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天天叫外賣的兩口子是容易散夥的

2024-02-05文化

夜讀·開卷有益

生活需要細節。

【日常的深處】是一本有生活質感的哲學思考散文集,「物品」作為這本書的主角,踏著一條由哲學鋪就的回憶之路,向讀者們走來。

本書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一位教科技哲學的副教授王小偉,他對現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展開了一番有趣分析,描述了「70後」「80後」「90後」共同走過的一段集體歷史,也從另一個側面探討了我們想要的幸福感和意義感究竟源於何處。

在調侃和批評之外,書裏亦有許多值得反復閱讀的閃光金句,悄悄治愈我們的精神內耗。

天天叫外賣的兩口子是容易散夥的

「70後」「80後」僥幸沒挨過餓,還經常能和家人一起正經吃飯。技術哲學家艾拔·褒曼認為家庭聚餐具有重要的存在論意義,並將其稱為「焦點事物」(focal thing)。焦點事物和消費事物不同,前者透過操勞和身體性的投入不斷地生成意義感,後者就是買賣關系,會造成巨大的精神空虛。

褒曼的講法很有道理, 天天叫外賣的兩口子是容易散夥的。生活需要細節,而不是羅列幾條梗概。 像是三十歲之前生子,四十歲之前買房,五十歲之前高升之類的願望清單一般帶來的是痛苦和失望。 人所感覺到的幸福,通常是在無關緊要的細節中醞釀起來的。

照褒曼的思路,買菜、擇菜、做飯、添飯乃至刷鍋洗碗,都是制造、充盈生命感的重要活動。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細節,和升官發財關系不大,但人的眼耳口鼻心各個官能都要調動起來。這些細節的層次很豐富,都可以玩味。

我就喜歡逛菜市場,瓜果梨桃,稻黍稷麥,各有各的樣,各有各的品相。一想到它們曾經奮力生長在地球上,就讓人感到振奮。更重要的是,執行這些細節讓人感覺到互相需要。有人買菜才有人擇菜,有人擇菜才有人做菜。兩口子分工,就能感到對方不可或缺。把菜做好,一同操勞之後舉杯對飲,兩個人的精神世界就接通了。

圖/攝圖網

法國經濟學家雅各·阿塔利(Jacques Attali)在【食物簡史】中呼籲我們努力回歸家庭聚餐,他認為,當下社會的勞動節奏嚴重打斷了家庭聚餐的可能——據說只有法國人和意大利人還在固執地保持這種古老的美德。

中國人原則上是善於聚餐的民族,最不能忍受自己吃飯。在一些火鍋店,一個人吃火鍋的食客,對座會被店員擺上一只玩具熊,以此公開宣判他/她的孤獨。我從來沒有勇氣一個人吃火鍋,如果一定要吃,我會在對面擺上一副筷子,一邊吃一邊假裝看手表,讓人誤以為是等的人沒來。

除了在家吃飯,印象中小時候還經常在單位食堂吃飯。食堂的菜肴豐富,我最愛吃紅燒雞塊、爆炒田螺以及海帶燒白肉。單位食堂始終是一個特別熱鬧的場所,不少人或蹲或坐,聊得熱火朝天。

圖/攝圖網

公共知識分子哈貝馬斯專門討論過歐洲咖啡館變遷,指其創造了一個夾在政府和社會之間的公共領域,養育了公共良心。在這個空間中,人們可以就各種公共議題進行討論,這些討論看似閑談,但最終可能促成精神變遷。中國的食堂和咖啡館有類似的功能。 在氣氛特別熱烈的時候,你甚至很難區分單位的食堂和英國的議會。

在體制外,民眾也自發地組織起集體吃飯市場,即大排檔。有一次去香港講課,一位本地朋友帶我們去吃沙角邨大排檔,場面熱烈,我們點了羊肉煲、燒鵝等,非常有滋味。 在這種人聲鼎沸的地方,棉花都會好吃。 可惜他說,因為衛生不達標,大排檔遲早要被拆除——據說最終都要挪到大商場裏去。這不僅是香港地區的情況,日本和新加坡也有類似動作。恐怕只有城市化程度不高、現代化程度不夠野蠻的國家或地區,才會無暇顧及這樣的整改。

圖/攝圖網

去商場裏吃飯,則通常是情侶專屬的。飯館和商店、電影院放在一起,使得吃的比重大大降低了。就吃的東西來看,無論是「分米雞」還是「烤魚」,基本都是料理包做成的,都是半成品。雖然是在店裏吃,實際上吃的都是「外賣」。

外賣的主要問題在於,它總是大規模地提前生產食物,等待很長時間才能送到食客手裏,對食材的新鮮程度幾乎沒有要求。食材的鮮美極短暫,只有出鍋立吃才能嘗到。當食物被厚厚的袋子捂著,在路上顛簸了半小時再拿出來時,早就已經坨了。人的口味是如此墮落,以至於要點鍋包肉和烤鴨外賣。這兩道菜的香脆就在二十步以內,騎半小時電動車送到手裏差不多都變成了大燴菜。 在整個食物的鏈條中,人變成了被動的咀嚼者。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商家,很多商場根本不讓進燃氣。沒有燃氣就沒有明火,沒有明火就不能炒菜,而中國菜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炒。 在國外吃到的中餐是否可口,就要看店家有沒有一口大鐵鍋。 一般來說,鍋越大,東西就越好吃。

