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生學習階段,那時西方經濟學似乎十分火爆,很多人都在說自己在研究西方經濟學。現在想起來,可能還是因為當時的西方在經濟上還是很發達的,所以人們會認為,這與西方經濟學有著很密切的關系。既然人們都這樣說,我也想了解一下這個西方經濟學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從圖書館借來幾本介紹西方經濟學的書,開始翻看起來。結果我發現,我根本就讀不下去。現在想起來,我是根本沒有讀懂呢,還是根本不能產生閱讀的興趣呢? 我也有點苦惱。這樣的書還是應該堅持讀下去才對。可是我發現,我讀黑格爾的【小邏輯】都沒這麽費勁,而且讀的時候還是很有興味的。在廠裏工作時,我們廠的原料都是有機化學品,所以我也開始讀【有機化學】的課本。我感覺讀【有機化學】的課本似乎也沒有那麽費勁。其中諸如烷、烴、烯、炔之類,我還都能弄明白。在上大學之前,家裏給了我一套同濟大學樊映川編寫的【高等數學】教材,再加上習題集,我自己也勉強能看得下去。可是怎麽這個西方經濟學,我就搞不定呢? 後來我也想明白了,搞不定就不搞了吧。看不懂,就先放一放吧。
不過,當年在讀【資本論】的時候,我也沒感覺這麽費勁。當然,剛開始讀的時候也不輕松,跟自己較過一陣子勁以後,發現還行,再讀下去並沒有想象得那麽吃力。可是這個西方經濟學就不同了。那些詞匯對我來說,既抽象又陌生。當時在研究生階段,因為還有更多的書要讀,這個西方經濟學就算了吧。
多年前,我也沒少逛書店,看到書店裏擺在很明顯位置的都有森姆森的經濟學教材,已經到了十五、十六版了。看到那麽厚,而且開本又很大的教材,我真是敬若神明,連翻都不敢去翻。反正翻了也還是看不懂。
最近,讀了馬霞的【天下貨幣】一書,她在裏面講了這麽一番話。她說,經濟學本來是分析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國家乃至全球經濟治理提供解決方案的學問。但現實中,西方經濟學家卻沒能承擔起解決經濟問題的使命,更沒有以國家和全球金融安全為出發點,為經濟全球化行穩致遠出謀劃策。西方經濟學家們似乎更專註於經濟學名詞的知識性解釋,面對經濟問題,甚至提出了諸多悖論。
馬霞做了多年的金融工作,而且她在很多時間是在西方工作的。她對西方經濟學和那些經濟學學者們的評價也是有感而發的。如果西方經濟學真的就像馬霞說的這種狀態,那麽這個西方經濟學的書不讀也罷。
還有一位中國學者說過,本來在西方,研究的經濟學都是傳統的政治經濟學。亞當·斯密講的是政治經濟學,大衛·李嘉圖講的也是政治經濟學。當然,馬克思研究的還是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物件很清楚,就是研究生產關系的。但是後來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英國出來一個阿爾弗萊德·馬歇爾的人,他是非常反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而且在他看來,如果西方還是要沿著政治經濟學的路子走下去,總逃不出馬克思提出的範疇和問題。也就是說,馬克思所得出的資本主義社會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一定會走向滅亡的這個結論,馬歇爾是既不肯承認,也不肯接受,但他在馬克思的結論面前也實在無能為力。
那位中國學者說,於是,馬歇爾就要拋開政治經濟學這個學科體制,另外創立一個所謂純經濟學的理論。在這個他創立的所謂純經濟學理論裏,政治經濟學中的「政治」二字被砍掉了。一個單純的經濟學,似乎與政治無關了。這樣一來,馬歇爾就把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從西方知識體系中給晾在一邊去了。當然,也還有人在研究馬克思,但馬歇爾把他的【經濟學原理】一拿出來,立刻受到諸多追捧。這個東西比馬克思的要好哇。他們不用再考慮資本主義倒黴的未來了,馬克思的論斷對這些資產階級學者來說,實在是巨大的夢魘,太可怕了。馬克思的理論對資產階級來說太嚇人了,讓資產階級們睡覺都不踏實。
馬歇爾的理論的運氣似乎不是太好。他的理論剛提出不久,就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的理論很難找到用武之地。好不容易等到戰爭快結束了,俄國十月革命以及由其所帶動的更大範圍的無產階級革命也風起雲湧。一戰結束剛過十年,歐美爆發了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亞當·斯密的自由化政治經濟學理論就不好使了。肯恩斯的理論開始大行其道。直到二戰結束之後,馬歇爾的所謂經濟學開始成為歐美高校中的教材。只是在這個時期,馬歇爾的理論只是用來對抗在當時社會主義國家中盛行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似乎並對西方世界的經濟發展沒有起到什麽作用。在那個時候,肯恩斯的理論對於西方世界的經濟恢復與發展多少還是比較管用的。他的【就業、利息與貨幣之通論】講的就是在經濟危機時,政府應該采取的幹預措施。肯恩斯這一套,與亞當·斯密的理論有那麽一點格格不入。馬歇爾的理論似乎也沒有多少用武之地
或者正如馬霞所說,西方世界在二戰後的經濟恢復與發展,與西方經濟學理論實在沒有多大的關系。只是到了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之後,由於西方世界偏袒以色列,阿拉伯產油國集體對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爆發了第一次能源危機。西方的經濟發展出現了不小的問題。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並存,人們稱為「滯脹」。傳統的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和肯恩斯經濟學理論都沒有辦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這個時候,人們發現,肯恩斯的理論似乎不那麽靈光了,於是新自由主義理論乘機擡頭。
現代西方經濟學特別喜歡使用數學公式和數學模型。這種數學的東西,特別容易讓西方經濟學披上一件所謂科學的華麗外衣。似乎什麽學科,只要一用上數學,有這麽件數學的外衣披在身上,其他任何人似乎都無法質疑它的科學性。後來人們發現這種所謂數學模型,不過是西方經濟學家們采集了大量的數據,然後在平面座標圖上把這些數據點都羅列出來,然後再把這些數據點用曲線連線起來。如果只做到這一步,還不夠。西方經濟學家需要讓這條曲線更為光滑圓潤,還要加以部份簡化,以便能用函數來進行描述。這就需要把那些采集來的數據加以必要的修定或者美化,簡單地說就是要把數據篡改一番。結果函數影像出來了,函數公式也出現了,一幅完美的數學表達模型就這樣展示在公眾的面前。當然,他們也可以用其他的如矩陣的方式來表達他們想要表達的東西,以表示這種數學方式的多樣性。
有的中國學者認為,這樣做出來的數學模型只有統計學的意義,沒有現實規律性的意義。因為如果透過多次數據的采集,那麽每次所描繪出的多個函數影像彼此之間都會有著很大的差異。如果針對同一個問題而多做幾次數據的采集,這個把戲就玩不下去了。
國外也有人調侃說,面對世界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經濟問題,如果有十個諾貝爾經濟學家獲得者要提出解決的方案,那麽他們這十個人就可能提出十二種方案來,每個方案與其他方案都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這要讓決策者到底要聽誰的? 誰的方案是可行的? 沒人知道,也沒人能做出精確的判斷。
中國今天的經濟學界幾乎都被西方經濟學攻陷了。這樣的狀態還要存在下去嗎? 還能存在多久? 誰能回答這個問題呢?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 【作者授權】 ,修訂釋出;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