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湖北曲藝誌 -湖北小曲

2024-01-11文化

湖北小曲 原稱漢灘小曲、漢灘絲弦。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更名為湖北小曲。主要流傳於湖北境內長江沿岸的武漢、沙市、宜昌等城市碼頭。

湖北小曲源於明清俗曲,在發展過程中又逐漸地吸收和融入了部份當地戲曲聲腔及部份民間小調。湖北小曲以唱為主,說唱相間。演唱形式自由靈活,可一人自拉自唱,亦可二人以上坐唱、站唱、走唱。而以二人扮一生(兼拉四胡)、一旦(執檀板擊節)坐唱的形式最為常見。唱腔有聯曲體也有單曲體。曲本唱詞多為七字四句與十字上下句式結構,其中也間有五字句式、長短句及垛句。原有唱腔曲牌三百多個,部份唱腔曲牌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逐漸失傳。流傳下來的尚有一百二十多個。

唱腔大致分為五類:一為南曲類,為小曲的主要腔調;二為文詞類,由鄂東地區流行的文曲音樂衍化而來;三為灘簧類,由吳越一帶流入後與湖北方言的結合而成;四為西腔類,與湖北江漢平原流行的荊州花鼓戲中的「西腔」為同一腔調;五為雜牌小調類,為本地或外地的民間小調。常用唱腔曲牌有〔南曲頭〕、〔南曲正板〕、〔南曲尾〕、[文詞調〕、〔灘簧調〕、〔西腔〕、〔四平〕及〔銀紐絲〕、〔疊斷橋〕、〔括地風〕、〔嘆五更〕等。湖北小曲傳統曲目原有三百多個,流傳下來的有一百八十個左右。長篇「大本頭」曲目【東征】、【西征】可連續演唱數月,短篇曲目則多類似民歌中的「分節歌」。代表性的傳統曲目有【搶傘】、【秋江】、【蘇文表借衣】、【拷紅】、【西宮詞】等。

漢灘小曲何時在武漢等城市傳唱,無確切的文字記載。據已故漢灘小曲藝人朱壽高(生卒年月不詳)傳述,約在清代鹹豐、光緒年間,武漢三鎮已有漢灘小曲或稱漢灘絲弦的了。而在沙市、宜昌,早期人們則稱這一小曲形式為「圍曲坐唱」,七八人以操四胡的琴師為中心圍坐,每人各操樂器,如:二胡、高胡、琵琶、揚琴、月琴、三弦、檀板等,輪換演唱,互為伴奏。此時,有以此為業的琴師多為盲人。

如李重慶(人稱李老五)就組織了「絲弦班」。當時,由於城市商業的發展及絲弦班的產生,漢灘小曲藝人已逐漸轉入室內,進行營業性演出。此時,藝人們除演唱【玉娥郎】、【四季相思】等單曲體小曲目之外,已出現了帶有故事情節的聯曲體曲目,如【搶傘】、【琵琶詞】、【趙五娘描容】、【趕潘】。隨著職業藝人的出現和人數的增多,清政府已開始向漢灘小曲藝人征收「下席錢」。

清鹹豐、光緒年間,天門、沔陽等地以敲碟子擊節唱民間小調「碟子小曲」為業的部份藝人,開始習唱漢灘小曲,並將碟子小曲的唱腔引入漢灘小曲之中,豐富了漢灘小曲的唱腔曲牌。因漢灘小曲流行長江沿岸,碟子小曲流行漢水一帶,故人們稱前者為「外江小曲」;後者為「內江小曲」。

清光緒至宣統年間,漢灘小曲的藝人中出現了「五音聯彈班」、「八音社」、「清音社」、「絲弦班」等專業班社。票友及玩絲弦的「先生」亦很多,且以行業成幫。漢口以糧食幫、船幫為主;沙市多為綢布店員及其他商販。少則二、三人,多則七、八或十余人。且應邀參加殷實富戶的喪、喜事堂會,根據不同的場合,演出不同內容的曲目,如【祭塔】、【小上墳】、【天官賜福】、【大堂上壽】、【安安送米】、【南山砍柴】、【賢女勸夫】等。其時,在清綠營中也有習唱漢灘小曲者。據襄陽小曲藝人鄭富洪(1913年生,卒年不詳)說,他的師傅原是前清駐紮在武昌的綠營兵。他和另外兩個綠營兵常坐茶館,找藝人學唱漢灘小曲。辛亥革命爆發,三人逃回襄樊老家,無以為業,便下海賣藝糊口,漢灘小曲也因此傳入襄陽等地。他們唱的漢灘小曲,被襄陽人稱之為「南曲」。

