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隨禮」文化泛濫:拒絕隨禮 從我做起。

2024-02-16文化

(一)我自己看到的隨禮亂象,看看大家都被「隨禮」文化折騰的例子

(二)隨禮的歷史起源:

最早發明份子錢的人可以追溯到朱元璋

朱元璋立國不久後就對「鄉飲酒禮」制度進行重新修訂並把鄰保相助的精神寫進了制度裏規定:

【凡我同裏之人,各遵守立法.....

其婚姻喪葬有乏,隨力相助。】

意思就是,如果哪一個窮人家要娶妻生子了那麽鄉裏的村民就要合力救濟一下,最好這家提供一點被褥,那家提供一些吃食等。今日你幫助別人渡過難關了日後自家有紅白喜事時別人也會幫你一把,慢慢地, 這個規定逐漸演變為隨份子(隨禮)

(三)如今已經演變成這樣子了,中國人的喜酒名目總是花樣繁多:

婚禮、喪葬禮等重大儀式就不說了。新房入住有喬遷禮、老人壽誕有祝壽禮、孩子滿月有足月禮、小孩上學有升學禮等等。哪一個不是沈甸甸的人情債

(四)拒絕隨禮,從我做起

「隨禮」的現象逐漸泛濫,成為了一種社會負擔。今天,我想談談這個現象,並呼籲大家: 拒絕隨禮,從我做起

(一)從社會角度來看 ,隨禮的泛濫不僅浪費了社會資源,還助長了虛榮和攀比的風氣。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拒絕被這種不良風氣所裹挾。我們應該倡導一種健康、理性的社交方式,讓友誼和親情回歸本質,而不是被金錢和物質所綁架。

從個人角度來看 ,拒絕隨禮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和自我尊重。我們不應該為了迎合別人的期望而犧牲自己的經濟利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我們沒有必要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當我們拒絕隨禮時,我們實際上是在堅守自己的底線和尊嚴,讓自己在社交場合中保持獨立和自主。

當然,拒絕隨禮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完全摒棄禮儀和禮貌。相反,我們應該以一種更加真誠和貼心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祝福和關愛。

比如,我們可以用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真摯的微笑或者一份手寫的賀卡來代替昂貴的禮物,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真誠和關心 。

此外,我們還可以透過教育和引導來改變社會對隨禮的過度依賴。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們,真正的友誼和親情不是建立在金錢和物質上的,而是建立在相互理解、支持和尊重的基礎上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健康社交觀念的人。

最後,我想說的是,拒絕隨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們具備堅定的信念和勇氣,敢於面對社會的壓力和質疑。但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拒絕隨禮就會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和行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一個更加健康、和諧和美好的社交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