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事物之外別無思想|威廉斯【佩特森】 (馬永波、楊於軍 譯)

2024-02-08文化

關註 ,讓詩歌點亮生活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佩特森】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3年10月

【佩特森】是美國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創作的現代史詩

威廉斯實踐了他對史詩「作為事件之詩」的認識

采取一種新聞報道式的記錄風格

背景設定在新澤西州的佩特森城

尋找足以體現自己身邊的全部可知世界的意象

靈感來自佩特森 以河流和瀑布為主的地理風貌

也來自佩特森地區的歷史

這部詩集從1946年出版第一卷後

於1948年、1949年、1951年、1958年出版了第二至五卷

本書將1961年的未完成稿也作為附錄收入詩集中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 1883-1963 )美國詩人,生於新澤西州的路特福德,一生行醫四十余年,堅持挖掘美國詩歌本土化的藝術魅力,是後現代詩歌的開創性人物,主要詩集有【酸葡萄】【春天及一切】及【佩特森】等。【佩特森】是一部富於地域鄉土色彩的史詩,將自我與廣袤美國融為一體,包容了各種各樣的情感與經驗,實踐了他對史詩「作為事件之詩」的認識,其靈感既來自佩特森城的地理風貌,也來自該地區的歷史,展現了現代人的心靈與城市之間的相似性。

作者簡介

/ 譯者簡介 /

馬永波 ,文藝學博士,現任教於南京理工大學。出版譯著【艾殊貝利自選詩集】【惠特曼散文選】【史蒂文斯詩文錄】【龐德詩文錄】等。

楊於軍 ,高級英語教師,生於北京,現居廣東。著有中英文詩集【冬天的花園】【拿滑鼠的手變涼了】。

【佩特森】詩選

「美的困境便是追尋。但當美無可辯駁地封鎖在心靈裏,你將如何發現它?」

開始吧

從各種細節出發,

把它們變得普遍,以

有缺陷的手段,積累起總和——

群狗中

只有一條狗

嗅聞著樹木。此外

還有什麽?還要幹什麽?

余下的狗已經出去——

追逐野兔了。

只有這瘸腿的狗還站著——用

三條腿。前後抓撓。

騙自己一邊進食。掘出

一根發黴的骨頭

因為開始確實就是

終結——因為我們一無所知,

純粹而單純,除了

我們自身的復雜性。

可是

無法返回:從混沌中積累起,

九個月的奇跡,這座城市

這個人,一種同一——不可能

是別的什麽東西——一種

雙向的滲透。積累

起來!正面,反面;

迷醉者清醒者;輝煌者

粗野者;同一。在無知中

某種知識和知識,

未被驅散,自行淪陷。

(多樣性的種子,

緊緊包著細節,發酸了,

迷失在潮流和思想中,

分散,在同樣的浮渣中

漂走)

積累起來,數量繁多地

積累起來。

這是無知的太陽

在業已升起的恒星群

空洞的溝槽中升起,在這個世界上

一個人永遠也無法好好地活在他的身體中

除了死去——並且不知道自己

正在死去;可那就是

安排。因此自我更新,

在增加和減少中,

走來走去。

而技藝,

被思想顛覆,積累起來,讓他

警覺,以免自己

又寫起陳腐的詩……

大腦就像床鋪經常需要整理,

(比一片海岸的石頭更多)

無論是不情願,還是無能為力。

水流翻卷,滿溢,

在一片巨大的喧囂下面,推進並彈回;

空氣一樣高漲,行船其上,色彩繽紛,

一片滌蕩的大海——

從數學到各種細節——

如露滴凝結,

霧氣飄蕩,雨水傾瀉而下

重新匯聚成河

流淌和環繞:

貝殼與微生物

到處出現,直到人,

直到佩特森。


巨人們的輪廓

佩特森躺在帕塞伊克瀑布下方的山谷裏

它筋疲力竭的水流構成了他脊背的輪廓。他

以右側而臥,腦袋靠近眾水的雷霆

充滿著他的夢境!永恒地沈睡,

他的夢在城市周圍走來走去,在這裏他一直

隱姓埋名。蝴蝶安歇在他石頭的耳朵上。

永恒的他既不移動也不醒來,也很少

被看見,盡管他呼吸著,他的陰謀的精明之處

從河流傾瀉的喧鬧中汲取精華

催動成千部自動裝置。那些

既不知道他們的源頭,也不知道他們為何

失望的人,大多時候盲目地走在他們的身軀之外

封鎖和遺忘在他們的欲望之中——未經喚醒。

——說吧,事物之外別無思想——

不過是房屋空白的面孔

和圓柱形的樹木

彎曲,因成見和意外而分叉——

裂開,犁出溝痕,起皺,斑駁,玷汙——

秘密——進入光的軀體!

