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國際化」的孔夫子:道行,無桴而至四海

2024-09-28文化

今年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說創始人孔子誕辰2575周年。9月27日至10月7日,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在曲阜舉辦。

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是最具代表性的文明互鑒交流平台。40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步伐,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本屆國際孔子文化節國際化方面繼續突破,參與嘉賓的國家和地區範圍大幅擴充套件,覆蓋全球五大洲,吸引了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

20年來,孔子走向世界的道路也多姿多彩。2004年6月,中國和烏茲別克簽署合作協定,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誕生。截至2023年,284家中方合作機構和1266家外方合作機構在160個國家和地區共建孔子學院496所、孔子課堂757所。全球孔子學院每年開設中文課程約4萬班次,年度註冊學員超100萬;每年組織1500余場學術會議,年均參與人數近20萬。

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主題為「對話孔子 互鑒文明」。諾貝爾獲獎者漢內斯·阿爾文曾說:「人類社會要在21世紀發展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到孔子那裏吸取力量。」在今年7月舉行的尼山論壇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主謝菲·薩克斯表示:「我們處於‘後霸權世界’。這是一個什麽樣的世界?我認為孔子給了我們正確的理念,那就是‘和而不同’。」

「中國孔子」成為「國際孔子」,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象征。【論語】記載,孔子曾和弟子子路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今天,孔子和他倡導的儒家學說,已經是「道行,無桴而至四海」。

「國際化」的孔夫子,源於孔子「道前定」而「行篤敬」的人格魅力。 孔子流芳百世,但其治世思想不是一開始就為外界接受。孔子一生被齊國冷落過,在魯國坎坷沈浮,55歲到68歲在衛、曹、宋、鄭、陳、蔡六國以及楚國的邊境遊歷,屢遭拒絕,可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弘道之心也堅毅不變。

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明知時艱,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有人分析【論語】中的「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有「道隱」思想,其實不是這麽簡單。這篇文章說明孔子做事情具有註重主客觀條件的辯證思維。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講,「此章辭旨深隱,寄慨遙深」。要和文章中的「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無所取(桴)材」聯系起來看。前者意思是說「邦有道」宏之,「邦無道」亦力求存續生命以宏道;「無所取(桴)材」,則是說「乘桴」之不可行。孔子終其一生,百折不撓,正道直行,非禮勿視,致力於實作自己的大同理想,這種人格魅力讓人高山仰止。

「國際化」的孔夫子,源於孔子創立和倡導的儒家思想的「和合」特征。 天下之人,誰不希望家庭幸福和睦?誰不希望老人健康長壽孩子學習有成?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興旺發達?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來強調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其主張的「協和萬邦、和衷共濟」的和平思想,「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列而不相悖」的包容哲學,「天下大同、美美與共」的世界情懷等,都十分契合各國人民的心願。在全球化的今天,弘揚孔子和儒家思想所倡導的核心價值「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的行為模式,是生活生產的「剛需」,有利於各國和諧共處。大家喜歡孔子和他的思想,有天然的動力。

「國際化」的孔夫子,源於孔子創立和倡導的儒家思想給人類社會帶來美好願景。這可以有兩個維度來觀察。

一個是歷史維度,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帶給中華民族歷史的榮耀。 我們今天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什麽是「復興」?就是因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曾經輝煌過,這是和許多新興國家根本不同的地方。根之茂者其實遂,中國繁榮發展「其來有自」。漢唐是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代,而漢唐時期正是儒家思想占主導地位的時期,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為漢唐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鑒古知今,我們今天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隨著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成而實作,需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文化根基,這依然離不開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2012年去世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認為:「世界強大民族之間的競爭,最終爭的是意識形態,也就是文化內核的較量。」

「舊邦有新命,要相信中華文化的力量」,「不管世界怎麽看中國,中國在21世紀都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跟自強不息的儒家文化精神息息相關。

一個是現實維度,今天儒家文化圈國家普遍迎來繁榮發展。 今天的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得益於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和平環境;今天的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屬於傳統儒家文化圈範圍內,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也得益於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相反,那些一直戰亂頻仍或曾經和平但後來陷於戰亂的地區,發展停滯和倒退,這正從反面說明了儒家思想倡導「和為貴」的重要性。

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孔子開創的儒家文化具有和現代化世界接軌的基因力量。讓全球國與國、人與人的關系更和睦,讓更多國家實作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願景,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是一個好平台,「國際化」的孔夫子是一個「好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