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姬」和「姫」,兩個字看著像,意思卻大不同,漲知識了

2023-12-27文化

文|奇史館長

編輯|奇史館長

前言

中國漢字不僅數量龐大,而且還存在著許多僅僅一筆之差的形近字。

其中就包括「姬」和「姫」這兩個字,乍一看幾乎沒什麽區別,但仔細一看,中間的「口」卻是不一樣的。

這兩個字僅一筆之差,但是讀音和意思卻大相徑庭, 前後兩者究竟各有什麽含義?有何不同?

姬(jī)

「姬」字是現代人較為常見的漢字,主要的是代指出身高貴且貌美的女子,而了解歷史的朋友也都知道, 這個字在中國遠古時期乃是大姓。

古籍【說文·女部】中有所記載: 「姬,黃帝居姬水,以為姓。」 顧名思義,就是黃帝伴姬水而居,便以「姬」作為自己的姓氏。

在遠古時期,人類社會還都以母系氏族社會為主,最古老的八大姓如姬、姜、姚等都以「女」字為偏旁部首, 表現了遠古時期對於女性的崇敬。

同樣在遠古時期的夏商周時期,姬作為姓氏可是王室貴族的專用姓氏,後來隨著歷史推進,還衍生出了許多分支氏族姓氏。

此外,古人還喜歡給女子賦予「某姬」之名 ,【左傳】當中,眾多姬姓氏族的貌美婦女多稱為「某姬」,如昭姬、驪姬、秦姬、共姬、趙姬、莊姬,孟姬、狐姬等等。

到春秋戰國時期,母系氏族的影響力漸漸衰落,父系氏族逐漸成為主流, 姬姓也不再擁有此前那麽高的地位,逐漸被各個強大的諸侯國的姓氏所取代。

到了秦漢時期,姬姓幾乎已經很少見了,它也不再是王公貴族的象征,而是作為古代帝王的侍妾之代稱,一般代指宮廷當中有一定地位,並且擁有才華和美貌的女子。

如【漢書文帝紀】中記載道: 「姬者,本周之姓,貴於眾國之女,所以婦人美稱皆成姬焉,後因總謂眾妾為姬。」

在漢朝之後,姬這個對女子的代稱也便不再局限於宮廷裏的宮女和出身高貴的貴族了,逐漸泛指為相對於正妻而言的側室之妾。

相較於正室,妾的地位則較為低下,男子娶妾並不需要門當戶對,這也說明姬字最核心的代指含義仍然保留了下來,那便是指美貌。

例如曹雪芹所撰寫的名著【紅樓夢】中第十一回寫道: 「尤氏率眾姬妾並家人媳婦們送出來。」, 也就說明姬字後來作為泛指妾。

同樣也是在漢朝之後,姬也不僅僅泛指妾,也泛指民間多才多藝且貌美如花的女子,如在娛樂場所表演的歌女和舞女。

詩仙李白曾詩曰: 「風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還客嘗」 ,詩句這裏的吳姬就是指代吳地,也即 江南一帶餐飲娛樂場所服侍客人的女子。

唐代為了作區分,把能歌善舞的女子統稱為「歌舞姬」,後來鑒真東渡也把這個詞帶去了日本,進而衍生出了如今日本的一種舞台表演形式——歌舞伎。

無論怎樣演變,直到現代,姬仍然還是對女子的一種美稱, 其中的文化內涵也反映出了華夏文明語言文字的魅力。

姫(zhěn)

與前者相比, 姫在漢語當中算是生僻字 ,在日常生活中幾乎很少人見到過,它與姬字僅僅一筆之差,讀音和含義的差別卻相隔萬裏。

姫字首次記載於中國中文文獻,是在清朝的【康熙字典】當中,字典當中解釋的含義原文為「慎也」,也就是行事謹慎,和縝密的縝字同音且意思相近。

在不了解含義的時候,很多人都錯以為姫字是姬字的異體字,實際上二者在漢語當中的差異很大, 不過在日語和古漢語當中,倒的確是很多人所「錯以為」的那樣。

在古漢語當中,姬是一種古老且高貴的姓氏,多為帝王所用。

為表示上下級的從屬關系, 古人便把女字旁左邊替換成了臣 字,造出了與姬類似的形近字「姫」, 也就是來代指王室之女——公主。

據戰國時期的典籍記載,楚國君王的女兒,也即楚國的公主就被稱為「楚姫」。

後來,古人與東洋的日本開始交往,中國的漢字也傳入了日本,姫字在日語中也便保留了代指公主的含義。

日語當中有一個漢字組成的詞叫 「姫様(讀音:himesama)」 ,意思就是指 日本諸侯王公的公主與貴族家的女兒。

可見在日本文化裏,「姫」與中國文化裏的「姬」含義相差不大, 都是對於女子的一種美稱,以及形容一種溫婉、優雅和純潔的女性形象。

即便到了現在,日語中代指公主和貴人之女所用的漢字仍然是「姫」,除此以外,日本也將許多古漢語當中的漢字和詞匯保留了下來,成為中國研究漢字的重要參考。

無論姬字還是姫字,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 兩個漢字都見證著華夏文明歷史的變遷。