從上面,高於尖頂,甚至

高於辦公大廈,從軟泥的田野

讓步給枯草的灰色床鋪,

黑色的漆樹,枯萎的雜草,

淤泥和灌木叢堆積著死葉——

河流從高處傾瀉進城市

在峽谷邊緣崩碎

在反沖中形成水花和帶虹彩的霧氣——

(什麽樣的通用語言能夠闡明?

梳理成筆直的線條

從巖石之唇的

椽子。)

一個男人像一座城市,而一個女人像一朵花

——他們在戀愛。兩個女人。三個女人。

無數的女人,每一個都像一朵花。

但是

只有一個男人——像一座城市。

關於我留給你的詩;能否煩勞你把它們寄回我的新地址?你也不必費心評論它們,如果你發現那樣做讓你尷尬——因為是人類狀況而非文學狀況促使我打電話並拜訪你。

此外,我知道自己更像個女人而不是詩人;我關心生存要勝過關心詩歌出版商……

但是他們啟動了一項調查……我的門被永遠閂上了(我希望是永遠),不向任何公益活動家、職業幫倒忙的人及諸如此類者敞開。

[ 此段從馬西婭·納迪(Marcia Nardi,1901-1990)1942年4月9日寫給威廉斯的四頁手寫書信中改編而成,其中「但是他們啟動了一項調查」一句是威廉斯自己的總結。她當時住在紐約,給威廉斯打過電話,隨後為了自己兒子的事情拜訪了他,在來訪時給威廉斯留下了一些她的詩,以便他予以評論,威廉斯贊賞她的詩並鼓勵她發表。他們隨後的通訊超過13封以上,威廉斯在本書第二卷中多次參照她的書信。]

像接近邊緣的水流

沖撞著,他的思想

交織,抵抗和減弱,

漫過巖石,規避

但永遠奮力向前——或是擊打出

一股渦流和漩渦,由一片

葉子或凝乳狀的泡沫為標記,

仿佛想要遺忘

隨後又重新向前

被後續的群落代替

向前推進——它們此刻合並在一起

因迅疾而玻璃一般光滑,

安靜或似乎安靜下來,仿佛最後

它們跳向結論

又墜落下來,墜落在空氣中!仿佛

漂浮著,擺脫了重量,

裂開,形成帶狀;眩暈,醉於

下降的瀑布

無支撐地漂浮著

撞擊巖石:終至成為一聲雷霆,

仿佛閃電擊打

所有的輕盈消失了,重量在拒絕中

重新獲得,一陣逃跑的震怒

驅使它們重新反彈在

那些後來者之上——

但始終與激流保持一致,它們

重新回到自己的軌域上,空氣充滿了

騷動和水花

隱含的同等的,同時代的空氣,

充滿了空洞

在那裏,低矮的山丘朝著他延伸。

公園是她雕刻出的頭,在瀑布之上,在寧靜的

河邊;彩色的水晶,那些巖石的秘密;

