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行善之人,不貪圖回報,方為大善

2024-07-08文化

如今流行一句話: 高官難敵高知,高知不敵高薪,高薪難及高壽,而高壽不及常樂

誠然,人生在世,心境愉悅、常懷歡喜便是至上之境。

那麽,如何時刻維持這份愉悅?秘訣在於學會給予與付出。

人與人之間,奉獻的力量如春風拂面,溫暖著每一顆沈寂已久的心

當心弦共鳴,旋律奏響,心靈沈浸其中,便領悟了溫情與通透,塵埃也隨之消散。

久而久之,心靈得以超脫,探尋至精神家園的歸宿。

古有奇談:一男子坐擁金山之巔,雙手向路人張開,似有所求。

呂洞賓途經此地,見男子如此,疑惑道:「你金滿倉廩,又何所求?」

男子長嘆:「 金雖多,我心仍空。我渴盼更多黃金,更祈願愛情、榮譽與成功 。」

呂洞賓聞言,從懷中取出愛情、榮譽與成功的象征,贈予男子。

月余之後,呂洞賓重經此地,見那男子依舊端坐於金山之巔,雙手向過往行人伸展。

你心中所願皆已實作,為何仍不滿足 ?」呂洞賓問。

男子嘆息:「 雖得世間珍寶無數,但心中仍渴望那份無法言喻的快樂與刺激 。」

呂洞賓聽後,便將那快樂與刺激賜予了他。

然而,又一月過去,呂洞賓再次經過此地,男子仍舊坐守金山,雙手伸向過往的路人—— 即便他已擁有愛情、榮譽、成功、快樂與刺激,但似乎仍有所求。

" 你既已手握所願,緣何仍覺不足 ?"

男子嘆息," 我雖擁有遠勝他人之物,卻仍覺空虛。老者,願你能賜予我滿足之秘 。"

呂洞賓微笑回應:" 你渴望滿足?那麽,何不從此刻起,學習慷慨給予 ?"

一月後,呂洞賓再度途經此地,見那男子立於道旁,身旁金財已寥寥無幾,他正將其贈予過往的路人。

他慷慨地將金子贈予了饑寒交迫的窮人,將愛情奉獻給了渴望被愛的心靈,將榮耀與勝利贈予了失意的敗者,將歡樂灑向了憂愁的角落,更將刺激註入了麻木不仁的靈魂。

此刻,他身無長物,但見人們接過他施舍的善意,心懷感激地離去,他臉上浮現出滿足的笑容。

呂洞賓輕聲問道:「此刻,你感到滿足了嗎?」

他欣然回答:「滿足了!滿足了!」

他的笑容更加燦爛,「 原來,滿足就藏在付出的懷抱裏。我曾一味渴求,得到了這個又欲求那個,始終不懂滿足的真諦。然而,當我學會付出,我為自己人格的完善而自豪,為我對人類的貢獻而滿足,更為人們投來的感激目光而深感欣慰 。」

誠然,金山銀山、榮譽加身、愛情美滿,未必能帶來真正的滿足。

滿足,乃人生無欲之至境,需懷仁慈之心,對素昧平生的困苦者慷慨相助。

學會給予與付出,方能抵達此境。

失去愛與給予的能力,人生將黯然失色。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與鼓勵他人,不僅無失真己身,更有所得

常言道,贈人越多,收獲越豐。

人與人之間,奉獻的力量猶如明燈,照亮我們內心的角落。

一旦失去愛的能力,生活將陷入無盡的灰暗。

當我們給予他人一顆善心,那份溫暖會如漣漪般擴散,最終引發兩顆心靈的共鳴。

盡管許多道理我們了然於心,但付諸行動卻往往猶豫不決;諸多事情我們心知肚明,卻常常止步不前。

這並非因為智慧不足,而是因為我們缺乏那份堅定的決心。

白居易,那位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聞名於世的詩人,對佛學亦有著深厚的造詣。

一日,他聽聞某禪師修行卓越,遂親往請教。

白居易向禪師詢問:「如何修行,方能成佛?」

禪師答曰:「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白居易微蹙眉頭,似乎對此答不以為然。然而,禪師卻微笑地反問:「此理人盡皆知,然能行者幾何?」

白居易頓時領悟,恭敬地退下。

弘一法師亦曾言:「慈善事業,尤為關鍵。身為佛教徒,自當為社會之利益竭盡所能。」

他生前常教導弟子:「 遇謗不辯 。」

但豈止是不辯?有時,為了行善,禪師們甚至甘願承受自我誹謗。

一名強盜虔誠地謁見一位高僧,他謙卑地跪拜道:「 大師,我背負的罪孽深重,多年來,心魔纏結,寢食難安。我特此前來,祈求您為我洗滌心靈,指明迷津 。」

高僧微微頷首,平靜地說:「你或許尋錯了人,我身上的罪孽,或許比你的更為深重。」

強盜懺悔道:「我作惡多端,罪不可赦。」

高僧嘆息:「我昔日之惡,或更甚於你。」

強盜顫抖道:「我手中沾滿鮮血,閉上眼,便是那無盡的殺戮。」

高僧輕閉雙眼,仿佛已看見那血海無邊:「我亦曾手染鮮血,無需閉眼,便能看見那無盡的罪孽。」

強盜坦言:「 我所作所為,已失人性 。」

禪師卻淡然回應:「我亦有過非人之舉,不願再提。」

強盜聽聞,嗤之以鼻,嘲諷道:「既是如此,你又何德何能自詡為禪師,行此欺詐之道?」說罷,他毫無牽掛地離去。

待強盜背影遠去,弟子困惑不解,問禪師:「 師傅,您一生慈悲為懷,從未傷生,為何自貶為惡?

禪師微笑道:「你可曾見他眼中那一絲解脫?有時,讓他從惡中醒悟,比任何善行都更為寶貴。」

他接著說:「 真正的行善,不圖回報,這才是最大的善。若有所求,那便與不行善無異 。」

微風不燥,陽光正好,你就像風一樣經過這裏,願你停留的片刻溫暖舒心。

我是(漁樵耕讀看生活),歡迎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