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沆瀣一氣中的「沆瀣」指的是誰?又一褒義變貶義的受冤之人!

2024-06-26文化

沆瀣(hangxie)一氣,在現代詞匯中的寓意是指兩個或多個不良人員臭味相投,狼狽為奸,十足的貶義。其實它最初出現時,是指誌同道合、肝膽相照、潔身自好,非但沒有貶義,反而是稱贊之語。

沆瀣本意是指夜間的露氣,是一個優美的詞語。

唐僖宗年間,擔任科舉主考的中書侍郎崔沆,錄取了一個叫崔瀣的考生。於是,中榜的崔瀣便以門生的身份,鄭重其事地前去拜謁「恩師」。

因為兩人同姓,且名剛好連起來成「沆瀣」兩字,實在難得,於是有好事者開玩笑說:「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意思是說他們師生兩人就像是夜間的水氣、霧露一樣,不可分割也。

這就是這個成語最早的出處:

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談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宋代錢易【南部新書】

從他們的初心和詞語的本意來說,就是一句調侃的玩笑話而已。而且從史料中的記載來看,崔沆是憑考卷真實成績錄取崔瀣的,二人此前並無私交,甚至沒有任何瓜葛,姓名聯璧只是一種巧合,因而沒有任何貶低之意。

另外,崔沆其人為官頗為清廉,此後也沒有對崔瀣有特殊照顧(至少史書中沒有記載),最後還因不降黃巢亂軍而被殺害。而崔瀣雖然事跡不詳,但他出身寒門,靠自己的努力才魚躍龍門,也非常不容易。

所以,這即使不是一樁冤案,也是因巧合而引起的曲解和訛傳。

另外,從當時科舉的實際情況來看,崔沆這種「公平取仕」的行為是受寒門學子們稱頌的。

雖然在我們後人看來,科舉弊病不少,但積極意義更多。比如,科舉制使士族豪門子弟「平流進取,坐致公卿」的現象成為明日黃花,它推動的文化普及打破了門閥的文化壟斷……

但成熟於兩宋,盛極於明清的科舉制在唐代畢竟屬於開創階段,還存在著諸多弊端:比如「通榜」、「行卷」之風。

唐代科舉給寒門士子創造的機會遠不如表面反映的那麽公平。當時的卷子不糊名、不謄錄。試卷出自誰人之手,主考官一目了然。在決定舉子去取時,不僅看卷面詩文,也會考慮舉子的門第與聲望,更不用說私下裏的齷齪關系了。

比如,貞元七年某個月夜,對憲宗平藩有大功的翰林學士杜黃裳親到舉子寓所「微服私訪」,他毫不隱諱自己就是今科主考,讓舉子尹極向他推薦幾名才學出眾的舉子。

雖然我們覺得這樣有失公平,但在當時卻是慣例,甚至像杜黃裳這樣親身「察訪求賢」的,已經是極為難得了,更多時候,主考官的選擇會受權貴、名流的左右。

譬如當時的刑部侍郎韓愈,他推薦的舉子當時人稱「韓門弟子」,入闈的時候,主考官懷中已經揣著一份長長的名單,每一個名字上邊都用蠅頭小楷密密麻麻地註明了舉子的才名、德望,還有他們背後的推薦人。

這些人的推薦就是所謂的「通榜」。

另外還有「行卷」、「溫卷」等。

所謂行卷,就是在考試前,舉子將自己平時得意的詩文編輯、謄清為卷軸,投獻給當時的權貴、名流,以獲得推薦,如果一次不夠,隔日再投,稱為「溫卷」。

這在當時是一種「風尚」,我們所熟知的很多大詩人、大才子都有過這種行為。

比如,白居易曾以【賦得古草原送別】向當時的名士顧況「行卷」。顧況笑著打趣他:「長安物貴,居大不易」,但當他看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又不禁傾倒,贊嘆道:「有句如此,居亦何難?」

比如詩佛王維,在京兆府試前,他請岐王推薦自己,但岐王告之:玉真公主已推薦了另一名舉子張九臯,失落的王維最終在岐王的運作下,參加了玉真公主的宴會,並以一曲新譜的【郁輪袍】,感染了滿座高朋,也贏得了公主的推薦,最終得了那年的解頭。

還有詩人杜牧,他入闈的那一年主考是崔郾,他請托太學博士吳武陵向其推薦自己,於是吳武陵便騎著瘸驢赴崔郾之宴。

一見面,他就迫不及待地高聲吟誦杜牧的【阿房宮賦】,崔郾聽後也不禁擊節贊嘆,但面對老友以杜牧為狀元的請托,還是不禁搖了搖頭,因為狀元早已有人捷足先登了。

於是吳武陵退而求其次——那就榜眼吧!沒想到崔郾還是不同意,理由也一樣——早已花落別家了,最終雙方以第五名「成交」。

這並非私下交易,而是堂而皇之,一回到宴席上,崔郾就高聲宣布:剛才吳太學已經幫自己選了杜牧為今科第五名,大家就不要惦記了。

對杜牧的放蕩不羈,在座賓客不無微詞。但崔郾也很「誠懇」地說,既然答應了吳武陵,就算杜牧是個屠狗之人也不能改了。還好,杜牧總算不是屠狗之人。

盧儲的行卷就更是一個浪漫故事了。他向尚書李翺投贈詩文時,正逢主人外出。李翺年方及笄的愛女從案幾上撿起盧儲的卷軸,細細誦讀之後,小姐斷言盧儲一定會是今科狀元郎。

這話恰好被歸來的李翺聽見。數日後,他就托人向盧儲提親,於是來年這位新狀元兼新郎官的才子乘興寫下了一首催妝詩:「昔年將去玉京遊,第一仙人許狀頭。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從上面的幾例我們可以看出,「通榜」、「行卷」、「溫卷」不但不為時人所鄙,甚至還帶有少許自得、少許浪漫……

但我們忽視了一點:這些被推薦之人無不是門第顯赫的士族子弟,比如王維出身於號稱銀質金飾的太原王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聲名顯赫的元老重臣,盧儲是海內「四姓」之一的範陽盧氏子弟,而他的嶽父李翺更出於唐朝門第第一的隴西李氏……

所以隱藏在這些「凈月曇花」之下的更多的是寒門子弟的求告無門、落寞背影——他們送來的卷軸多數都沒有能送到主人的案幾上。

正如【舊唐書】中所描述的那樣,「勢門子弟,交相酬酢;寒門俊造,十棄六七。」

在這樣的背景下,像前面崔沆師生在考試前無任何瓜葛,考試中也無任何的違法亂紀、營私舞弊,就顯得極為難得了。

所以,時人的調侃之語未嘗沒有激賞之意。

只能說,後世那些出身草莽、進於青紫的寒門士子在科舉制度上發展出的「座師—門生」關系模式,使「沆瀣一氣」這句美好的成語變了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