民國八年(1919),漢口新市場(今民眾樂園)開辦時,有漢灘小曲班子在此作營業性演出。據武漢漢灘小曲老藝人講,在當時小曲班子中有羅仁卿、陳幹城等藝人技藝較高,都能自拉自唱。同時期還有被稱為「三把半胡琴」的黃炳、肖長、徐秋材、陳香庭(均系盲人,陳技藝稍差,為「半把胡琴」)等琴師在此演唱。

漢灘小曲的演唱活動,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十分活躍。民國九年,藝人管公海在武昌王惠橋(今水陸街)茶館、田家院(今群眾劇場)、新橋茶館(今保安街附近)等處演唱【搶傘】、【三官堂】、【趕潘】、【士林祭塔】等曲目。民國十七年左右,有位人稱徐大先生的人,在沙市開辦了一個「木偶茶館」,邀請漢戲藝人編寫了一些「大架子戲」(即連台戲)指令碼,如【薛仁貴】、【秦雪梅】、【白蛇傳】等,用漢灘小曲曲牌演唱,並配以管弦、鑼鼓伴奏。但因人員過多,開支過大而未獲成功。

民國十九年左右,宜昌開辦「神州茶園」(後改為「中央茶園)演出小曲清唱,在此演出的藝人中以喜枝、春枝、冬枝、愛枝四位女演員最為著名。喜枝(原名程德榮)既擅長於演唱【放風箏】、【九蓮環】等碟子小曲,又善於唱【尼姑下凡】、【陳姑趕潘】、【搶傘】等漢灘小曲。此時,宜昌還有「湖亭」、「清風亭」等茶園,也為演唱小曲的場地。

抗日戰爭爆發後,一批漢灘小曲藝人雲集沙市。據1984年湖北省【文藝誌】內部出版之【文藝誌】曲藝專輯(五)載【張明亮行藝小記】雲:「一時間六十多名漢灘小曲藝人,三十多位琴師,爭芳競艷,鬥技比藝。擅長「大段子'的徐大先生,唱薛仁貴從【拋球】到【登殿】,唱【白蛇傳】從【遊湖】到【祭塔】,唱秦雪梅、蘇三都是那樣和諧完整,生動感人;而劉明文、馮開池的小嗓,音韻圓潤婉轉,一波三折,字字珠璣,老生韻味渾厚蒼勁,備受歡迎;樊正陸的胡琴情同高山流水。」

當時,許多藝人參加了「荊沙抗日歌曲宣傳隊」。每月四次義演,為抗戰募捐。盲藝人張明亮等還編創演唱【喚起民眾】、【離家救國】、【勸人當兵】、【長期抗戰】、【十恨倭奴】等宣傳抗日救國的曲目。

民國二十九年,沙市淪陷後,不少漢灘小曲藝人被迫流浪至湖南、四川、廣西、貴州、陜西等地行藝。僑鄉天門縣的部份漢灘小曲藝人,還遠奔海外賣藝謀生。滯留在淪陷區武漢的藝人,沿街賣唱,生意極差。除了受凍餓之苦外,還受人侮辱。

民國三十年;漢口同安裏集聚的不少漢灘小曲藝人,自由組班行藝。一般是一男一女組成一個班,男的操琴,女的演唱,操琴的也與之對唱或和唱。這比一個人唱更受歡迎,所以「雙檔」後來成了演唱的基本形式。這種班子以女藝人為主,琴師號稱先生,一個女藝人請一個先生搭檔,收入三七分成,先生三成。

