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我的科普閱讀是從【化石】開始的→

2024-10-11文化

科學閱讀已不僅限於閱讀科學類內容

更是一種系統化、批判性、創造性的閱讀方式

科學閱讀方式不僅關乎科學知識的獲取

更關乎創新思維的啟迪

科學閱讀可以幫助公眾,尤其是青少年

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

提升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創新創造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

科學閱讀還可以助力全社會

了解科技創新發展的最前沿

感悟科學家精神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營造良好的閱讀和科學氛圍

科學家、教育家、科普作家、閱讀推廣人和青少年讀者代表們一起暢聊科學閱讀,會碰撞出哪些智慧的火花?

在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近期組織的科學閱讀活動中,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的精彩分享吧→

周忠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主要從事古鳥類研究。

「科學·閱讀·文化·教育」漫談

周忠和

(2024年9月21日)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那個年代比較久遠了。當時看書的條件不是太好,在高中之前除了教科書之外很少有機會看到真正的科學書籍。高中時期我比較榮幸地看到一本科普讀物,就是班主任給我們訂閱的【化石】雜誌,這個是唯一一本課外閱讀雜誌,這本雜誌對我未來高考選擇古生物學產生了一定影響。因為我本來對歷史的東西比較有興趣,從小喜歡琢磨我們從哪來的、地球究竟怎麽回事、看到身邊的動植物也想了解它們的歷史。這是高中時候看的一本科普讀物,某種程度上還是影響到我的專業選擇。

到了大學以後也是以學習為主,會看一些文史哲方面的「雜書」,【隋唐演義】之類。大學四年級考了研究生之後,好像有大半年的時間比較輕松,那個時候開始看很多「閑書」,大多是憑著自己的興趣,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關於美學方面的書。回顧自己大學時候的閱讀經歷,我覺得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是出於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二是「功用」的,看某些與專業有點關系的書,或者出於其他的什麽原因,能夠看一些書。 所以當時看一些美學的書,對我看待世界、人生觀起了很大的影響。這是大學時期看的印象比較深的書。

最近一些年,由於我學的古生物學和演化生物學,工作裏也涉及一些關於自然選擇方面的研究,我看到一位我在美國讀書時的鳥類學的老師寫的一本書——【美的起源】。他是鳥類生物學家,從生物學的角度提出了他對美學,這一人文科學中一個分支的理解。他的很多見解,我是比較同意的,當然也有個別不一樣的地方。我就想,大學時期感興趣的東西和現在看到的有關美學方面的內容,和我專業有點關系, 這樣看起來既有興趣因素,也有實用性意義,所謂實用性就是對我的科學研究有啟發, 對我做一些科學普及的工作也是有用的。

到了研究生之後,可能沒有大學時候那麽「卷」,周末經常有很多時間晚上看足球比賽。所以研究生的時候,我學了科學社會學這門課,同時我的興趣比較廣泛,對哲學也有點興趣,讀了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等等。後來又看了一些黑格爾比較經典的哲學內容,看起來比較費勁,但是卡爾·波普證偽主義的一些科學哲學的書,我覺得讀起來比較容易接受一點。與科學有關的書,我覺得對我科學研究思路還是有啟發的。這是讀研究生時的經歷。

後來去了美國之後,看「閑書」時間比較少了,忙著做論文,看了一些傳記類(包括名人)的書,比如【杜魯門傳】等英文書,偶爾看了一點,這些書更多涉及到一些文化,因為我去美國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把英語學好一點,能夠與人更多交流。第二,我對文化有些興趣,去美國之前就想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去了美國之後有了這樣的機會,也透過接觸、看書能夠更多地思考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不同文化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我們現代社會的人應該有更好的包容性,學習不同文化的精華。所以,那個時候還處於學習的階段,看書的時間不是太多。

