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為何說今年端午節不一般?老話「早端午涼嗖嗖,晚端午熱死牛」

2024-05-26文化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這是宋代大文豪蘇軾寫的【浣溪沙·端午】,描繪女子沐浴蘭湯、纏五彩線、掛小符等習俗,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和對佳人的思念之情。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一個不一般,是今年芒種節氣在節氣在端午節之前。 老話說,「 芒種端午前,處處有荒田;芒種端午後,處處有酒肉。 」古人透過長期觀察發現,芒種節氣在端午節之前的年份,當年的年景不是那麽好,暴雨、冰雹、氣溫低等天氣情況頻發,受天氣影響可能會出現災荒的情況。

還有一個不一般,今年是「早端午」。 按陰歷計算,一年實際上只有354天或384天,比太陽繞地球一周(陽歷)的天數10-11天。因此,古代歷法學家和天文學家要設定閏月來調整,補充短缺的天數。

例如,【尚書·堯典】就有「 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的記載。古代歷法學家和天文學家,在設立陰歷時,是按照月亮的圓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虧的周期。

陰歷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一年12個月共354天,這樣十二個朔望月構成農歷年,長度為29.5306x12=354.3672日,比回歸年365.2422日少10.88天(即將近11天),每個月少0.91天(近1天)。也就是說,陰歷不能反應四季的變化,長此下去必然會與四季脫節。

陰歷年與陽歷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經過17年,陰陽歷日期就同季節發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度過,而17年後,便要在炎熱的夏天過新年了。使用這樣的歷法,自然是無法指導農事生產,所以,古代歷法學家就設立了農歷,並且把幹支歷中的節氣成份吸收了進來,作為歷法歷法補充。

有了農歷二十四節氣,人們就可以在每兩個「冬至日」之間安排播種、耕耘、收獲和冬藏,就可以在每兩個節氣之間安排相應的農事活動。自此,農歷二十四節氣就成為了中國農耕時代的時間座標,一直延續至今。

透過上面的內容我們就能知道,每年的農歷日期對應的公歷日期是不固定的,也就導致有的年份的端午節出現在一個陽歷的前10天裏,有的年份出現在中間10天,有的年份出現在後10天裏。民間把出現在一個陽歷月的前10天裏稱為「早端午」,把出現在後10天裏稱為「晚端午」。而今年端午節是在6月10日這天,顯然是「早端午」。

老話說, 「 早端午涼嗖嗖,晚端午熱死牛 」,意思是說,早端午的年份,夏天通常會涼爽一些。相反,晚端午的年份,夏天通常會比較熱。

類似的農諺還有「早端午冷穿襖,晚端午蒸桑拿」,表達的意思相近。

需要註意的是,正常的年份夏天都是非常熱的,這種熱天有利於五谷的生長。如果,該熱的時候不熱,反而涼,說明有些地方的降雨比較多,甚至會出現水浸的情況。因此,要做好防汛準備!

對此,大家是怎麽看的?您認為古人的農諺還能作為參考嗎?期待您的評論,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