農場和池塘,月桂樹和溫帶野生仙人掌,

黃色的花……面對著他,他的一只手臂

支撐著她,在巖石的山谷旁,沈睡。

珍珠在她的腳踝上,她怪異的頭發

裝飾著蘋果花瓣,拋撒進

偏僻的鄉野,驚醒他們的夢——那裏有鹿在奔跑

林鴛鴦在築巢,保護他華麗的羽毛。

詩 評

「當代性」的偉大範本

江介

一直有個不成熟的想法,在漢語詩歌界,美國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重要詩人, 盡管他的兩三首短詩,諸如【便條】【紅色手推車】在詩歌從業者和廣大讀者之中頗為流行和耳熟能詳,甚至國內曾經出版過他的幾本短詩集,但是都沒能引起更大的反響,對其重視度和學術研究深入度都還遠遠不夠。 我個人覺得,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跟長年對於【佩特森】這部巨作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有很大關系。直到近兩年【佩特森】兩個譯本的橫空出世,對於歐美詩歌轉譯傳播史和威廉斯的漢語研究史而言,實在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件。2022年4月中信出版集團率先出版了【帕特森】(另一種譯版),連晗生譯,作為「雅眾詩叢」中的一種,引起了業內外的重要反響。而在次年,即2023年10月,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磅推出馬永波、楊於軍的譯本【佩特森】。該書作為「巴別塔詩典」中的一種,裝幀典雅考究,墨綠色的精裝本,燙金的書名,更顯得大氣而厚重,配得上這本在美國現代詩歌歷史上重要扛鼎之作的威名。在短短兩年之內,能夠迅速而隆重地出版兩種譯本,稱得上一件幸事,對於威廉斯的漢語傳播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事。

從裝幀、出版社以及譯者諸多方面綜合考量,我最終入手了馬永波、楊於軍的【佩特森】。透過對電子版連譯版【帕特森】片段與馬楊譯版對比衡量,我個人更傾向於對馬楊二人譯本的肯定。連譯版有些詩句過於雅致,雕琢痕跡太重一些,看上去有些文縐縐的,而 馬楊譯版更接近於口語化,反倒更貼近威廉斯的詩歌觀念,那種口語原生化帶來的勁道,有種狂野、迷醉、恣意的語言原始活力感與生機感,猶如一片曠野上的野草恣意蓬勃,蒼茫開闊,蔚為壯觀。

兩種版本的【佩特森】,對於國內看上去嘈雜蓬勃而實際上確是一潭死水的詩壇觸動,是前所未有的。 這種對當代漢語詩歌創作上影響前所未有的原因,在於這部傑作文本中隱含著足以激發漢語詩歌創作的巨大活力。 在此之前,漢語詩歌的長詩創作基本上都受到但丁、歌德、T.S.艾略特、龐德與里爾克等巨匠的影響。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那種文化長詩,像楊煉、海子等詩人無疑都受到荷馬、但丁、歌德等人詩觀與表現手法的啟發與影響。而進入九十年代以後,乃至到新世紀以來,漢語詩歌創作中的長詩,比如西川、歐陽江河等詩人的創作無疑又都受到艾略特、龐德、里爾克等人的影響。其「現代性」的追求所導致的對於現代人精神上的匱乏與萎縮的主題揭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詩人前仆後繼地繼承與發展,並且力求本土化的藝術性創作實踐的探索。像【荒原】【四個四重奏】【杜伊諾哀歌】【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等傑作,其現代主義的核心在於對現實經驗世界的高度概括、提煉以及濃縮性文明精神景觀的巨大隱喻,猶如糧食一經高人之手,便最終釀造蒸餾成「烈酒」,這種工藝與特質提高並昇華了其品質,加深其境界,而艾略特、里爾克、龐德無疑都具有這種高超的藝術概括、隱喻與轉化能力。

相對於T.S.艾略特、里爾克的長詩而言,龐德、威廉斯的長詩更傾向於「開放詩」的範疇,而前者則屬於「封閉詩」。 這是美國黑山派開山鼻祖卓思﹒奧爾森1950年在【紐約詩刊】發表【放射詩】論文中所闡釋的核心觀點。這種「開放詩」是面向未來的,具有強大的輻射性。 就威廉斯的【佩特森】來說,詩歌文本與其精神的「當代性」具有一種互構性,意即威廉斯在史詩中對於強大現實具有一種「還原」能力, 而非艾略特、龐德等人的精神的「提煉」,它所指向的透過「當代」,打透過去,指向未來。 這種「當代性」恰恰表現為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以及分裂性,在歷史、當下與未來三種時空狀態中反復拉扯、糾結,從而構建出來一種詩歌樣本的「佩特森」小城的自然與社會文化雜糅在一起的生態景觀 。不可否認,關於【佩特森】這部史詩的主題,其實是與【荒原】【杜伊諾哀歌】等傑作一脈相承下來的,那就是對於現代文明的巨大懷疑精神,以及對於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嚴重脫節所帶來各種弊端的憂心忡忡,在現代文明行程中對人類精神的衰落與萎靡的揭示,以及現代人精神存在的自我消耗的書寫……這種文本與現實生活的「互構性」恰恰構成了威廉斯史詩風格性的獨特美學價值。當然,在文本與現實生活的強大「互構性」中同樣存在著一種弊端,也就是詩歌文本的泥沙俱下。這種泥沙俱下可以視作在盡量保存現實生活各種形式的豐富性、復雜性所致,也坦然承認這種深邃絕非巨匠之手所能概括、提煉的。於是,在中國當代長詩寫作中所出現的單調、膚淺、概念化的各種弊端,而「威廉斯式」的寫作手法則避免了種種弊端,在對於當代生活處理這個方法論上具有啟發與可操作性。就這點來說,【佩特森】的出版發行必然在國內漢語詩壇掀起來一股狂飆之風。