抗日戰爭結束後,武漢等地物價飛漲,民不聊生,漢灘小曲藝人生活無著,一些藝人如胡芝山、張正浩、張松山、徐桂林、喻義和等只得帶領少數女藝人,到農村小鎮演唱,以換取度日之糧;另一部份藝人,則加入了楚戲清唱。活躍一時的漢灘小曲開始逐漸地走向了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漢灘小曲藝術獲得新生。武漢、沙市、宜昌等地演出活動活躍。不少藝人對傳統曲目精雕細刻。如張明亮演出的【秋江】、【搶傘】、【金蓮調叔】等;喻義和演出的【雙下山】、【王先生算命】等,都受到聽眾的廣泛歡迎。武漢市的藝人胡芝山、張松山、徐桂林、張正浩、李寶善、李益山、王克斌、蔣國珍、王梅英、劉燕清、劉興成、陳啟甫、柳翠英等又重新活躍在漢口的新市場(即民眾樂園)以及其它一些茶園等群眾娛樂場所。

1951年,武漢小曲藝人胡芝山、徐桂林、張正浩、蔣國珍、王梅英等人分別為武漢人民廣播電台演唱錄制了【秋江】、【搶傘】、【蘇文表借衣】、【坐樓殺惜】、【南山砍樵】、【密建遊宮】等一批漢灘小曲傳統曲目。沙市等地的藝人,還編演了【訴苦翻身】、【送郎參軍】、【打老蔣】、【抗美援朝】、【看鐵牛】等一批反映現實生活和鬥爭的新曲目。其中沙市曲藝隊傅鳳蘭演唱的【看鐵牛】(楊宣詞、張明亮配腔)於1958年第一次以「湖北小曲」之名參加了全省曲藝會演。同年又赴北京參加了全國曲藝會演。【看鐵牛】不僅賦予了漢灘小曲新的內容,而且在演唱形式上,由原來的坐唱改為站唱,並輔之以一定的表情動作,受到觀眾歡迎,為漢灘小曲的推陳出新,作了有益的嘗試。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有關部門加強了對湖北小曲遺產的搜集整理工作。編輯了【湖北地方音樂資料集·湖北小曲部份】及研究性文集【湖北小曲初探】,對傳統曲目如【搶傘】、【九紅出嫁】進行加工整理;創作了【碧血丹心】、【雷鋒參軍】等新曲目,為湖北小曲的全面改革積累了經驗。1962年和1963年湖北省先後舉行了兩次湖北小曲會演,進行創作演出交流,有力地推動了湖北小曲的革新發展。

此一時期,湖北省的不少地區相繼組建了曲藝團隊,並招收了湖北小曲學員。省內一些文藝專業演出團體,也設有湖北小曲形式。湖北省民間歌舞團、武昌區曲藝隊、湖北藝術學院還先後邀請湖北小曲名藝人程德榮(女)、喻義和進團傳授技藝,進院開授湖北小曲演唱課。為湖北小曲發展,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材。

「文化大革命」時期,曲藝團體遭到解散,湖北小曲資料散失、傳統曲目禁演,藝人被驅趕,一度繁榮的湖北小曲,幾成絕響。1974年黃岡地區文工團創作的小曲表演唱【唱春花】(包玉蘭詞、邱克編曲)上演,但仍未恢復生機。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湖北小曲才又重新走上軌域,並逐漸呈現出興旺發展之勢。

1981年,湖北省曲藝家協會,在全省舉辦了「小曲藝術欣賞會」,湧現出了一批新曲目,其中何忠華演唱的【南原突圍】(蔣敬生詞、張長安編曲),周艷琴、茅貴嫻等人演唱的【親家會】、【難忘的一課】(夏雨田詞、甘發新編曲),周楚君演唱的【思念】(甘佑鵬詞、陳世鑫編曲)等,受到普遍好評。由蔣敬生編詞、張長安編曲、何忠華演唱的長篇湖北小曲【選妃】,在1982年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曲藝優秀節目(南方片)觀摩演出中獲創作、編曲、表演三個一等獎,為湖北小曲的進一步發展,積累了經驗,拓寬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