素都是菜的品類。然而當這個「芼」字字性變化的時候,由名詞變為動詞,資料上說用手摘取菜的意思。如果依據我們的方言話語,結合芼(mao)字讀音,並不能匹配我們的口語化語言。綜合上述因素,應該是我們生活中再處理食品的一種方式,那就是用開水燙煮一下,我們俗稱「芼」,這樣芼字的動詞便吻合了我們的日常方言。如,燉排骨要先芼一滾,把浮沫撇一下;雞肉先芼一下,然後再爆炒;熬冬瓜吃的時候,一定要先把冬瓜芼一遍,這樣吃起來才味正。等等。菏澤土話方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