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儒釋道都說「體用」,且看個故事,「體用」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關系

2023-12-22文化

師摘茶次,謂仰山曰:「終日摘茶祇聞子聲,不見子形。」仰撼茶樹,師曰:「子祇得其用,不得其體。」仰曰:「未審和尚如何?」師良久。仰曰:「和尚祇得其體,不得其用。」師曰:「放子三十棒。」

——【五燈會元 】第九卷 溈山靈佑禪師

白話直譯:

眾人一起摘茶,溈山靈佑對仰山慧寂說:「摘了一天的茶了,只聽到你的聲音,卻未見到你本人,請以真身相見吧。」

仰山慧寂於是搖動身旁的一棵茶樹,仿佛在說:「你看,這就是我的真身,我在這裏呢!」

靈佑說:「你這是佛性的妙用,並不是佛性本體。」

慧寂說:「那依你看,怎麽才算佛性的本體?」

靈佑沈默良久。

慧寂說:「和尚,你這樣,只顯示佛性的本體,而不得其妙用。」

靈佑說:「你錯了,該打三十大棒。」

鑒賞評說:

溈山靈佑禪師,唐代高僧,禪宗溈仰宗初祖。溈山靈佑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共同開創的溈仰宗,成為禪宗一花五葉中最 早伸展出的一個葉片。此公案記錄了師徒二人對「體用」關系的相關討論。

本體與妙用,簡稱:體用關系,是中國傳統哲學探討的基礎。【易經】中的陰陽,【道德經】中的有無,【傳習錄】中的知行,都是對「體用」的不同表示。可以這麽說,儒、釋、道的哲學系統都是從「體用」關系構建起來的。

關於「體用」的關系,儒釋道的觀點其實是一致的,只是各自的稱謂不同而已。在佛家,心為體,相為用;在道家,無為體,有為用;在儒家,知為體,行為用。

雖然叫法不同,但他們都認為「體用」是任何事物之中的對立統一,兩者同根共生、相輔相成、互為條件、不可分割的一體兩面。

比如:人,人體就是「體」,思考、行為、說話就是「用」。

這個比喻並不十分恰當,因為所謂的「體」並不是指的身體、手腳、大腦等等某一部份,而是人的整個「系統」,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生理系統、知識系統、道德系統等等。這個系統在「心」的支配下執行,就生出了所有行為、念想、語言等「萬有」。

所以,佛家把「心」稱為體。「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萬相皆有心造,「相由心生」。心是本體,一切身、口、意就是心的妙用。

體是不可見的,內在的;用是可見的,外在的。最 重要的是,二者同根(聚集於這個人)、不可分割(沒有「體」,當然「用」不會存在;同樣,只要有「用」,必然存在「體」),二者不可獨立存在。

這其實就是「陰陽」的關系、「有無」的關系、「知行」的關系,關於「知行」的關系也許不太好理解。因為容易把「知」看成知識或認知,其實「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識或認知。

對於「知」與「行」,在【傳習錄】中是這麽記載王陽明自己的解釋: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如果說「知」是認知、知識,那麽就是可以獨立於行之外的學問、道理,不再是王陽明一再強調的這個與「行」並進的「知」了。

這不得不談談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時代背景:

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問題的病癥,在於人們缺少道德實踐的勇氣,能知而不能行。儒家的倫理已經在聖賢留下的經典中說得真切明白,所以關鍵問題並不在於去書冊上體認儒家的倫理,而在於把儒家的倫理用之於道德踐履。

心學家們認為朱子學派把知與行割裂開了,只「知」不「行」(缺乏道德實踐)。陸象山的心學則強調了道德踐履的一面,但「發明本心」又讓行沒有參照物。

「知行合一」,強調知行的辯證關系,即:人性的一體兩面。就可以解決以上兩個問題:道德實踐和實踐標準。「行」既是道德實踐,又是實踐標準的來源和檢驗。

與行為實踐對應的「知」,並不是對於外在事物之理的認識,而是對於引起或指導道德實踐的主觀意念的反省。

這裏的「知」不是知識,也不是「行」的方法,而是在「行」的時候心中對「行」的真實想法與反思。把它叫做「覺知」更為恰當一些。

實際上,這麽一分析,心學中的知與行,與禪宗的心與相非常相似了。

總之,知與行不是割裂開來的,有什麽樣的「行」就暗含了什麽樣的「知」。不可能有「知」而做不到,或者做到了而不「知」。所以,做到才是知道,沒有做到就不是真的知道。

脫離行為的誇誇其談都不是真知,都是知識或學問,這不是儒學倡導的。同樣,佛學自始至終都沒有談知識和學問,而是講的「修行」。

為什麽要修「行」?因為在行為中,你的本心已經表露無疑了!就像禪門公案【木樨花香】中描述的那樣:

