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大英博物館」33號,讓人震撼的中國國寶,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2024-10-09文化

何鴻卿先生的慷慨捐贈,使得中國的文物有了新的家園。他是中國著名企業家,以個人名義捐贈63件重要文物藝術品,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公民個人文物捐贈數量最多、價值最高的一次。

這些文物藝術品涵蓋了中國古代書畫、陶瓷、玉器、青銅器等多個門類,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

何鴻卿先生捐贈的這些文物藝術品將入藏故宮博物院,這將進一步豐富故宮博物院的藏品體系,提升其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承的能力。

同時,這些文物藝術品也將為廣大觀眾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體驗,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何鴻卿先生的慷慨捐贈,不僅體現了他對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高度關註和支持,也彰顯了他作為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擔當。

他的捐贈行為,將激勵更多的人關註和參與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大英博物館的33號展廳,需要先了解一下何鴻卿爵士。1992年,這位香港商人慷慨解囊,向大英博物館捐贈了200萬英鎊。

你們可能會好奇何鴻卿是誰?他是一個既有財富又有情懷的人。雖然沒有把文物帶回家,但他至少給它們找了個好的歸宿。就在不久前,33號展廳的誕生為23,000件中國文物提供了一個家。

想想看,大英博物館可真是太厲害了。自1753年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250多個年頭,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最初,這只是一個放置醫生捐贈收藏品的地方。

說實話,看到這麽多國寶漂洋過海,心裏總有些酸溜溜的。然而換個角度想想,這不也在向全世界展示咱們的深厚文化底蘊嗎?這些文物在那裏,就像是中華文明的活廣告,天天向世界展示咱們的智慧和藝術。

何鴻卿這一操作,雖然不能將文物帶回自家,但至少讓它們有了一個較為合適的展示平台。要不然,這些寶貝極可能還在破敗的藏室裏日漸蒙塵。

雖然看到咱們的國寶在異國他鄉有些許傷感,但讓更多人認識並欣賞中華文明的瑰寶其實也是一種傳播文化的方式。這事還真得仔細思考一番。

畢竟,文物歸屬的問題,並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的。

前邊的何鴻卿講完了,咱們聊聊這【女史箴圖】。這幅畫不一般,畫中的故事足以比擬電視劇【宮鬥】的紛繁錯雜。

往事回憶,1903年有個英國軍官帶著財富畫卷來了大英博物館。這人眼力不行啊,只有翡翠套環值錢,並沒有發現畫卷的真正價值。

經過歷史學家的專業分析,得出的結果就是這幅畫並不簡單,具有收藏價值。最終以25英鎊的價格將這幅千年珍品收入囊中。

咱們往回倒推一下,這幅畫的歷史背景可謂相當豐富。其創作源於東晉時期,當時有一位名叫顧愷之的畫家,他看了張華的【女史箴】後,靈感迸發,一氣呵成,創作出這幅【女史箴圖】。

這位張華到底是何許人也呢?他可是西晉時期的一位重量級大臣。寫下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對當時那位被大家戲稱為「不靠譜」的賈皇後有所勸導。

談到這裏,可能你們已經聽過「何不食肉糜」的典故。這個典故則正是在這個時期發生的。在那個時代,皇帝得知百姓面臨饑荒,竟然天真地詢問百姓為何不吃肉。

這不是搞笑嗎?張華的妻子賈皇後也不是好惹的,她還挑起了「八王之亂」。因此,張華寫了這篇文章,想著給皇後提個醒。

這幅畫的真跡早已不知所蹤,現在大英博物館所收藏的是唐代的摹本,而我們的北京故宮博物院還有一幅宋代的摹本。

說實話,看到這幅畫的遭遇,心裏挺不是滋味的。一幅蘊含了古人智慧的畫作,就這麽被25英鎊買走了,想想都心疼。

再想想,至少現在它被衷心地保存著,讓更多人能夠有幸一睹我們中國的藝術瑰寶,也算是一種文化傳播吧。

這【女史箴圖】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了咱們文物流失的痛苦,同時也反映出了中華文化的輝煌。盡管這幅畫現在流落他鄉,但它仍然在無聲地向世界講述著中國的故事。

聊完了【女史箴圖】,我們再來聊一聊青銅器和瓷器。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活化石,每一件都在訴說著我們祖先的智慧。

首先來談談那對被譽為「大維德花瓶」的元代青花瓷器,這對花瓶的出現徹底顛覆了之前「元代無青花」的觀念。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其中一個叫做鸮卣的東西,看起來像個貓頭鷹,但實際上是用來裝酒的。古人真是會玩,把酒器做成貓頭鷹的形狀,據說這是因為貓頭鷹能通鬼神。

