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茉莉的耳朵】:用文學的方式尋找丟掉的那只耳朵

2024-06-18文化

作者:何向陽

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是剛開始並不了解一位作者,而讀過他/她的作品之後,特別想與之結識。因為讀到特別美好的、具有想象力的,能夠提升自己的能量的文學作品之後,會特別想認識創造這部書的人。當我見到一木秋的時候,感受到她和她的書的氣質是相得益彰,也是相互印證的。她是一位非常富有想象力的作家,把童話、科幻種種元素都運用在兒童文學的寫作當中。

讀小說集【茉莉的耳朵】,我特別喜歡其中的兩個女孩子:茉莉和小雨。第一個女孩子茉莉天生缺少一只耳朵,聽力微弱,需要依靠唇語和手語交流,是身體有殘障的女孩子。她的內心深處一直有一點點自卑,但是又特別想尋找自己遺失的東西。作者非常靈秀、非常聰明地選擇了一種寫信的方式,建立起一個孩子和她失去的東西之間的隱秘聯系。在不斷地寫信和回信的往返過程當中,揭示出生活日常中種種情感的互通的美好。第二個女孩子小雨有著厚厚的「殼」,就像是戴著面具的生活,她羞怯於表達自己、述說自己。她不是啞巴,只是有點自閉和自卑的女孩子,小女孩的身體被「殼」包裹,自由伸展受到了壓抑。在這個掙紮的過程中,有誰能去幫她呢?羅老師透過引導她畫畫的方式,一直想教會她表達自己,表達自己對美的看法,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如果故事停留在這裏結束,也是非常美好的、比較完整的、字正腔圓的作品。但小說並未止步於此,還是有一些突破。作品中,小雨基本上學會了自我表達後,又有一個「黑麻麻的東西」加入進來,小雨的自我就膽怯地縮回去了。她把情感釋放在繪畫中,畫了天空和綠樹,最後畫出了穿白衣的羅老師。羅老師看到了她的畫作,就知道了她想表達什麽。這個時候,羅老師在她的身上也得到了一種治愈。這種治愈是雙向的,小雨脫掉了自閉的殼,實作了精神的成長和自我的釋放。

這兩位女孩子的經歷可以當作成人童話來看,具有深刻的隱喻意味。在【茉莉的耳朵】這一篇中,失去的耳朵可以視為是我們失去了一些「東西」,我們在和那個「東西」的聯系、尋找、探索過程當中,透過寫作和文學的方式去找回,透過與世界建立對話的關系去找回。【小雨的「殼」】雖然寫的是孩子,也隱喻成人的一種心理狀態,比如說,每個人在工作、學習、家庭等日常生活中,在和別人的相處過程中,可能會有羞怯情緒和表達障礙,或者存在溝通不善的時候。但如果有一個契機,有一個人能夠點燃他、溫暖他,使他敢於表達自己,敢於和別人接近溝通,他就有可能和他人建立起來一種良性的交流關系,而使自己的精神茁壯成長,在身體包裹下的心靈變得更加豐滿。所以,小說集【茉莉的耳朵】不僅是寫給孩子的,也寫給家長的,是寫給每個人的。

文學的傳遞也是如此,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點燃別人,發現別人的才華。這是兒童文學的意義,也是文學的薪火相傳。

(作者系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

來源: 文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