【佩特森】的「當代性」體現為各種精細、真實、樣本式的生活細節進入詩歌,書信、新聞、雜誌摘文、地方誌、醫學報告、公告、訪談等等多種文體以拼貼的形式,與詩歌本體形式構成並置關系,豐富並且深化了詩歌這種文體形式,從而避免了形而上的玄思,使得整部史詩更加可觀、可感、可思,最大程度上保存了現實生活的復雜與深邃,同時也踐行了威廉斯的「客體主義」的詩歌觀念。透過這種形式的編織,使得整個文本的行程峰回路轉,張弛有度,氣象萬千。即使在整部長詩的詩歌部份,威廉斯也盡量避免了空發宏論,又盡量避免了「艾略特式」透過歐洲神話以及文化典故中予以深化主題的表現形式,賦予各種豐富的生活細節予以深化的張力,避免了晦澀化、學院化的傾向,正像 威廉斯在【關於<佩特森>的一份說明】中所闡述的那樣:「利用一座城市所呈現的多個方面來代表當代思想的類似方面,從而能夠像我們了解、熱愛和憎恨它那樣,將人本身客觀化。在我看來,這就是詩的作用,用我們能夠理解的語言為我們代言。」 (本文所參照【佩特森】中的文字均出自馬永波、楊於軍譯本)這種精確的細節書寫,甚至像地方誌學家那樣所秉持的客觀、公正、科學的態度,達到一種堅實、明晰、有力的浮雕式表現感,線條利落、粗糲、自然,「有一座老木橋通向曼徹斯特,/當時被叫做圖圖瓦,1824年/拉法葉經過那裏時,有個小女孩們/在他經過的路上撒滿鮮花。/就在河對岸,現在叫做/「老槍磨坊」的地方,有一家釘子工廠/人們在那裏手工打造釘子。」「在早期的佩特森,村子的/休閑場所是三角廣場/以公園街(現在是下緬因街)/和岸街為界。不包括瀑布,它是鎮上/最漂亮的地方。樹蔭遮蔽/中間是公共區,在那裏/鄉間馬戲團支起了帳篷。」……在這種以社會學家身份精確書寫的同時又賦予詩歌特質的深刻隱喻性,「從上面,高於尖頂,甚至/高於辦公大廈,從軟泥的田野/那讓步給枯草的灰色床鋪,/黑色的漆樹,枯萎的雜草,/淤泥和堆積死葉的灌木叢之外 ——/河流從高處傾斜進城市/在峽谷邊緣崩碎/在反沖中形成水花和帶虹彩的霧氣——」「這些人是誰(數學/何其復雜),我在其中看見自己/在定期訂購的他的思想的/平板玻璃中,在鞋子和單車前閃著微光?/他們行走,不得與外界交流,/方程式式無解,但是/它具有清晰的意義——他們會活著/他的思想被列在/電話簿上——」,這種對現實微妙的隱喻以及反諷無疑是典型的「威廉斯式」的。於是,威廉斯在呈現現實世界方方面面的同時,是克制的、內斂的、精細的,總是賦予生活細節本身後面的巨大隱喻力量,引起讀者的觸動與深思。這部長詩就像一塊結晶的水晶,以豐富的無數個小橫切面閃耀著太陽(藝術)的光輝,令人奪目,嘆為觀止,而每一個小橫切面又自成疆域,自成規模。

