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論語】子張篇十九

2024-02-21文化

子張篇十九

本篇全部是孔子學生的言論,這些言論當發生在孔子去世以後,而先於孔子去世的一些學生如顏回、子路均未出現。主要介紹了子張、子夏、子遊、曾子、子貢五個人的言論。這些人在孔子身後對儒學的影響比較大,其中孟子的理論直接受到子遊、曾子的影響,孔子的學說由此繼續發揚光大。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轉譯】

子張說:「士人遇見危險能獻出生命,見有所得能想到是否合於義,祭祀時想到恭敬,服喪時想到悲痛,這也就可以了。」

沒有錯,都是好思想、好品質,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仁義禮智信全在其中。

子張曰:「執德不弘,通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wú)?」

【轉譯】

子張說:「持守道德卻不能弘揚它,信奉大道卻不篤定,這樣的人可有可無。」

又是弘揚好品質的至理名言,我們執德就有義務把它發揚光大,我們通道更應該篤定如初,一生不變。

3、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

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轉譯】

子夏的門人向子張請教怎樣交友。子張說:「子夏是怎麽說的?」

子夏的學生回答說:「子夏說:‘可以為友的就和他相交,不可為友的就拒絕他。’」

子張說:「我所聽到的與此不同。君子尊敬賢人而容納眾人,稱贊善人而憐憫無能的人。我若是個大賢呢,對什麽人不能容納?我若是一個不賢之人,別人就會拒絕我,我怎麽能去拒絕別人呢?」

我們要有容人之量,既尊賢也容眾,既嘉善也矜不能,既要向先進看齊,也要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大賢之人,何所不容。我們不應該把自己鎖在狹小的空間裏,不應該讓自己成為孤家寡人。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①,是以君子不為也。」

【註釋】

①泥(nì):阻滯,不通,妨礙。

【轉譯】

子夏說:「即使是小技藝,也一定有可取之處,但執著鉆研這些小技藝,恐怕會妨礙從事遠大的事業,所以君子不做這些事。」

說的還是君子不器這件事。各行各業需要各種各樣的人,一部份君子可以不器,另一部份君子則需要器,執著於「小道」。應該說無所謂大道小道之分,只要是有利於社會發展進步的,都是大道,我們都應該努力鉆研之。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wú),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轉譯】

每天都能學到自己所不知的知識,每月都不會忘記已學到的知識,日積月累,就可以說是好學了。

子夏曰:「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轉譯】

子夏說:「廣博地學習,並能堅守自己的誌趣,問與自己所學切近的問題,並思考近前的事,仁就在這中間了。」

一方面要博學而篤誌,另一方面又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切問而近思,這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做法。學要學得廣,守要守得真,同時也要與眼前的事情聯系在一起,解決好眼前的問題。

7、君子學以致其道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轉譯】

子夏說:「各行各業的工匠居於作坊來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則透過學習來掌握道。」

術業有專攻,業精於勤,荒於嬉,君子學習猶百工居肆,職業不同,但道理如一,對君子來說,孜孜不倦地學習才能成道。

8、小人之過也必文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①」

【註釋】

①文(wèn):掩飾。

【轉譯】

子夏說:「小人犯了錯誤一定會加以掩飾。」

小人又一惡劣品質。

9、君子有三變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①,即之也溫②,聽其言也厲。」

【註釋】

①儼然:莊嚴的樣子。

②即:接近。

【轉譯】

子夏說:「君子有三種變化的形象:遠遠望去莊重威嚴,與他接近時卻溫和可親,聽他說話則義正詞嚴。」

君子雖有三變,但始終不變的是他充滿正義正氣,擁有真情真義,我們要做真君子,要做義高德高的君子。

10、君子信而後勞其民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轉譯】

子夏說:「君子在得到民眾的信任之後才去役勞他們,沒有得到信任就去役勞,民眾就會認為是在虐害他們。君子得到君主的信任之後才去進諫,沒有得到信任就去進諫,君主就會以為是在誹謗自己。」

本章說的是信任這件事,以信為先,不管是對百姓還是對君王,首先取得他們的信任,然後才能與他們共事,而唯有這樣,共事才能順利。

事情不能貿然而做,首先要考慮雙方的關系是否建立起起碼的信任,先從建立信任關系開始,事情才能慢慢做起來。

子夏曰.「大德不逾閑①,小德出入可也。」

【註釋】

①閑:柵欄等阻隔物,這裏指界限。

【轉譯】

子夏說:「大的德行上不能逾越界限,小的德行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這裏講的是大道理和小道理關系,在大道理上必須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做到「呂端大事不糊塗」,而在小道理上,我們就不必過度苛求那些細枝末節了,我們不可能把事情做得百分之百完美,而這不完美的部份可以放在小道理上。

