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符合人性的,才是好的|書評·科普

2024-03-29文化

2021年,【不要挑戰人性:史上20個經典人性實驗】出版。心理學作家潘楷文用紮實的學術背景和講懸疑故事的方式,剖析了20個經典的「瘋狂實驗」及其背後的人性機制。

該書所講述的實驗內容全網超千萬人播放量,書一面世就火爆全網。2024年,潘楷文出版了新作【不要挑戰人性2:重塑天性的12個經典實驗】,該書延續前作的風格,繼續以通俗易懂的講解,揭示大腦的秘密,認識他人,認識自我。

看過小說或電影【飛越瘋人院】的讀者觀眾,一定記得裏面的男主角麥克·墨菲吧?他是為自由而不屈抗爭的象征,可是,這位勇士後來被一樁手術毀掉了,變得遲鈍麻木。書中描寫的這個手術叫作「腦前額葉切除術」,20世紀中葉非常流行,獲得過1949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因為該手術把人腦中控制情緒的前額葉透過物理手段切除,用來療愈和紓緩精神病癥,後來還有醫生將之用於癲癇,也反響不錯。

書中記錄了一位「職業病人H.M.」,原名亨利·莫萊森。他也是被這個手術毀掉的人,醫生草率地切除了他的海馬體,從此以後,他的記憶只能停留在手術之前,而手術之後的新的記憶只能維持幾十秒到幾分鐘。H.M.的遭遇引起了科學家的廣泛關註,他成為醫學界的「天選實驗人」,科學界透過H.M.取得了很多突破,將人類對記憶的認知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臭名昭著的 「腦前額葉切除術」終於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病人的遭遇和科技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強行抽離人類正常的情感反應,是反人性的,而所有反人性的措施都不可能有好的結果。書中的其他實驗也提供了證據。

全書12個實驗,大致分作三類:記憶研究;學習的本質;親密情感的建構。

從艾賓浩斯的記憶曲線到巴特利特的「幽靈之戰」實驗;從拉什利的「逃脫迷箱」實驗到彭菲爾德的「人腦清醒手術」,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華生的小艾拔實驗,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奈瑟爾的「黑猩猩傳球」實驗,休伯爾和威澤爾的「小貓視覺剝奪」實驗,安斯沃思的「陌生人情景」實驗……

這些實驗反復證明:不要挑戰人性,順勢而為方可事半功倍。而人的天性培養,主要是在嬰幼兒時期,一旦錯過,就難以彌補,不同的教育手段塑造了不同的兒童人格。所以,這部心理學書籍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家教寶典,很多論述都與教育息息相關。

比如,書中提到了斯金納行為主義教育方式。它依據的是大腦中多巴胺的條件反射機制。斯金納認為,只要不斷地獎勵或懲罰,就可以塑造出全新的行為模式,他發明了一套「程式教學」模式,讓老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模式高度規範化,變成高效的可量化操作。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呢?這套方法出現在大半個世紀之前,現在仍然還有很多斯金納行為主義教育方式的忠誠踐行者,而實驗早就證明,這套方式教育出來的學生,往往失去靈性,對新事物不再好奇,更願意服從,而不是獨立做決定,或者是激烈地反抗,甚至用極端的方式來對抗教育者的懲罰。

作者告訴我們,好的教育,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遵循記憶的原則,促成神經元的自主強連線。理解孩子和成年人之間的註意力差距,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情感聯結是孩子成長發展的前提,早期良好的親子關系可以提供一生的安全島。作者提醒父母:只有符合孩子的天性,才是好的教育。否則,我們就只能得到書中的反面例證,父母和孩子都痛苦終身。

很多實驗是殘酷的,在法律制度還不夠健全的年代裏,動物權益無法得到保障,連嬰幼兒也能作為實驗品,這些孩子往往結局淒慘,要麽早夭,要麽終生「發瘋」。有了這些「犧牲」,科學的認知才能不斷前進。所以,在科學的進步中,我們也要記住實驗中這些生靈的痛苦付出。

編輯:徐征 作者:林頤 校對:楊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