享譽國外的中餐裏,「炒雜碎」排名第一。而檢驗一家餐廳的金標準,就是炒菜的味道,這直接反映了後廚大師傅的畢生所學。

清代美食家袁枚講「熟物之法,最重火候」。火候不是火,而是指火的長短和強弱。商場飯店從根本上是反中餐的,它拒絕承認中餐有關「火候」的基本要求。至於「鑊氣」,更是完全不可能的了。稍微神經敏感一點的學問家,可以公開指責商場造成了文明沖突,商場拒絕了中國的煙火氣,也就拒絕了吃中國飯的合法性。

食物營養主義

不久之前的一首流行曲中有一句歌詞:「燃燒我的卡路裏!」這首歌的歌詞挺深刻的,它指出了將「甜甜圈」「珍珠奶茶」「即食麵」還原為卡路裏的營養主義傾向。

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們不再吃具體的可口食物,吃的全是卡路裏。 這種還原,被稱為「食物營養主義」(Food Nutritionism)。卡路裏作為抽象的能量單位,既看不到,也聞不著,生活裏誰也沒有專門去吃卡路裏這個東西。把「甜甜圈」「珍珠奶茶」「即食麵」都講成卡路裏,本來透過色香味能夠直接把握的種類繁多的食物,就一次性隱退到黑暗之中了。

它改名叫「卡路裏」你還想吃嗎?/攝圖網

在一次技術哲學文獻閱讀課上,我和學生們分享了一件事:有個年輕人考上了中國農業大學的食品工程專業,這個專業的排名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小夥子放假回鄉,回到湘西闊別已久的奶奶家。奶奶聽說獨孫要回家,親自宰了一只養了幾年的母雞,拿了冬蟲夏草一起放在鍋裏燉湯。

年輕人看到這鍋雞湯,瞥見上面漂著厚厚一層雞油,還隱約看到雞肚子裏的卵黃,基於過硬的專業知識,他當即抗議湯裏的脂肪太多了,吃了不健康,會導致粥狀動脈硬化。冬蟲夏草更是毫無營養,無非就是麥角菌科的子囊菌寄生在蟲子上長出來的怪物;至於雞肉,如果去皮撈出來還是可以吃的,雞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

可以想象,年輕人的這一套話語,一定讓奶奶大惑不解:她不知道什麽是蛋白質,什麽是脂肪和卡路裏,更不懂麥角菌科的子囊菌。在她的世界裏,老母雞湯非常有營養,再加上冬蟲夏草,是很好的滋補品,一定能讓她的大孫子身體強壯。

土雞湯是奶奶慈愛的食物化——她要把自己認為最金貴最難得的東西,用最熱的心腸準備出來,餵給自己的孫子吃。但孫子滿嘴的營養學話語立刻切斷了兩代人的情感通道。

雞湯究竟健不健康,光看卡路裏是沒有結論的。 食物健康與否,務必要放在生存關系中進行評估,無法用熱量來判定。 以前的中國農村,農活重,葷腥少,食物匱乏,人們常年吃不到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直到今天,中國人的平均食肉量同西方已開發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2020年美國人均要吃掉124公斤肉,紐西蘭人均吃約100公斤,中國人均吃了約60公斤。中國人直到1997年才趕上了世界平均吃肉量。

對於勞動了一天的人來說,一鍋帶皮雞湯下肚,不存在對健康的損害。再比如,農村飯菜口味重,油鹽放得很多,有營養師認為這不健康,容易引起「三高」。實際上,農民吃沒有油鹽的菜,幹起活來根本使不上勁兒。幹農活要出大量的汗,若不能在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鹽分,人可能患上低鈉血癥,渾身無力。這個現象最早是在英國礦工身上發現的。所以,越是出體力的人,口味越重,這是一種符合其生活情境的飲食結構。

營養學的發展把食物豐富的關系性內容簡單還原成一堆微不可見的營養物質,這對飲食本身或許是極大的冒犯。 尷尬的是,在營養學出現之前,人們往往能夠吃得非常健康。

據【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說,原始人甚至一度吃出了健康飲食的樣版。他們很少吃到很甜的食物,而且食物都是有機的,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也不存在工業加工食物和各種添加劑。恰恰是使得現代營養學成為可能的現代化學促進了加工食物的大發展。而現在的不少健康風險之所以存在,常常又是因為人吃了太多二次加工的食物。

食物的隱退是不可忍受的。越來越多的人嘗試重新找回食物。但真想要恢復食物的本味,勢必要做存在論上的努力,要去恢復食物所處的豐富的存在關系。光從營養學上研究味道的化學成分是不夠的。如今的育種科學非常發達,可以把玉米加甜,把芋頭加糯,以為這就是食物味道的精華。