雙羊尊乃大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之一,是一件十分精美的文物。該文物是一對體型碩大的公羊,背部被巧妙設計成了貯酒器,我對其創意贊不絕口,給它滿分。

這款文物不僅外形獨特,其考古價值也非常高,絕對稱得上是古代藝術家的卓越之作。

再來說說西周早期的康侯簋,這可不是凡品。它的手柄上雕刻了猛獸吞食小鳥的生動畫面,形象逼真。底部還刻有24個字,記載的是周武王平定商朝內亂的歷史事件。

在大英博物館中珍藏了一款唐代的漆剔彩盤,其描繪的內容便是鼎鼎大名的滕王閣雅集盛會。在盤子底部還刻有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的詩作,讓人在欣賞奇珍異寶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最後我們來探討一下景泰藍雲龍紋蓋罐,它可能是明朝宣德皇帝的禦用物品。

從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到明清時期的瓷器,我們的祖先的智慧和創造力實在是令人敬佩。雖然這些珍貴的文物現在流落在異國他鄉,但它們仍在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每次想到這些,心裏既自豪又有些酸楚。這些文物,仿佛是中華文明的時光機,帶著我們穿越千年,感受古人的智慧。

從青銅器、瓷器的歷史長河再往前走,我們就來到了佛教藝術這一站。

首先來說說那尊19厘米高的唐代鍍金菩薩像。雖然個頭不大,但那氣質,簡直了!身體微微傾斜,衣帶隨風飄動,看著就像要飛起來似的。

再來一尊大塊頭,就是隋朝的阿彌陀佛大理石像,高達6米!然而,這尊佛像有點兒慘,被人拆成三塊運到大英博物館了。

你們猜怎麽著?這尊大佛原本在咱們河北省的崇光寺裏供奉著。想想看,這尊大佛從河北到倫敦,這旅程也真是夠曲折的。

最後說說明朝永樂年間的釋迦牟尼鎏金青銅像。這尊佛像融合了中原佛教和藏傳佛教的特點,就像是佛教界的"中西合璧"。

這尊佛陀坐蓮花座上,表情安詳,右手做降魔印,可謂是讓人心生敬意。他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文化交融的見證。

這些佛像,每一尊都是我們文化的傑出代表。盡管現在它們身處異鄉,但仍在以無聲的方式向世界講述著中國的故事。

說實話,看到這些佛像在異國他鄉,心裏總是有點兒不是滋味。不過換個角度想,這些佛像在那裏,不就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國的藝術魅力嗎?這些佛像,就像一個個文化使者,靜靜地訴說著中華文明的故事。

文物流失是一段痛苦的歷史,這種情況最早可以追溯到鴉片戰爭。在那段時間裏,由於戰爭的破壞和侵略者的搶劫,大量的中國文化遺產被毀壞和帶走。

例如,圓明園的寶藏就被英國和法國軍隊洗劫一空,其中包括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和文物這些文物流失對中國文化遺產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同時也對中國的民族感情和歷史認同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如今,文物流失的問題仍然存在,並且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文物流失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許多國家都面臨著文物被盜竊、走私和非法出口的問題,這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為了保護文化遺產,我們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政府需要加強對文物保護的法律監管,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其次,社會各界需要提高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

最後,國際社會也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打擊文物非法交易和走私行為,保護文化遺產的安全和完整。

總之,文物流失的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我們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讓文化遺產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

說到這裏,咱們必須提及那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了。

1900年,一群強盜闖進了我們的圓明園。他們把能拿的東西全拿走了,拿不走的就砸碎了或者燒毀了。就這樣,"萬園之園"被這把火燒得一幹二凈。

想想都心疼啊!這就相當於古代的"打家劫舍",只不過規模更大,後果更嚴重。

現在,咱們的文物流失主要有三種方式:首先,戰爭時期被搶走了一部份;其次,一些外國人偷偷摸摸帶走的;最後,一些不肖子孫為了賺錢,以低價賣給了外國人。

關於歸還文物的問題並不順利,雖然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已經透過一項公約,試圖禁止非法交易文物,但西方18家大博物館卻聯合起來抵制,不願將文物歸還。

他們的理由是留在那裏更有利於文物保護,但聽起來總有些別扭,就像是小偷偷了你的東西,然後說幫你保管一樣。

同樣,大英博物館也秉持這樣的態度,主張這些文物應該留在他們手中。他們聲稱,這樣可以更好地向全球推廣藝術、自然歷史和科學的知識。

這話說得好像我們自己就不會保護文物似的。

雖然現在要把這些國寶都要回來可能有些困難,但我們至少應該記住這段歷史,吸取教訓。不能再讓我們的文化瑰寶流失了,這事兒啊,真得好好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