12、子夏之門人小子

子遊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①。本之則無,如之何?」

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②?譬諸草木③,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註釋】

①抑:連詞,表示轉折。這裏是「可是」的意思。

②倦:「誨人不倦」的倦。這裏指倦於教誨。

③譬諸草木:譬之於草木。草木有大小,比喻學問有深淺,應當分門別類,循序漸進。

【轉譯】

子遊說:「子夏的學生們,做灑水掃地、接待客人、趨進走退一類的事,是可以的,不過這些只是細枝末節。根本的學問卻沒有學到,這怎麽行呢?」

子夏聽到這話,說:「咳!言遊說錯了!君子之道,哪裏是什麽內容一定先傳授,什麽內容放在後面就倦於教誨?其實好比草木,是要對不同種類加以區別的。君子之道,怎麽可以欺誣?而能對道按本末順序、有始有終貫通的,大概只有聖人吧!」

本章是子夏和子遊的辯論。夫子去世後,諸弟子們各領一個門派,相互辯論和交流思想是常有的,但辯論中還是有些門派之見的,這從前面幾章大概也可以看出來。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解讀】

子夏說:」做官仍有余力就去學習,學習如果仍有余力就去做官。」

學和仕是一體的,仕需要學,學可以仕。為政以德也可以理解為為政以學,學到德,並在政上把它體現出來,學、德、政、仕融會貫通。

14、喪致乎哀而止

子遊曰:「喪致乎哀而止。」

【轉譯】

子遊說:「居喪能充分表達哀情也就可以了。」

這和夫子的思想一脈相承:重在心誠,而不是重在物品齊備,重在精神,而不是物質豐盛。

子遊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轉譯】

子遊說:「我的朋友子張是難能可貴的了,然而還沒有達到仁的境界。」

16、堂堂乎張也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轉譯】

曾子說:「儀表堂堂的子張啊,很難和他共行仁道。」

這兩章都是評價子張的話,有點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聖人已去,聖人難再出世,子張雖則優秀,離仁尚遠,豈能達到先師的水平。

17、人未有自致者也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①,必也親喪乎!」

【註釋】

① 致:竭盡,這裏至真情不能自已而盡其極。

【轉譯】

曾子說:「我聽老師說過:人沒有自己竭盡其情(人不會自動充分表露其真情),如果有,一定是遇到父母去世的時候吧!」

18、孟莊子之孝也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①,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註釋】

① 孟莊子:名速,魯國大夫,孟獻子的兒子。

【解讀】

曾子說:「我聽老師說過:孟莊子的孝,其他方面別人可以做到,而他不改換父親的舊臣和父親的政治措施,這是別人難以做到的。」

這兩章講的都是曾子的言論,說的是孝這件事,而本章充分展現了孝的政治色彩。夫子曾言「三年無改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在孟莊子這裏看到了實踐的成果。我們原以為夫子這句話說給所有人聽的,實際上他真正說給統治階級聽的,對於統治階級來說,這句話才更有實際意義,統治階級要永遠遵循舊道,決不可更改喲,否則就是不孝。

19、孟氏使陽膚為士師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①,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註釋】

① 陽膚:曾子的弟子。

【解讀】

孟氏讓陽膚擔任掌管刑罰的官,陽膚向曾子求教。曾子說:「在上位的人不按道行事,民心離散已久。如果你審知犯罪實情,就應該哀憫他們,而不要高興自己的明察!」。

曾子的這句話大有深意呀,雖然說執法者秉公執法即可,但執法者如果覺得自己審明案件,判處罪犯,就自以為大功一件,就可以沾沾自喜,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更應該思考人們為什麽犯罪,根源在哪裏。人們犯罪是由自身原因造成的,還是由社會原因造成的呢?曾子告訴陽膚,應該更多地歸因於社會,歸因於「上失其道,民散久矣」,統治者昏庸無道,群眾更多的時候是迫不得已才鋌而走險,走上犯罪道路。執法者要秉公行事,但也要用情用理行事,而不是作法律的奴隸。

夫子的學說也許法的精神不足,但人文關懷精神絕對充裕,法的精神是利有余而義不足,是懲戒有余而關愛不足,夫子的學說恰恰可以彌補這種不足。有法也要有德,有法也要有愛心,法與德,法與愛心結合起來,方是一個完美的社會。

