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時空、陰陽、宇宙……這個展覽完美呈現了古人的世界觀

2024-06-08文化

巨大的太陽從空中落下,腳下是浩瀚璀璨的星光,天與地的廣闊,宇宙與生命的恢弘一齊湧向站在其中的個人……這是湖南博物院「生命藝術——馬王堆漢代文化沈浸式數碼大展」中一個沈浸式特寫。

6月7日下午,由湖南博物院和中國數碼圖書館有限責任公司聯袂打造,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CAMLab)汪悅進教授團隊提供學術指導的「生命藝術——馬王堆漢代文化沈浸式數碼大展」開幕式在湖南博物院一樓藝術大廳舉辦。用前沿多媒體技術、數碼化多媒體劇場開啟了一扇通往古代文明的「穿越之門」。

△開幕式上工作人員合影

1972年4月18日,白榮金、王㐨等人將墓槨上的五塊頂板揭掉之後,墓槨的內部結構展現了出來:井字形的墓槨裏,中間是棺室,四周是四個邊廂,四個邊廂裏都放著滿滿當當的陪葬品。所有親歷發掘的人都被眼前的場景所震驚。

今天,觀眾走進「生命藝術——馬王堆漢代文化沈浸式數碼大展」首先映入眼簾的也是用多媒體裝置展示出來的馬王堆漢墓槨室結構。燈帶與螢幕將空間的區隔突出,走在不同的區域中,多媒體螢幕用動態畫面展示出墓葬品的影像資料,當觀眾站在棺室中間時,可從四面不同的角度分別看到墓葬品的整體形象、細節展示。

△「生命藝術——馬王堆漢代文化沈浸式數碼大展」時空板塊

人們提起馬王堆漢墓,首先想到的是西漢物質文化的多面性以及簡帛簡牘等文獻的文獻價值,那麽在馬王堆漢墓發掘五十年之後策展,需要以什麽樣的新視角來向公眾展現呢?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CAMLab)教授汪悅進認為,馬王堆漢墓中蘊藏的古代文明世界觀以及認知方式是其中的關鍵。

因此,當觀眾走進展覽第二板塊「陰陽」時,會在多媒體技術對於馬王堆漢墓一號墓四重套棺的重重展示中,感受到古人對生命奧秘的無盡探索、對精神昇華的宏偉想象。

「從外層的素棺到第二層黑地彩繪棺、第三層朱地彩繪棺,再到最內層的貼羽毛錦飾內棺,體現的是古人陰陽輪回、生命不息的生命觀。」一位博物館的講解員向觀眾這樣介紹。不少觀眾都以一種沈思的狀態沈浸在觀展當中,一位觀眾告訴記者,「這個展覽的宏大觀感是直接具體的,走進來之後,會覺得所有的困惑都消解了。」

△「生命藝術——馬王堆漢代文化沈浸式數碼大展」陰陽板塊

該展由時空、陰陽、生命三個板塊構成,展區並不大,但每個版塊的豐富內容都足以讓觀眾駐足觀看,要完整地感受策展人所表達的內涵,在每個板塊停留的時間都不能少於10分鐘。

生命板塊是沈浸感體驗最強的一個版塊,該板塊采用了沈浸式LED球幕、互動動態圖形設計、文物數碼化修復等技術,讓觀眾仿佛置身於帛畫中所描繪的「由地入天」儀式,深刻感受生命的蛻變與飛升,一窺兩千年前的思緒激蕩。篇首的那幕就是對於「生命」板塊的描述。

△「生命藝術——馬王堆漢代文化沈浸式數碼大展」生命板塊

更讓人驚喜的是,當觀眾從球幕營造的似真似幻場景中抽離時,一回頭就可看到在黑暗中散發熒光的T形畫帛投影,古代韻味與當代科技,宇宙洪荒與生命個體,在這一回頭間得以溝通交流,妙不可言。

50多年前,一群考古人員開啟到最後一層內棺,一幅上寬下窄、長2米多、寬1米多的巨大帛畫映入眼簾,直入內心。正像今天人們在球幕裏的那一回眸一樣,驚鴻一瞥間,時光流轉50年,歷史跨越2000年。

瀟湘晨報記者劉婷

爆料、維權通道:套用市場下載「晨影片」客戶端,搜尋「幫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台;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