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徐泓:母親在燕京大學學音樂

2024-03-17文化

天津「八大家」之首「天成號」韓家的五姐妹是20世紀中國女性中最早接受現代教育的一代人,她們的際遇與選擇讓我們得以窺見傳統家族在這一變局中的沈浮與命運。作為韓家第五代後人,【韓家往事】的作者,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徐泓透過信件、日記、老照片和訪談,用先輩悲欣交集的人生經歷與仿徨求索的精神世界來對接大歷史敘述,力圖以個體來展現時代的宏闊與復雜,為每一個生命尋找其獨特的存在價值。徐泓的母親韓德常是一位著名的幼兒音樂教育家,她創作的【搖啊搖】【堆雪人】【小兔兒乖乖】等許多兒童歌曲在幼稚園傳唱至今。【韓家往事】記錄了韓德常在燕京大學音樂系學習的經歷,本版特選摘部份章節,以饗讀者。

【韓家往事】

徐泓 著

商務印書館

燕京大學音樂系師生合影,1938年攝於甘德閣前,後排左起第二位是作者母親韓德常,前排左起第三位是作者母親的好友劉金定。

1938年母親轉學考入燕京大學時,從東北三省、華北地區、江浙地區擁來大批考生。為了滿足淪陷區學子的需要,燕大的招生規模急劇擴張,以往每年招生不足百人,而這一年截至7月已經錄取新生605人。到1941年,燕大學生註冊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1128人。

母親寄讀燕京大學時按規定透過了轉學考試,包括三項內容:英文、國文、智力測驗。學校根據她在上海國立音專所修的科目和學分,將她插班至音樂系三年級,學號是W38415。

燕京大學男女生宿舍的設計獨具匠心,以未名湖中軸線為界,男校區在湖的北邊,女校區在湖的南邊。男校區有水,女校區有山;男生住樓,女生住院。

1938年9月,母親入校註冊後選了宿舍,走進的是一院。這時已是秋天,山墻上的爬山虎被染成一片片紅色,藤蘿虬枝掛著一個個倒披針形的莢果。朱紅色的對開院門並不大,門框右上方有個門鈴。走進去,小院是方的,三面都有硬山頂卷棚式的兩層小樓;古色古香的大花格窗,陽光灑滿室內。

每院約住六十個學生。每間宿舍一般兩人一屋,個別大房間住三人或四人。房間配有防沙防蟲的銅紗窗、書架、衣櫃和取暖的氣管。一層有舍監門房、活動室、閱覽室,二層有膳廳,洗衣房在地下室——這是女宿舍的特點,那裏有一個用磚砌起來的大竈,那時還沒有煤氣,由這煤爐供應熱水。室內有個熨衣桌,用這煤爐燒的熨鬥熨衣服。室內有四個大缸盆嵌在水泥台中供學生洗衣服。

到女生宿舍來,在松柏掩映、綠草如茵中,要先經過一對造型一模一樣的方形樓閣,它們有著重檐四角攢尖的大屋頂,屋檐上蹲著七個小獸,與故宮博物院中坤寧宮的裝飾、規制相似。兩樓的樓門相向,貌似一對孿生的姐妹,1925年建成後被稱為「姊妹樓」。南邊的一棟,為紀念捐贈者——燕京大學首屆女部主任麥美德,被命名為「麥風閣」;北邊的一棟,是甘伯爾夫人所捐,被命名為「甘德閣」。

甘德閣當年作為音樂教室,主要由音樂系使用,樓上是系圖書館,藏有大量西洋音樂史、作曲理論方面的中外文書籍,以及各種器樂、聲樂的樂譜。樓下則是甘德閣音樂廳,所有的音樂大課都在這裏上,小型學習演奏會在這裏舉行,合唱團也在這裏排練。母親當年的學業主要是在甘德閣完成的。麥風閣樓上也屬於音樂系,設有十多間小琴房,一個個彼此相通,每到晚上,工友老季會按時鎖門。母親和她的同學天天在這裏練琴,晚上想加班加點,還要和工友老季捉迷藏。

在偌大的燕園裏,音樂系是個袖珍型的小系,1927年—1952年(其中1941年12月—1945年9月燕京大學被迫關門)總共招收了95名主修生,平均每年僅有五六個學生。與上海國立音專的師資隊伍以俄僑音樂家為主不同,燕京大學音樂系以美籍教師為主,開設了聲樂、鋼琴、作曲等本科專業,涵蓋西方專業音樂教育的所有基礎課程,包括樂理、和聲、對位、練耳、音樂鑒賞、合唱、指揮、聲樂、鋼琴,對學生的基本功訓練也要求嚴格。