然而人們還在持續抱怨,現在的蔬菜、豬肉都不如以前好吃了——雖然豬肉更瘦了,水果更甜了,蔬菜更大了,但味道不對了,吃不出存在感。「90後」和「00後」可能對此感受不深,他們中的大多數生活在營養學時代,對工業食物情有獨鐘。奶茶、薯片等零食是食品工程的最高體現。在此味道被徹底還原成了香精,脫離了具體食材,被鎖在玻璃瓶裏,等需要用的時候拿出來勾兌——這讓食物徹底脫離了情境,變成了可以被任意擺弄的元素。最近,人造肉的研發也進展迅猛,據說它還可以透過讓動物變得多余的方式來徹底解決動物福利問題。

讓隱退的食物再次現身的辦法,大概可以分三步: 首先,你要走到田裏,獲取有關食物生長的知識,學會透過照料土地來獲取饋贈;其次,你需要步入廚房和餐廳,透過對食物的制作、分配和點評來組織家庭關系;最後,你還要發展出一種細膩的宇宙論節奏,借此把不同的食物和味道和諧地歸置起來。

在北京,已有不少中產階級人士在京郊(據說昌平糊順義都是熱門場所)租地,自己去種食物,親自把生命同食物的成長對接起來。荷蘭人常常自豪他們人人精通園藝,院子裏一年四季都有景致。所謂園藝,無非是退化了的農藝。 中國的老人,即使住在堂皇別墅裏,也會慢慢地在院子裏種上蔬果。 我以前經常嘲笑父母不懂生活,現在則常常自我檢討,原來是自己沒能理解土地是人生最為基礎的視域,生活的根本意義都要透過這個視域才能顯現。

圖/攝圖網

廚房、餐廳空間的演變也特別值得留意。早期的筒子樓將廚房魚貫放在陽台上,一戶做菜,家家聞香。每家吃什麽、怎麽吃,都是公開的。各家掌勺的還經常一起交流廚藝,小孩子也常吃百家飯。那種熱烈的、濃郁的社群感是最好的飯菜增香劑。所謂隔鍋飯香,就是這個道理。

後來單位住房改善,家家戶戶成了封閉的單元。每個單元雖然都有廚房,但一般廳小臥室大,家裏來了客人就請到臥室裏坐,沒有像樣的餐廳,也就沒有邊吃邊談的地方。許多新式住房的客廳雖然變大了(一般使餐廳、客廳融為一體,變成餐客廳),但真正做飯的人變少了。 家裏如果沒有老人,夫妻倆能點一年的外賣。此外,剛剛崛起的中產還學西人吃輕食,自廢武功。 以前我經常就此評論孩子媽的廚藝,後來她終於認同了我的食物分析,並把做飯的重任交給了我。

圖/攝圖網

最後,我想談談「宇宙節奏」。雖然這是一個生僻的詞,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很直白。現代人生活在機器節奏中,時間按照工廠時鐘的方式勻速流逝。但 在適應機器節奏之前,中國人生活在宇宙節奏中。

宇宙節奏就藏在二十四節氣裏:時間不是均勻的,也並非處處相等、一去不回;時間是一個輪回,是一系列物事的指標,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這種描述時常是精準的。

19世紀末的一天,寫下【中國人的性格】一書的美國傳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發現,多日不見的蒼蠅突然出現在了他房間的窗簾上,一查農歷,發現當日是「驚蟄」。節氣不僅是對氣候現象的客觀描述,也具有規範性,要求人去回應,俗話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中國人在這種宇宙節奏中做著農事,舒緩地生活著。在這樣的節奏下長出來的食物,味道才可能是真誠的。

彩蛋·金句選摘

·小路,才是用來回家的。

·人生路越走越辛苦,跟成年人狹窄的生活態度有關。

·房子的大小和折磨的大小有時候成正比。

·一個群裏只要人足夠多,就一定會有妖怪。

·人生有什麽意義、什麽是幸福的人生,或許壓根就是一個錯誤的問法。人生不必有什麽意義。不能因為我們想問什麽,人生就必須有什麽。

為什麽柴火竈比煤氣竈燒菜更香?為什麽單車比汽車似乎更能承載?為什麽爐子比暖氣更暖人心?這種對過去生活的羅曼蒂克的想法值得玩味。

在【日常的深處】一書中,作者王小偉琢磨了一種恰當的、刻畫生活的手段,從懷舊的影像中梳理內心,透過自身的經驗和長輩的回憶,試圖解釋為什麽在之前的歲月物件是如此金貴,刻畫一段我們共同走過的集體歷史。

點選連結購買本書:【【自營】日常的深處 打破一切消費主義內耗 過簡單而紮實的生活 吳國盛、周濂、卡爾·米切姆聯袂推薦 手撕內卷、智商稅和消費主義 王小偉 著】(王小偉)【摘要 書評 試讀】- 京東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