詩歌與現實世界,在威廉斯的文學觀念中是一種「平衡關系」,它們是如何做到互相構建的呢?那就是透過其中的重要紐帶——語言。威廉斯的【佩特森】的「互構性」,在詩歌文體透過語言的形式與現實生活構成「互構關系」,凸顯了語言的重要性,被後來的後現代主義作家奉為圭臬的不二法則,既是對於「艾略特詩風」「史蒂文斯詩風」的一種有意識的自我矯正,又是對於思想在詩歌中起到引領與昇華作用的一種懷疑與自我拒絕,重估了「思想」之於「詩歌」的地位, 在【佩特森】中,威廉斯有句經典的詩句被後世無數後現代主義作家所援引——「事物之外別無思想」。 在現代文明中,對於思想的過於倚重與盲目追求,所造成的方方面面的弊端業已顯現,最主要的就是人類與自然的嚴重脫節。 「巴士上有人看著/他的諸多思想或坐或站。他的/諸多思想下車,四散——」而威廉斯在詩句中賦予這種狀況以精妙的反諷感,「他的思想被列在/電話簿上——」現代人對於「思想的過度倚重」是透過對知識的不斷追求獲取的。而威廉斯敏銳地意識到當代文明正是對於知識的攫取造成階級的淤積與堵塞,成為特定階級的一種專利特權,正像他的詩歌所言及的那樣:「誰限制了知識?有人說/正是中產階級的腐敗/在高層和底層之間制造了一條/難以逾越的壕溝/那裏的生活曾經繁榮……有關/資訊通道的知識——/所以我們不知道(及時)/什麽地方淤積了。即便不是/有知識的白癡,大學,/至少也不是承辦商/應該設法/越過鴻溝。人口?特殊利益的/外在面具/讓淤積永久延續並從中/漁利。」「他們阻塞了/理應清潔的排放通道並擅用/特權。作為私人報酬。/其他人也有錯,因為/他們什麽都不做。」他清醒地意識到,現代文明造成了人類與自然的嚴重脫節,「脫離是/我們時代的知識標誌,/脫離!脫離!」作為「詩歌」這種重要的文體形式,占據核心地位的絕非蘊藏在其中的「思想」,而「語言」才是其價值之所在。威廉斯透過語言這種形式既重建了復雜「現實世界」,同時又構建了微妙的、精準的「藝術世界」,詩歌與現實這兩種材質互相構建,互相指認,「事件模糊而精確,和語言/雙雙起舞,它們/總是能夠超越語言——而黎明/糾結在黑暗中——」「詩的範圍是世界。/當太陽升起,它在詩中升起/當太陽落下,黑暗降臨/詩也變得暗淡」就是一例。

中國當代漢語詩歌一直受到外國詩人及其作品的啟發與影響,這種影響甚至可以追溯到漢語「新詩」的誕生之初。不可否認,許多作家作品影響只是一時的,註定最後落入煙消雲散的宿命;而威廉斯的這部偉大作品【佩特森】在漢語詩歌界同樣是一個源頭,我相信其影響必將是持續而深入的,對於漢語詩歌「當代性」這種創作實踐活動肯定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於是,【佩特森】的漢譯版本的出現,僅僅意味著一個開始……

2023.12.24 琉璃河

江介 ,原名王旭,1975年出生,曾用筆名戈多、木鐸,北京人。自編有詩集【我說 光】【單筒望遠鏡】【我們的夜晚的故事】。作品發表於各種媒體和刊物。有作品收入【中國詩歌排行榜】【漢語地域詩歌年鑒】【雙年詩經2017-2018中國當代詩歌導讀暨中國當代詩歌獎獲得者作品集】【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詩歌卷】(2006、2007年度)【在路上:第三條道路10周年作品集】等。

福利贈書

購買本書 請點選下方連結


留言分享閱讀【佩特森】的感受

我們將從留言中

挑選 3 位讀者贈書

截止時間: 2月17日 周六 中午12:00

現代詩寫作課學員招募中

歡迎報名!

訂閱2024全年【詩刊】

綜合自:【詩刊】社、中國作家網等

如何投稿 ✦

每日好詩

登入中國詩歌網 www.zgshige.com, 免費註冊,即可投稿! 入選「每日好詩」,獲稿費和專家點評,有機會登上【詩刊】。


編輯:王傲霏,二審:曼曼,終審:金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