尋找母親的資料時,我發現劉金定的名字經常和母親連在一起,她們同修鋼琴專業。劉金定出身於美國舊金山的一個華僑家庭,1932年隨父母寓居天津,1935年考入燕京大學音樂系。記得母親說過,「劉金定是華僑,生在美國,英文極好,發音漂亮。她從來都是一身中式旗袍,很樸素,不穿洋裝。她琴彈得極好,尤其伴奏的時候,拿起譜子就能彈,不會出一點兒錯。學聲樂的同學都喜歡請她伴奏,唱歌時被琴聲裹著托著,非常舒服」。

當時燕京大學音樂系鋼琴專業的教學是這樣安排的:每周一次,老師單獨授課;每月系裏會舉辦一次學生音樂會,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年度公開演奏會,結課時還要舉辦專場畢業音樂會。

燕京大學音樂系在教學方面還有一個特點:註重引導學生學習西洋音樂並為發展中國音樂服務。學程總則的第三點提出:「發揚中國固有音樂之美點,而用西洋音樂之技巧。」它最早開設中國音樂史課,還開設了有關中西音樂比較的課程,鼓勵學生們創作中國化風格的作品,並做了明文規定:「主修鋼琴或唱歌之學生,於第四年級時應舉行公開演奏一次,以代替論文。演奏時間至少一小時;演奏之節目中,應有一部份關於中國樂曲之創作。」

查到了另一份資料,這次母親和劉金定的名字又雙雙出現:「鋼琴和聲樂專業的學生也曾在音樂會上演出他們創作或改編的中國風格的作品(如1935年鋼琴主修生盧淇沃、1939年鋼琴主修生劉金定、1940年鋼琴主修生韓德常、1941年聲樂主修生劉俊峰等人的畢業音樂會),這顯示了燕大音樂系重視發展學生多方面專業才能的教育思路。」其中韓德常的畢業創作為她改編的鋼琴與管弦樂隊幻想曲【陽關三疊】。

劉金定1939年從燕京大學畢業,回天津在中西女中擔任音樂教師,同時也在家中私人授課。母親仍經常說起她,因為她很快就收了一個小男孩當學生,這孩子叫劉詩昆,他的父親正是母親在上海國立音專的好友劉嘯東。劉詩昆三歲時就被劉嘯東送到劉金定家裏,抱到琴凳上,稚聲稚氣地叫著劉金定「姑姑」,開始學琴。著名學者資中筠的鋼琴老師也是劉金定,她在文章中曾有生動描述:「我見到她時她大約二十五歲,風華正茂,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眼睛很大,挺漂亮的,和藹可親。與現在通常對‘歸國僑胞’的印象不同,她家一點也不‘洋氣’,父親是個瘦老頭,母親是個胖老太。兩人都是典型的普通廣東人,生活方式是中國式的,家裏說廣東話,老太太夏天經常穿著一襲半舊黑香雲紗的旗袍,家務事全家動手,不用保姆,是一個勤勞、樸實、和睦的家庭。」

燕京大學的校訓很有名——「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音樂系的教學宗旨也如出一轍般的明確而溫暖:「幫助學生借助音樂表現自己,並領導學生也去如此的幫助他人。」音樂系的學生在老師們的教導下,要學習「用音樂幫助他人」。

母親在所修的學分裏就有「完成一個學期鋼琴伴奏」的內容,除了為本系同學伴奏,更多的要為燕大歌詠團,尤其是彌賽亞的大合唱排練伴奏。還有一個任務是為燕京女生的舞蹈課伴奏,1938—1939年,母親和劉金定輪流上,為女生舞蹈課伴奏了整整一個學年。

正是在舞蹈課上,母親認識了孫以芳。孫以芳一家兄弟姐妹四人都畢業於燕京大學。她1936年考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一直念到研究生,還兼做過社會學系的助教,社會學系的幾位名師——吳文藻先生、趙承信先生、楊堃先生都曾指導過她。讀書之余,孫以芳酷愛舞蹈,連續幾個學期選修了舞蹈課,還連任活動小組組長。在舞蹈表演會上,她跳的獨舞【泰國舞】、五人集體藍綢舞【飛翔】等都驚艷全場。在準備1940年女生表演舞會時,孫以芳想嘗試表現中國風格的舞蹈,她選用音樂系同學韓德常轉譯成五線譜的中國音樂【杜鵑啼】試編了表現中國古代仕女的短舞,意外博得場上熱烈的掌聲和歡呼。母親和孫以芳自此成為好友,她們的友誼一直延續到上世紀80年代。

(本文作者徐泓為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摘選自【韓家往事】,內容有刪節,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