回國之後,剛參加工作,忙著做科研,基本上沒有時間看「閑雜」書。後來慢慢有了一些時間,開始看一些書,主要還是跟歷史沾邊的、我比較有興趣、願意去看,而不是強迫著去看的。所以,利用一些節假日或者出差間隙看一些書,看得更多的還是歷史、傳記類的書,各種名人的、政治家、軍事家的,也有很多科學家的傳記。其實科普很重要的一種形式就是學科學史,了解科學家的傳記,是把科學、文化、社會等結合起來的一種方式。我看了袁隆平的傳記,跟別人看的關註點可能不一樣,他的專業裏面涉及到遺傳學這一塊,我在這個書裏看到袁隆平先生年輕時除了喜好運動,還有很強的科學精神。袁隆平先生要自己看孟德爾的經典遺傳學的工作,他就會去中科院請教專家。這段歷史和我的專業結合起來都成為我做一些科普報告的素材。

所以讀書更多的是一個思考,一個收獲自己的認知過程,不僅僅是掌握知識點。現在僅僅是一個知識點的話很容易從各種地方查詢到,讀書更多是一種啟發和熏陶。

我上大學期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看了培根的【論讀書】,有幾句話:讀書使人充實,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當時讀到這些論述特別有共鳴,雖然我沒讀那麽多,但是我覺得這個非常有道理,所以基本上讀「閑書」的興趣從那個時候養成了。最近一些年因為做科普、做講座等各種原因,需要自己也去充實,偶爾也有一些閑余的時間讀一些書。我讀的科學類書有這麽一個特點,跟我的專業有一定關系,我學的是古生物學專業,這是交叉的,涉及到地質學和生命科學交叉的學科。第二個特點,古生物學實際上和人文學科沾邊,古生物學和前進演化生物學和人類學,它會涉及我們人類關註的一些終極的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們從哪來、向哪裏去?古生物學、前進演化生物學、人類學都是相關的。隨著年齡增長,思考問題也多了,我也琢磨這些問題。透過自己的一些專業的特點,也可以更好地與人交流,把科普的工作做得更寬廣一點。因為僅僅給大家科普一些古生物學的知識我總覺得太窄了,我更多會做一些有關前進演化的解讀,破除一些我們對前進演化的誤區,比如介紹一些達爾文、愛德華·韋遜的工作,這是人類共有的精神遺產。有些工作普及得不是太多,包括進化論。我一直覺得絕大部份的人都對它有所誤解,並沒有了解真正的達爾文的思想。

各個學科可能涉及不同的門類,但各種學科知識可以是相通的,把這些人文的、社科的和科學結合起來,這也是有了一定積累之後我比較感興趣、看得比較多一點的書,這也是我自己讀書的心得。 我有時候在想,什麽是專業的科學書,什麽是科普書,或者什麽是人文教育方面的書?其實沒有絕對界限。

我之前也思考過這些問題,包括學術的出版,比如說世界著名雜誌【自然】,裏面也有不同類別的文章,有些是科普類文章,它的目的是把科研成果更好地向公眾普及,也是搭建一個與公眾溝通的橋梁。也有一些綜合類的期刊,有科學普及化的趨勢,特別綜合性的文章,因為有些太專的文章很多人看不懂,不同的學科分支很多,真正成為各個方面都很權威的大家越來越少。不同學科之間怎麽能夠互通,其實透過科技類,或者一些綜合性、新聞類的書或文章,是能夠幫助科研、增長知識、增長視野的路徑。

達爾文最知名的著作【物種起源】出版時洛陽紙貴,我們都認為它是重要的科學著作,但其實買的人不見得是專家,因為維多利亞時代,很多人把它作為一本博物學的書看待,當時博物學比較盛行。博物學主要是對自然的,我覺得在中國有一個博物學開始慢慢盛行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厭倦了室內的生活,開始了解自然、接觸自然,這是博物學的一些真諦。達爾文透過環球的考察,回來以後先寫了一本遊記類的【小獵犬號航海記】,後來寫了【物種起源】,之後又完成了【人類的由來】。後兩本書屬於科學著作,有時候讀起來晦澀難懂,我們也有一些簡寫的版本介紹這些著作。

我這個人讀書讀得不算太多,因為做科學研究需要大量時間。我的閱讀簡單來說一方面是出於純粹的興趣愛好,另一方面就是讀一些和我專業相關的書籍,這樣讀起來比較容易有感悟,知識面也慢慢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