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我在島嶼讀書3】定檔,余華蘇童領銜,連結作家作品與讀者觀眾

2024-10-14文化

【我在島嶼讀書】第三季官宣定檔:10月17日起,每周四中午12:00今日頭條、21:20江蘇衛視,釘選【我在島嶼讀書3】,一起翻開世界這一頁。這一季的常駐作家是余華、蘇童、程永新和葉子,節目花絮當中,西川和房琪也回歸,豆瓣介紹當中,第三季的節目是在希臘錄制,因此,部份希臘作家也會出現在節目當中。

【我在島嶼讀書】第一季取得了9.1分的觀眾好評成績,第二季更是繼續攀登高峰,拿下了9.2分的好成績。前兩季,都是在中國的島嶼上讀書,第三季,來到希臘的克里特島讀書,很可能會介紹更多的外國文學經典。因此,第三季的觀眾評分成績,依舊值得期待一下。保不齊,會出現9.3分的成績。在文化節目當中,能夠連續獲得如此高評分的,並不多見。

這檔節目之所以吸引觀眾,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連結了作家和觀眾。【我在島嶼讀書】節目之前,讀者們了解一位作品,基本上只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透過對作家所創作的作品的閱讀。第二種,則是去看作家的文化訪談內容。無論是哪一種,讀者們了解到的作家,都是文化創作狀態之下的作家,而不是生活狀態之下的作家。

像【我在島嶼讀書】這檔文化節目,算是首次把作家們的生活狀態用鏡頭語言的方式呈現出來。對於觀眾們而言,大家看到了作家生活氣、煙火氣的一面,發現作家們和尋常大眾是相同的,也是一日三餐,也是朋友來了其樂融融,拿起手機便要拍照等等。這些有趣的作家生活化的場景,別的節目是很難提供的。

其次,它連結了作品和讀者。【我在島嶼讀書】這檔節目,是作家們在生活化的場景當中介紹作品,尤其是文學作品。連續兩季的節目,作家們列出了很多書單。尤其是余華、蘇童和程永新三位作家,閱讀涉獵非常廣泛,對於經典文學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推薦出來的書目,都可以作為必讀書單存在。

咱們的文化節目當中,推薦書單的節目本身就非常少,有些,則又過分功利化。比如說,某些推薦讀書的節目當中,在介紹書籍的時候,總是打著成功學的旗號在做事情,仿佛讀者們只要閱讀了這些書籍,就離世俗的成功不遠了。這本身就是很值得警惕的讀書功利模式。【我在島嶼讀書】當中,作家們在生活化的場景下介紹文學作品,並不帶著要成功的功利心態,相反,讀書和成功是兩碼事,沒必要扯在一起。

目前在播的質素很高的讀書類的節目,少之又少,【我在島嶼讀書】依舊是鳳毛麟角式的存在。幾年前,優酷也曾有一檔讀書節目,名為【一千零一夜】,主講人是梁文道先生。梁先生會透過一期或者幾期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一本書。【一千零一夜】的質素水平是非常高的,但不知為何,這檔讀書節目沒有繼續下去。

向讀者們介紹作品的過程,其實也是介紹者向讀者們展示自己學識深度的過程。【我在島嶼讀書】連續兩季的節目,余華、蘇童、程永新等作家之所以能夠贏得大家的信賴,也正是因為他們展示出了非常紮實的文化修為能力。第二季的節目當中,邀請葉子老師前來。這位青年女教師在文藝理論方向上的功底,也是讓觀眾們折服的。所以,這四人組合在一起,向大家介紹書籍,顯然是有信服力的。

當然,【我在島嶼讀書】這檔文化節目,也是有一些遺憾的。比如說,還有太多大家期待的文學工作者們沒有來。觀眾們已經把【我在島嶼讀書】視為了一個作家和觀眾們在生活化場景下見面的平台,期待全部作家都能來一來。我先說個人期待,劉震雲老師這樣的大咖,就還沒上過【我在島嶼讀書】。老劉見老余,肯定也有老莫見老余的效果。

另外的遺憾則是,【我在島嶼讀書】畢竟只是文化節目,有時長限制,很多文化現象、作品現象,都沒有辦法深度展開暢聊。受過相關訓練的觀眾們肯定都清楚,節目當中提出的某些觀點,在文藝理論領域當中展開,可能就是一個很深的課題,是可以開講座的課題。【我在島嶼讀書】有深度,但依舊需要觀眾們自己也建立深度才行。(文/馬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