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九江能仁寺,處於繁華鬧市中的古老禪院

2024-03-28文化

九江是一個很有歷史感的城市。

庾亮南路

從甘棠湖邊溜達過來,看見九江修道院舊址,一轉過彎來,在庾亮路的一側,看見了這座寺廟。能仁禪寺。

寺門

迅速百度了一下,能仁寺是一座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老寺廟,為古九江三大叢林之首(另二為龍池寺、舍利寺,已廢),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的漢地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作者,侵權即刪

能仁寺舊名承天院。始建南朝梁武帝年間(502—549),唐大歷年間重建。北宋慶歷間,南宗南嶽法系十二世白雲守端禪師(北宋衡陽人、禪宗臨濟宗楊岐派)來院主持,大開講席,名聲大振。元至正十二年(1352)因戰火而毀。明洪武十二年(1379)又建,弘治二年(1489)改承天院為能仁寺。清乾隆皇帝賜給能仁寺【大清三藏經】,清鹹豐間又毀。現建築多為清同治九年(1870)重建。

圖片來源於網絡

石獅子

院內,一條長長的甬道通向天王殿。寺廟正處於維修中,到處堆著建築材料。

正在修建的寺院

山門殿

向左看去,一座寶塔矗立在院中,挖掘機正在轟隆隆工作。

大勝塔及正在施工的場景

正在疑惑是否可以參觀,法物流通處走出了忙碌的義工。看來是可以參觀的。

法物流通處

寺院雖然處於修建中,但規模還是有的,從磚塊瓦礫中深一腳淺一腳往後走。

山門殿

天王殿。

天王殿

山門殿和天王殿之間是一方水池,搭著建築架子。

正在修挖的水池

從正面,看這個處於修建中的水池,上面是有一座石橋,四周圍是青石護欄。這原來是「能仁八景」中的有名景觀「雙陽橋」。

正在修挖的雙陽橋

雙陽橋,相傳這個放生池裏的水與甘棠湖裏的水是相通的,中午紅日當空時,站在橋上俯視,池中印出兩個太陽的倒影,故名「雙陽橋」。

雙陽橋,圖片來源於網絡

再往後走,寺院變得幹凈開闊起來,在一棵大槐樹的掩映下,出現高大的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重檐歇山,朱柱回廊,古樸莊嚴。

大雄寶殿

今天這裏正在做水陸法會,有僧人和居士列隊殿內和殿外。

大雄寶殿法會

想起剛才在門口看見一塊木板上貼有「九江能仁寺第十屆水陸大法會緣起」。水陸法會是佛教千百年來最特殊勝的經懺法事。法會共設七個壇口,邀請大德法師於七日內日夜誦經祈願,檀越信施,等等。

大雄寶殿法會

大雄寶殿法會

等了一會兒,儀式結束後,僧人和居士魚貫而出,往大雄寶殿的後面走去。

大雄寶殿法會

趁沒人,我進入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摩訶迦葉、阿難陀三尊高大佛像,威嚴安詳,光輝普照。左右兩邊塑有十八羅漢,也是金光燦燦。

大雄寶殿佛像

從大雄寶殿出來,追隨剛才法會僧人居士的隊伍,他們在後面殿內 接著做祈願活動。

僧眾

寺廟後半部份沒有建築材料,有華嚴壇、凈土壇、僧舍等等,殿宇櫛比,幹凈莊嚴。齋堂裏很多忙碌僧人或居士在準備午飯,他們行動輕便,不言不語。

寺院

對這個規模宏大正在修建的寺院有些好奇。

能仁寺有「大勝塔」、「雙陽橋」、「飛來船」、「雨穿石」、「冰山」、「雪洞」等八景,據說如今大部遺跡還尚存。不過我確實此次沒有註意到這些尚存的八景,除了搭了腳手架正在修的雙陽橋。還有那個寶塔。

這個「飛來船」挺神奇。寺廟在宋代有「鐵佛駕石船自江上而來」的記載,相傳寺僧夢見一面目奇古的鐵佛托夢於他,將乘石船浮江至潯陽。次日寺僧至江邊迎接,果有鐵佛乘石船泊岸,遂找人搬入寺內供奉。鐵佛渡江便成為能仁寺一個有趣的佛教故事。

網上找來一張照片,水池中有一槽狀石船,側面有銘記,鑿於北宋慶歷六年。船上坐一佛。這不是宋代鐵佛,鐵佛早已被毀,現放置的後來雕刻的佛。

飛來石船,圖片來源於網絡

網上找到「雨穿石」的照片,在大雄寶殿後面的檐下,是一塊灰褐色長方形花崗石。正面雕有雲頭花飾,底部有北宋慶歷二年所鑿銘文。上面一漏鬥形洞穴,傳因久置檐下為雨水滴成,故名。雨穿石作為能仁寺八景之一,【中國名勝詞典】亦有記載。有詩曰:滴雨穿石誨爾泉,石船巧度石佛心。清我身心淡定最,幽靜最是能仁寺。

雨穿石,圖片來源於網絡

看寶塔吧,能仁寺的標誌,乃至是九江風景的標誌。

大勝塔,始建於南朝梁大同元年,重建於宋,後屢有維修。清鹹豐三年塔上三層被毀,同治九年修復,1994年維修。塔為七級六面樓閣佛塔,磚石結構,通高42.38米,塔體厚實,磚砌疊澀平座,石構鬥拱腰檐,各面有門,三虛三實,六角攢尖頂,生鐵塔剎。底層嵌有同治十一年【重修大勝寶塔碑記】。塔內有磚砌梯階,可盤旋而上。

舊時可登塔眺望,潯城風光盡收眼底,匡廬雄姿歷歷在目。

大勝塔

下圖是老照片中巍立的大勝塔,古塔上有雜草,但仍高峻古樸。

老照片,圖片來源於網絡

畫家筆下的能仁寺,看得出來能仁寺和大勝塔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分量。

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作者,侵權即刪

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作者,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