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此作是宋代尚意書風的典型代表,也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2024-06-22文化

「寒食東風禦柳斜,春城無處不飛花。」這是唐代詩人韓翃描繪寒食節景象的詩句。在寒食節,人們遵循古俗,禁火食冷,以緬懷介子推的賢德。然而,對於蘇軾而言,黃州的寒食節,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承載著他深沈的情感與獨特的感悟。

元豐三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至黃州,這一年他正值壯年。黃州地處偏遠,環境惡劣,生活艱苦。然而,蘇軾並未因此沈淪,反而以更加堅韌和豁達的心態面對生活的種種困境。

初到黃州,蘇軾的生活十分拮據。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采用量入為出的方法,每月初一取錢平分為三十等份,穿繩懸於屋梁之上,每日取用一份。這種清貧的生活雖然艱辛,但也讓他更加珍惜和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在黃州期間,蘇軾對當地的美食和美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寫下了贊美當地江魚肥美、竹筍鮮嫩的詩句,並親自烹製了「東坡肉」等美食。此外,他還遊覽了黃州的山水名勝,將自然之美融入自己的書法和詩歌之中。

同時沒有忘記與友人保持密切的聯系。他透過書信與章惇、秦觀等友人交流心得和感受,分享生活中的點滴。這些書信不僅展現了蘇軾的文學才華和書法造詣,也體現了他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正是在這樣的生活背景下,他揮毫潑墨,寫下了兩首五言詩,並將其命名為【黃州寒食詩帖】。這兩首詩不僅記錄了他被貶黃州三年的心路歷程,也表達了他對人生、對自然的深刻感悟。

此作品巧妙地以兩首詩交織,共十七行,共129字,字字珠璣。它細膩地勾勒出寒食節的蕭瑟畫面,對映出蘇軾內心的孤寂與沈郁。然而,他並未被悲觀的情緒所吞噬,反而以豁達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的挑戰。他揮毫潑墨,留下「欲訴還休,終覺淺;死灰雖冷,難掩其堅韌」的筆觸,既感嘆人生變幻,又彰顯其堅韌不屈的精神風貌。

在【黃州寒食帖】中,蘇軾運筆自如,筆力遒勁,字形變化多端,時而剛勁有力,時而柔美飄逸。在筆法的運用上,他巧妙地結合了提按、頓挫、輕重等多種技巧,使每一個字都仿佛有了生命,躍然紙上。

蘇軾在書法中既追求平衡與對稱的和諧,又不拘泥於此,勇於探索變化與靈動。他巧妙調整字型的尺寸、布局的疏密以及筆勢的開合,使得作品在視覺上呈現出渾然天成的美感。墨色的深淺交織,更是賦予作品深邃且層次豐富的藝術魅力。

他透過精心安排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位置關系,使整幅作品在結構上呈現出一種錯落有致、跌宕起伏的美感。特別是在後半部份,隨著情感的抒發和筆勢的加重,字勢驟然厚重,行與行之間的對比也更為強烈,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

蘇軾的【黃州寒食帖】獨樹一幟,榮膺「天下第三行書」之美譽。這部作品與王羲之的【蘭亭序】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並駕齊驅,共鑄「天下三大行書」的輝煌,書寫了中國書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該作品不僅是蘇軾個人書法藝術的巔峰之作,更是其人生經歷和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透過書寫寒食節的淒涼景象,蘇軾表達了自己被貶黃州後的落寞心境和無限積郁,展現了其深邃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情懷。

【黃州寒食帖】以其即興而作、信手拈來的創作方式,啟示後世書法學習者在書法創作中應追求自然、真實和個性。這種創作方式鼓勵書法學習者在遵循傳統書法技法的基礎上,勇於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和個性風格。

【黃州寒食帖】不僅是宋代「尚意」書風的典型代表作,更是書法學習者傳承與發揚這一獨特風格的珍貴範本。此風格強調書法創作的個人化與情感化,追求書寫者內心的真摯流露與情感共鳴。深入研習【黃州寒食帖】,書法愛好者能更深刻地領悟其精髓,將「尚意」書風的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黃州寒食帖】所展現的蘇軾的堅韌不拔、樂觀豁達的精神風貌,對後世書法學習者也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它告訴人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和追求藝術的執著精神,不斷追求自我完善和藝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