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讀【古文觀止】31.季劄觀周樂(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2024-03-25文化

南季北孔兩聖賢,

儒術獨尊劄何言?

雖有大謙諧悌誌,

卻無良方維君權。

僅憑國風知興退,

猶似龜策預方圓。

音盲樂瞽意難會,

咬文嚼字也惘然。

公元前544年即魯襄公二十九年,吳國公子季劄存取魯國。這個季劄呀,雖然沒法與孔子的名聲相比,但據傳說他是孔子的老師,也有南季北孔的說法。後來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季劄就被遮蔽了似的。其實,他從小就聰穎過人,以致於他的父王

壽夢擬傳位給他,可他據理力爭,堅辭不受。實在沒辦法,壽夢就把王位傳給了長子諸樊,並立下有悖傳統的規矩——兄弟相傳——壽夢有四個兒子,老二叫余祭,老三余昧,季劄為老四。他希望最終也要讓季劄當上吳王,可見老吳王對小兒子的認可程度。

但是老三余昧死後,季劄仍然不願繼位,並出走了,後來大臣們就把余昧的兒子僚立為國君。這就引起了吳國的內亂,原來老大諸樊的兒子光也就是後來的吳王闔閭,認為如果小叔季劄不當吳王,從下輩開始繼承的話,就應該是自己了,因為不論父輩還是子輩,他都是首選。因此,他就搞個政變,把吳王僚給殺了,這又是一個歷史故事,即「專諸刺吳僚,慧星襲月」的典故。

闔閭搞政變是公元前514年,當時季劄受吳王僚的派遣,去楚國存取實際去刺探情報了。等他回國後,面對內亂,既痛心又無奈,據【春秋公羊傳】記載,闔閭曾請季劄繼承王位,季劄堅辭不受。他認為若自己接受了王位,等於二人同謀;若自己再以家法國法殺了闔閭,就是父子兄弟相殘,永遠沒有盡頭。因此,他去僚的墳上,匯報了出使楚國的情況,並痛哭一番,就前往自己的封地延陵,終生未再入吳國國都。以此表明自己的態度。

對此,歷代名人有不同的看法。如孔子、司馬遷、司馬光持肯定的態度,「寧亡國而不為者,誠以禮之大節不可亂也。(司馬光)」而東漢桓譚(「吳之篡弒滅亡,釁由季劄」)、唐代的獨孤及(「是潔己而遺國也,國之覆亡,君實階禍」)、宋朝的朱熹(「季劄辭國,不為盡是」),多持否定的態度。筆者贊同後一種看法,盡管季劄有其先祖泰伯之遺風,但未產生武王成王之豐功偉績。

寫了這麽多,還沒有說到這篇【季劄觀周樂】的文章上。這篇文章就是季劄在魯國存取時,魯國為他舉辦的音樂招待會上,他對周朝各國的音樂的評價,據說對儒家學說中關於禮樂部份有了很大的影響。不過,筆者既是樂盲,又沒張皇幽眇的誌向,所以讀起來味同嚼蠟,看了幾遍,也沒法談點個人的感慨,要寫也是當搬運工,因為既沒聽過這些古樂,又不理解季劄的評價。

比如說,季劄聽了【鄭風】,就評價:「美哉,其細己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歷史還真是這樣的,公元前375元,鄭被韓所滅,在一眾諸侯國中先亡,你說憑一曲音樂,就能知道一兩百年以後的事情,這不是太過誇張了嗎?

再比如,季劄聽了【頌】歌後,評價道:「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逼,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你說這十四個「而」、十三樣「聲、風」,能轉譯得出來嗎?能搞得懂嗎?所以呀,自己就不搞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事。不寫讀後感了,如果有人想了解季劄的全部評價,可上網上搜「季劄簡介」,上面記述得比較詳備。還有讀【古文觀止·季劄觀周樂】,一般都有譯文的。

當然,讀此篇還是有點收獲的。文章的最後一句是「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己!」音樂會季劄聽到這裏不聽了。但其「觀止矣」,據說【古文觀止】的書名正是借用此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