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靈寶學堂丨破解【周易】密碼:從寂寞到明覺的心靈之旅

2024-07-22文化

破解<周易>密碼:從寂寞到明覺的心靈之旅

同學們,今天咱們來聊聊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話題——【周易】。

大家可別小看這【周易】,它可不是隨便翻翻就能懂的,這可是一門寂寞之學。

啥叫寂寞之學呢?就是得甘於寂寞,要有那種「板凳寧坐十年冷」的精神,才能慢慢走進它的奇妙世界,領略到其中的韻味。

咱們國家改革開放 30 年,經濟那是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一成就,讓全世界都對咱們刮目相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學界也掀起了一輪新的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熱。

但同學們要知道,中國傳統文化向來都是體用結合的學問,不是光嘴上說說就行的。

就拿【周易】裏【文言】說的 「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還有「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這幾句話聽起來挺深奧,其實說白了,就是告訴咱們怎麽做人,怎麽提升自己。

咱們先從西方哲學說起。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句名言:「認識你自己。」

這和咱們【周易】裏強調的自我修養是不是有點像?蘇格拉底透過不斷地和人對話、辯論,來探索真理,反思自己。

這就好比咱們透過學習【周易】,不斷地反思自己的內心,找到 自己的不足,然後改進。

再看看西方的基督教,【聖經】裏說:「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這其實和咱們說的「仁以行之」有相通之處。都是告訴咱們要用愛和善良去對待他人,這樣才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咱們轉過頭來看看東方。

道教講究的「 無為而治 」,聽起來好像是什麽都不做,但其實是要順應自然規律,不刻意去強求。這就像咱們在學習【周易】的時候,不要急於求成,要順其自然,慢慢領悟。

佛教中的「慈悲為懷」,也是讓我們要有一顆寬容、善良的心。

當我們用這種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和挫折時,就能保持平糊,不被外界所幹擾。

說到歷史名人,那可太多例子了。比如說孔子,他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傳播仁愛思想。

他不斷地學習、思考、實踐,這就是 「學以聚之,問以辨之 」的最好體現。

還有王陽明,他提出的「 知行合一 」,不就是告訴我們要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行動中嗎?

這和咱們說的用 「直內」「方外」「學聚」「問辨」「寬居」「仁行」 的精神來涵養道德是一個道理。

再比如說曾國藩,他每天都會寫日記反思自己的行為,這就是一種「 切己體究 」的表現。透過不斷地自我反省,他的氣質和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咱們回到現實生活中,比如說你們在學習的時候,遇到難題,不要著急,靜下心來思考,這就是「敬以直內 」。

和同學相處,要講義氣,互相幫助,這就是「義以方外 」。

平時多讀書,多請教老師和同學,這就是「學以聚之,問以辨之」 。

對人要寬容,不要斤斤計較,這就是「寬以居之 」。

做事情要有愛心,要為他人著想,這就是「仁以行之 」。

同學們,如果咱們能一直堅持這樣做,不斷地用這些精神來涵養自己的道德,

切身體會,用心領悟,那咱們的氣質和境界肯定會慢慢發生變化。

咱們就能從世俗的紛紛擾擾中跳出來,達到那種「 體信達順、自然明覺 」的境界。

所以啊,同學們,【周易】這門學問雖然看似深奧,但只要咱們有耐心,有決心,願意在這寂寞的學問中探索,就一定能收獲到寶貴的人生智慧。

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都能帶著這份智慧前行,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好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裏,同學們下課!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