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李昕老師:了不起的出版家——作者、書和編輯的生命是連在一起的

2024-03-18文化

文/陳麗傑

想入行和剛入行做編輯的新人,一定要讀讀李昕老師的幾本書:【一生一事】【做書:感悟與理念】【那些年,那些人和書:一個出版人的人文景觀】。在自己立誌做編輯時一定要讀優秀老出版人的書,植下做書的高標準和正念:做好書,用好書來促進自己的發展,乃至讀者的進步。李昕老師的編輯理念和感悟是這樣的:「一個編輯,必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理念,另一個就是感悟。所謂理念,就是要出好書,出有品質、品格、品位、品相的書,用這些書傳播知識和文化,引領社會潮流,促進社會思考,從而推動社會進步。所謂感悟,就是要形成良好的書感,知道什麽樣的書稿應當怎樣編輯,什麽樣的內容和什麽樣的形式相結合,才可以把書做得既符合規範,又有所創新,人見人愛,符合讀者預期,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人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或一兩件事,把它做得專業、做得好看,藝術性也隨之而來,人生充實美好。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的人,都是特別了不起的得了大智慧的人,尤其是虛無、無價值感的編輯行業,否則很難行遠,別說一事一生了。最近和同事討論,為啥這麽虛無?後來我們總結說,沒有像李昕前輩一樣出版很多很多經得起時間的書。雖說我們不是那種趨利的出版商,但我們也沒有他的眼光、選擇、擔當、智慧、境界、品格和堅守,很多人也比不上李昕老師優美的門風和珍貴的人文態度。

但是, 擇一事、用一心、愛一生,用心不至於做跟風、沒有特色的圖書產品,才能做出好的人文書且符合讀者期待,編輯的價值感和獲得感也隨之而來。任何行業都是相通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書對其他行業的年輕人或愛崗敬業的人也適用。

大名鼎鼎的李昕老師,著名出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三聯書店原總編輯。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先後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14年,在香港三聯書店工作8年,北京三聯書店工作9年;在北京三聯書店總編輯職務上退休後在商務印書館工作至今9年多,做特約編審。李昕老師所工作過的單位,都是編輯的理想之地、出版聖所。1994年被評為首屆全國中青年優秀圖書編輯,2013年被深圳讀書月評為年度 「致敬出版人」,現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南開大學、河北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印刷學院兼職碩士生導師。出版作品還有【清華園裏的人生詠嘆調】【清末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紀事】等。從事編輯工作近41年, 經手的圖書3000余冊。正如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社長韋君宜提倡的編輯要「一手編,一手寫」,李昕老師都做到了。李昕老師編輯、策劃和主持的圖書,影響力較大的有以下這些——

在人文社工作期間,奠定楊義先生學術地位的【中國現代小說史】(3卷),因為這套書的出版,楊義先生破格得到提拔,職位和待遇都得到提升,也讓他紮根於學術,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學部委員、學術大家。楊義先生說如果這部書得不到出版,他也就放棄做學術而轉向其他了。同時,這部作品出版背後,李昕老師所做的工作令人敬佩。出版這樣3卷本的學術書,當時的出版環境和現在的出版環境一樣難,「賠錢在眼前」,除非拿到資助或入選學生用書才能獲準出版。李昕老師為了出版他判定的好書,做成這件事。他以自己的審稿意見為基礎,修改成推薦信,騎著單車,直接找到國家教委,又經補充材料等工作,書最終被列入教材。書做成了,事做成了。沒有李昕老師,就沒有楊義先生如今在學術上的地位,因此說作者、書和編輯的生命是連在一起的。成事,成全作者,惠及學術和讀者。或許李昕老師不做楊義先生的書,也會有其他編輯會做;因為出版這個行業,若沒有人文情懷是不可能堅持下來的。

李昕老師在香港三聯工作期間,出版了【彩圖版中華文明史】(6卷本),這一套書中有2000多幅圖片,其中至少有700多幅是李昕老師拍攝的,「不是在博物館,就是在博物館的路上」,花了一年多時間,拍了五六千張圖片,每天拍完照片,晚上回來整理,一整理就是一晚。而且免費給香港三聯書店這一套書使用。【一生一事】中,還有李昕老師使勁大量閱讀歷史類專著來補編輯駕馭相應類別圖書的能力的事;書稿鋪了一床一地的投入。這麽愛自己的編輯工作和用心培養和積累自己相關專業素養的人並不多。

回到北京三聯之後,經手的好書更多。那些愛好書的讀者,一定知道這些書的名字:【馮友蘭作品精選集】【中國文化導讀】,楊振寧先生【曙光集】【楊振寧傳】,【金克木集】【王世襄集】【李澤厚集】【陳樂民作品集】,李零【我們的經典系列】【我們的中國系列】各四種,非虛構作品(回憶錄、傳記、口述史和歷史紀實):齊邦媛【巨流河】、聶華苓【三生影像】、周有光【百歲憶往】、【陳寅恪的最後20年】、王鼎鈞先生作品系列、【鄧小平時代】,等等。沒有李昕老師,就沒有王鼎鈞先生在簡體中文世界的影響力。李昕老師持續在出版和推廣他們的人和作品以擴大他們的影響力。關於李昕老師在出版上述名家作品的過程、交往、經歷和經驗,出版過程,一定要看看李昕老師最新簡體中文書【一生一事】。

李昕老師說:「編輯的選擇和策劃是可以改變一本書的命運的。」我想說:「作者、書和編輯的生命是連在一起的。」其實,這個行業很少提及哪個編輯做了什麽好書,好書往往只屬於作者;但同為編輯行業工作者,我深知編輯的付出和用心有多麽重要,畢竟真正頂尖的作者是少數,往往太多需要編輯費心盡力做細致的策劃、編輯和營推工作,才能走下來吧。那些偉大作品遭到拒絕出版時,總是說我們是只追求利潤的出版商,他們並不知道這個行業的本質並不能賺大錢,可以說是編輯和作者一道用愛、和智慧堆疊和積累著這個行業。

能做出好書也能帶出好編輯的出版人是少有的,因此說李昕老師是了不起的出版家。一是李昕老師做了那麽多好書,成就了那麽多好作者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二是李昕老師帶出了好編輯,他們如今也是出版精英,比如,一個人即是一個品牌的香港三聯副總編輯李安;出版【鄧小平時代】的葉彤,如今是三聯書店副總編輯;編輯【巨流河】和王鼎鈞先生作品系列的饒淑榮,目前是【讀書】雜誌的主力編輯。

李昕老師的個人修為,更是深深打動我的。有一次,我和他提出重新編選王鼎鈞先生的作品,他直接告訴我,這直接關系到三聯的利益,不便從中插手,請我讀讀【一生一事】尾聲就會明白。多麽珍貴的職業素養和學者風範。 每個致力於做編輯的人,對於李昕老師用心做好書的理念和人文精神,從做書那一天起就應該了解和有所領悟。用心做好書,我想這個理念是一切眼光、判斷和行動的起點。在編輯的有限人生中,我們去爭取做既有人文傳承和現實思考的好書,讓好東西留下來。

最後,分享李昕老師的「出版金句」和「編輯守則」給大家:善於為作品增值的編輯才是好編輯;從出版角度講,編輯往往比作者更加重要;編輯的選擇和策劃是可以改變一本書的命運的。個人化和差異化,是一本書存在的理由;判斷書稿,不看作者名氣而看作品質素,平等對待每一個作者;對作者要貼心;編輯不僅要全情投入,而且要善於自我反思;懂得為書找讀者,善於贏得小眾中的大眾;學會欣賞別人,信任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