20、紂之不善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①,天下之惡皆歸焉。」

【註釋】

下流:地勢底下的處所,比喻惡名歸集之處。

【解讀】

子貢說:「商紂王的不善,也不像如今傳說的那樣厲害。所以君子不肯居於下流之地,以致天下的惡名都歸集到他身上。」

四書章句集註說,子貢說這句話意在警策君子們要潔身自好,不可為惡名之舉,讓自己居於下流之地,成為惡名的歸集者。自己一旦有了道德上的汙點,就會形成一個道德的窪地,各種惡名歸集而來。商紂王也許沒有想象的那麽壞,但是他在人民面前失德失信,只能遭到萬眾唾罵。

21、君子之過也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解讀】

子貢說:「君子的過失,就像日食和月蝕一樣。有過錯時,人人都看得見;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

君子要光明磊落,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他有過錯,群眾看得見,他改正錯誤,群眾同樣看得見。

22、仲尼焉學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①:「仲尼焉學②?」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註釋】

① 公孫朝:衛國大夫。

② 焉:何處,哪裏。

【解讀】

衛國的公孫朝向子貢問道:「仲尼的學問是從哪裏學的?」子貢說:「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並沒有失傳,還留存在人間。賢者認識到它的大處,不賢者只知道它的枝葉。文王和武王之道是無處不在的,我的老師從哪兒不能學呢?而且又何必有固定的傳授之師呢?」

文武之道,流布天下,萬世不易,只是不同的人從中得到東西不同,有人得其大者,有人得其小者。夫子隨時隨地都能獲得文武之道的熏陶,何必從常師學之。

生活處處是學問,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做到「識其大者」。角度不同,我們看待事物的結果也不同,我們能否做到「識其大者」或只能做到「識其小者」,取決於我們的見識和水平。

23、子貢賢於仲尼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①:「子貢賢於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貢②。

子貢曰:「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仞③,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④。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⑤,不亦宜乎!」

【註釋】

①叔孫武叔:魯國大夫,名州仇。

②子服景伯:名何,魯國的大夫。

③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為七尺或八尺。

④官:通「館」,這裏指房舍。

⑤夫子:指叔孫武叔。

【轉譯】

叔孫武叔在朝廷上對大夫們說:「子貢比仲尼更優秀。」

子服景伯把這話告訴了子貢。

子貢說:「就用圍墻作比喻吧,我家圍墻只有齊肩高,從墻外就可以看到家室之美好。我老師的圍墻有幾仞高,找不到大門走進去,就看不見裏面宗廟之雄美和房屋之富麗。能夠找到大門的人或許不多吧。所以叔孫武叔先生那樣說,不也是很自然的嗎?」

本篇最後這幾章都是子貢評價孔子的話。上一章說的是夫子獲取學問之道,本章說的是夫子學問之高深,叔孫武叔對夫子的評價是膚淺的,他根本沒有得夫子的學問之門而入,只是以膚淺的見識貶低夫子。

24、叔孫武叔毀仲尼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①。」

【註釋】

①多:通「祇」,不過。

【轉譯】

叔孫武叔詆毀仲尼。子貢說:「不要這樣做!仲尼是不可詆毀的。他人的賢能,好比丘陵,還可以逾越;仲尼,就好比是日月,是無法逾越的。一個人即使想自絕於日月,對日月又有什麽傷害呢?只顯出他不自量力罷了。」

子貢意在告訴叔孫武叔,夫子之學問人品如日月光輝,我們只可敬仰,豈能詆毀。偉大的學問思想絕不會因為我們詆毀而停止傳播,真理的力量是無窮的,終將突破一切阻礙而傳布天下。

25、仲尼豈賢於子乎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

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轉譯】

陳子禽對子貢說:「你太謙恭了,仲尼豈能比你更有才能?」

子貢說:「君子可由一句話表現出聰明,也可由一句話表現出不聰明,所以出言不可以不慎重啊。我的老師是不可企及的,猶如天無法透過階梯攀升到達一樣。假如老師得國家為諸侯或得封邑為卿大夫,教百姓立身於世,百姓就會立身於世;引導百姓,百姓就會前行;安撫百姓,百姓就會歸附;動員百姓,百姓就會協力同心。他生而享有尊榮,死而令人哀痛,他怎麽能夠企及呢?」

看來自從夫子去世後,貶低他的人不少,頌揚子貢的人也不少,不過子貢始終保持謙虛之態,始終高舉夫子的旗幟,始終把夫子視為德耀天下的聖人,夫子之學問人品如日月光輝,夫子的治國理念也是強大異常,如果真正為諸侯卿大夫所用,必有立竿見影之效。那麽問題來了,這麽好的東西為什麽沒有人識貨呢?而夫子大聲疾呼,也沒有人響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