有趣的形近字

像「姬」和「姫」這樣的形近字在漢語當中還有很多,例如指代毛發的「毫」,以及 專屬為地名的「亳」。

如今中國安徽省亳州市就使用了這個字, 這個字除了作為地名之外,再無他用 ,以至於很多非安徽的外地人一開始都會把這個城市的名字讀成「毫州」。

關於這個,曾經還鬧出過一個笑話,在2000年的中文互聯網上,雅虎中文論壇上有篇新聞提到了亳州,但錯寫成了毫州。

於是便有一群亳州當地文青和學者上網在新聞貼文下面回復: 「我們是亳州,不是毫州!」 ,可見全國人民都很容易對亳州產生「誤解」。

中國的漢字歷經千年的滄桑,各種字各有不同的引申義,為何一個「亳」字僅為地名所用?

郭沫若的【殷契粹編】中寫道,亳字最早記載在甲骨文上,其甲骨上面的字為「於亳社禦」,意為古人在亳州這個方地祭祀。

史學家透過對亳州境內的古遺跡進行實地考察發現,該城依河而建,為防範洪水,人們便在高地建宅, 而亳字在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寫法即是下面一株草,上面便是高台建築。

亳字拆開來,下面的乇(zhe)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 一種古代的原始谷物 ,上有垂葉,下有根系。

而亳字在【說文解字】裏的釋義即是「京兆杜陵亭也」,也就是說亳州地區既是古代舉辦祭祀的地方,又是一座古代都城。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崇敬自然,又重視農耕, 一個「亳」字,很好地把亳州當地的歷史地理文化特色濃縮在了裏面。

造此字者,即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宰相伊尹,他輔佐商湯,滅夏桀,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武力改朝換代,建立商朝,伊尹也成為商朝的開國宰相。

「亳」與「毫」之間,前者下面代指谷物,後者下面代指毛發,也是一組讀音和含義完全不同的形近字。

每個漢字,背後都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故事, 而中國的漢字也是全世界使用時長最久的文字了。

漢字文化源遠流長

【周易·系辭傳下】記載道: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原始部落時期,我們的祖先沒有發明文字,凡事就透過說話傳述。

祖先們居住在大河流域,農業和畜牧業逐漸有了雛形,人們需要記載的事情增多,於是便發明了「結繩記事」。

華夏先民用麻草等材料編制成生子,透過打結的方式記錄事件,大結為大事,小結則為小事, 到糧食收獲的時候,先民就用細繩打50個結,意為收獲了50袋糧食。

到了夏朝時期,祖先的農耕文明逐漸成型,需要記錄的資訊變得更多,於是象形文字便應運而生,人們用簡筆畫作為文字,代表某一個事物。

商朝建立後,雖然象形文字能記錄的資訊更多,但還是不足以適應社會發展,於是甲骨文就產生了,比早期象形文字更加抽象和規範。

甲骨文當中還出現了早期的會意字,也就是 把兩個文字組合起來表示一個文字, 比如「明」和「月」組成的「朔」字,就代表著新月。

隨著古代社會在青銅冶煉方面的進步,人們便棄用獸骨,改用青銅器書寫文字用於記錄資訊和祭祀,也就是金文的誕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強化中央集權而推行文字統一, 李斯便在早期文字上做了規範性調整,以更簡練工整的小篆取代了金文。

秦末漢初時期,中國古文字又進行了改革,以小篆為基準進一步進行簡化,從而衍生出了筆畫簡練,書寫便捷的隸書。

在隸書當中,便可以看到許多現代漢字的樣貌了,在東漢時期古人們也發現了隸書當中的「文字美」, 因此行書、草書等書法樣式也衍生了出來。

紙張筆墨的出現,讓書法藝術更加繁榮,後來的楷書也將中國書法和漢字藝術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中國漢字文化,是一個源遠流長, 從具象到抽象,由本能到精致的一個演進過程 ,裏面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深奧智慧。

結語

關於形近字的討論,總是能上升到中華文明的歷史背景與深刻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字的傳承也具有獨特的魅力。

如今,漢字的故事仍在持續著, 這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偉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