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我們為什麽會生病】:從演化角度解讀人類疾病

2024-05-15文化

【我們為什麽會生病】是一本從演化生物學角度探討人類健康和疾病的著作。作者喬治·C. 威廉士和倫道夫·M. 尼斯透過豐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闡釋了自然選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理機能和疾病模式——不僅討論了發燒、發炎等常見病癥的演化意義,還涉及精神疾病、衰老等復雜議題。

本書的兩位作者均是演化生物學領域的權威人物。喬治·C. 威廉士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生物學教授,倫道夫·M. 尼斯則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演化與醫學中心的主任。他們的研究背景為本書提供了堅實的學術基礎。書籍的裝幀設計簡潔大方,封面采用了紅藍結合的色調,配合藥物、細菌的影像,頗有醫院的感覺。

不僅如此,這本書的觀點還十分獨特!

演化醫學裏最令人不安的一個觀點可能是,自然選擇的方向並不是把我們塑造得健康,而是繁殖的成功。這解釋了為什麽男性比女性的平均壽命更短。

書中主要說到,要理解人體的健康和疾病,不能僅僅從生理和分子層面進行分析,還必須考慮演化的視角。作者提出,許多看似不合理的疾病現象,如晨吐、發燒等,實際上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它們在演化過程中為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某種優勢。例如,發燒可能是身體對抗感染的一種策略,而晨吐則可能是孕婦身體保護胎兒免受有害物質侵害的機制。

書中還探討了衰老、過敏、癌癥、精神疾病等議題,提出了許多引人深思的觀點。作者認為,要真正理解這些現象,就必須將其放在演化的背景下進行考量。

在討論精神疾病時,作者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觀點:焦慮、抑郁等精神癥狀,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產物,它們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對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有利。在古代,那些表現出焦慮和警覺性的個體可能更有可能在危險環境中生存下來,並將這些特質傳遞給後代。從演化的視角看,這些精神特質在某些情況下是有益的,盡管在現代社會中它們可能被視為疾病。這一觀點雖然頗具爭議,但無疑為我們理解精神疾病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書中對衰老的討論同樣引人深思。作者認為,衰老並非生命的必然結果,而是自然選擇的一種權衡。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自然選擇傾向於投資於繁殖而非長壽。設想一個場景:一個部落的長者在狩獵中受傷,由於身體機能的衰退,他無法像年輕時那樣快速恢復。在這種情況下,身體可能將有限的資源從維持老年個體的健康轉移到繁殖和撫養後代上,這反映了自然選擇在資源有限時的策略。

說起疾病,人人都得遇上,至少是些感冒發燒。逐步關註健康,也是源於對健康的擔憂,對疾病的未知。總覺得生病是一件壞事,是不應該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然而,這本書卻告訴我們,這是基因選擇的結果。這個觀點正確嗎?

我不知道真相如何,但作者的確說服了我。如果生病是演化的造物,那我們更應該換一個角度來看待它——生病有時是一種幸運,它可以提醒我們要關愛自己,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