「桂花的本心是什麽?

「你聞到花香了嗎?」

「聞到了!」

「那就是。」

花是體,香是用。本心雖然不可知,但都在當下的秘密作用中體現無疑。

人也一樣啊,人與佛性就是「空有不二」的,你還要在哪裏去找「佛性」呢,人的本體在哪裏?不就在人身上嗎!

正如「桂花從來都不會隱藏香味」,人也如此。你以為你可以隱藏,其實你從來無法隱藏自己,因為你的所有行為中就體現了你的本性,隱藏只是你的一廂情願罷了!只是「掩耳盜鈴」、「一葉障目」。

所以,「知行合一」強調的就是體與用不可分割,當下即是!這與佛學的觀點完全吻合,正是佛學中說的:

「性相如一、空有不二」

如果把知與行分成「二」,就會出現「眼高手低」或「手高眼低」的情況。

第 一種人,常常是「說得比唱得好聽」,但就是不會做。方案寫得好、PPT做得漂亮,真要實施起來,結果慘不忍睹。

第二種人,「不會走就想跑」,急功近利,只會蠻幹,一旦碰到問題就束手無策了。

不論哪種,都是把「知」與「行」割裂開來了。其實「知行合一」、「性相如一」接地氣的另一個說法就是:從實際出發。佛學上叫做:當下即是!離開此刻此處談「思維」、「想法」,都是不務實的表現。

話說回來,修行之人急功近利的也不少,同樣是因為沒有搞清楚「體用」的關系。以為真有一個「道」可以修,「心」可以悟,其實離開一切日常行為,沒有什麽是你需要修的。

「道」也好、「心」也罷都是本體,既然不可得,你怎麽修啊?但「性相如一」、「知行合一」,本體雖然不可得,但與他互存同根的那個東西可見啊,所以只有從「有」出發,去間接的修那個「無」。

儒家看似「教條」的行為規則,實則很接地氣的,只不過應該與時俱進的適時修改。「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日常行為做起,不要去管那些「虛」的,從實際出發才是硬道理。修身養性,直接修的是身,間接養的是性,哪裏有一個「性」給你來養呢?

做人,世人熱衷於談什麽格局、層次、價值,其實最 重要就是提升自己為人辦事的能力。

辦企業,世人熱衷於談什麽使命、願景、核心競爭力,其實人才、技術、管理體系就是核心競爭力的。離開這些賴以生存的基本要素而談其他,都不是正道。

修佛,千萬不要去修「心」,去找那個「大道」,而是在日常的言行中去間接的感受那個存在,所以傅大士說:

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

回頭再來看看這則公案,就不難理解其中的禪機了。

慧寂搖茶樹,這是相,但「性相如一」,這雖然是相,但相不可離開體而獨自存在,因此在「搖茶樹」中就有靈佑想看的「本體」顯現。

同理,靈佑「沈默」的過程,同樣是他本體的功用,一體兩面,但慧寂的話語中就著相了。

慧寂的錯誤就在於「和尚,你這樣,只顯示佛性的本體,而不得其妙用」的回答中,言之鑿鑿的說「只顯示佛性的本體」。可以說「本體」不是什麽,但不能說「本體」是什麽,本體豈是可以言中的,當然要被「放子三十棒」了。

不過,摘了一天的茶,肯定很累了,這也只是師徒二人在勞作間的打趣休息罷了!勞作都這麽快樂,也可以間接的看出他們都是內心自在的人,這不正是「本體」在「妙用」中的顯現嗎?

所言如有不當請各位海涵,歡迎指正及討論,並對您的閱讀表示由衷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