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從無名流鶯到秦淮八艷,有種紅塵「清流」叫董小宛,遇見請珍惜!

2024-03-06文化

晚唐詩人杜牧在【泊秦淮】一詩寫道: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此處的秦淮是現在南京的舊稱,又稱之為金陵。

擁有2400年歷史,曾是六朝古都的金陵,自漢末吳國開始經營,先後有吳國、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天平天國六個朝代建都於此,在歷史留下「六朝勝地,十代都城」的說法。因此,秦淮的繁華富庶程度絕非常人所能想象。十裏秦淮,曾讓多少文人士大夫充滿無限向往。

文人的世界裏必須要有女人和酒。女人給他們一個心靈的歸宿,酒可以幫他們舒緩內心的壓抑。女人和酒碰撞在一起後,便是文人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秦淮河畔恰好有文人需要的兩種生存必需品。

古有四大美女「沈魚落雁」「閉月羞花」,明朝有秦淮八艷「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柳如是、陳圓圓」,她們代表著當時教坊的頂尖。

八位容貌傾城的絕世美女中,唯有董小宛比較特殊,她短暫的人生中,實作從「無名流鶯」到「教坊頭牌」,再到「賢妻良母」的轉變,後人評價她是「紅塵世界裏一股清流」。

初入教坊

董小宛生於晚明,本名叫董白,老家是江蘇蘇州。幼年因家族衰敗,被迫來到青樓謀生,掛名在南京教坊司。董家算是書香門第,世代以經營蘇繡為生,並註冊「董家繡莊」為家族品牌。傳到董小宛一代,大約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刺繡是一種類似繪畫的手工絲織品,必須以精美的圖案為基礎。所以,董家人在書法和繪畫方面頗有心得,董小宛也不例外。

十三歲那年,董父突然病逝。家族刺繡生意日趨縮減,家裏的夥計欺負孤兒寡母,不但霸占董家財產,還與外人串通一氣說董家有數千兩外債。母女二人被夥計掃地出門,在半塘河邊蓋一座茅屋生活。

加上白氏體弱多病,十五歲的董小宛必須承擔起家庭的負擔。在同鄉的介紹下,她來到金陵城的秦淮河畔,依靠繪畫賣藝為生,並署名為「小宛」。由於天生麗質,容貌絕美又極富才華,「小宛」的名氣逐漸在秦淮河傳播開來,很多文人雅士慕名拜訪。

偶遇真愛

董小宛在秦淮河沒有掛靠教坊,屬於租借教坊的房屋自行創業。因為名氣大,賺到的錢也多,教坊沒有得到任何分成,教坊的老板不樂意了,處處刁難董小宛。最終,董小宛實在不能忍受教坊老板的欺壓,回到蘇州半塘,拜入一家青樓門下。

董小宛不同於其他的紅塵女,她堅持「只賣藝」的原則,經常受到文人雅士邀請,或是暢遊西湖中,或是泛舟太湖上,或是攀登黃山峰,一次出遊便是十天半月。在與文人相處的過程中,她聽說蘇州尹山的復社,有位非常重情重義的青年才俊叫「冒辟疆」。董小宛便下定決心,將來要見一見冒公子。

在此以前,冒辟疆也聽說過董小宛的名氣,只是二人未曾謀面。有一年初冬,董小宛應酬回家,家人說有客人拜見,略帶酒意的董小宛前往會客。冒辟疆自報姓名後,董小宛立刻醒酒,二人再次把酒言歡直到深夜,並互表內心的想法。經過錢謙益和柳如是的幫忙,董小宛終於從青樓解脫出來,正式加入冒家。

賢妻良母

董小宛到冒家後,與大姐蘇元芳相處得非常好,姐妹二人更是深得婆婆馬恭人的歡心,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但好景不長,先是李自成攻陷崇禎的皇城,隨後又是清兵入關。混亂中,冒辟疆的家產散盡,帶著全家人逃往南方,一路上缺吃少穿,幸虧董小宛負責柴米油鹽,全家才勉強填飽肚子。

冒辟疆因為常年顛沛流離,染上惡寒腹痛,期間都是董小宛忙前忙後照顧左右。冒辟疆經常腹瀉,一代絕世美女心甘情願為丈夫「端盆解帶」,足足五個月沒有懈怠。照顧完丈夫後,董小宛終於倒下了。冒辟疆四處尋訪名醫都沒有好轉,在公元1651年(順治八年),走完自己驚鴻一般的人生。

紅塵清流

秦淮的紅塵女子都多才多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董小宛是唯一有作品傳世的人,丈夫冒辟疆在【影梅庵憶語】中,回憶董小宛說:

書法秀媚,學鐘太傅稍瘦,後又學曹娥。

董小宛的書法俊秀,曾經臨摹過鐘太傅(鐘繇,三國時期著名書法家)的書法。因為鐘繇與關羽不合,他的文章暗含貶低關羽的味道,董小宛覺得關羽是忠義的化身,所以放棄鐘繇的貼文,臨摹蔡邕的【曹娥】帖,原因是曹娥是孝女的典範。

秦淮八艷為了迎合文人的愛好,繪畫時喜歡以蘭花為主題。董小宛不隨波逐流,以「小叢寒樹」為專長,有丁酉年(1657年)【秋園雅興】等多部繪畫作品得以流傳,並有三首詩詞存世,在紅塵攘攘的古代社會裏僅此一人。

不得不說,從無名流鶯到秦淮八艷,能遇上董小宛這樣的紅塵「清流」,請一定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