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良渚歸來(3):城墻基礎與宮殿區地基

2024-07-10文化

一團泥巴引出的猜想,以極微細之處見「精妙」

良渚歸來(3):城墻基礎與宮殿區地基

到良渚博物院參觀,雖說是匆匆而行,走馬觀花,但似總有一雙雙無形的大手在,阻攔住前進的步伐,比如,我為良渚博物院那一長條形的大手筆「畫作」所吸引,其表現的是良渚古城遺址的土層剖面。畫之長,總在4丈左右,這是「回憶性」的估算,當時未能顧及。我驚奇於其展示的內容,癡癡地站在其前凝視、靜思、細想,一次次地影響到了別人的拍照。想什麽、看什麽呢?人,總有自己的職業敏感性,作為一個學水利的人,我關註到了良渚古城墻的基礎,關註到了宮殿高台區域的地基,並由後者聯想到現在的築壩技術。

先看一下展示資料:

良渚古城,是建立在「水鄉澤國」(第一展廳標題用語)中的一座城市。很顯然,城墻的修築,必須要有穩定的基礎。當年的「工程師」們,考慮到了墻體遭受洪水沖刷、積水浸泡、墻體排水等方面的問題,因而將城墻底部鋪以石頭作為基礎。石料用量達10萬立方米,土方用量則達到了110萬立方米。即使今天看來,土石方的用量,也是龐大的數碼。如果難以對這些數碼形成概念,那麽,可以想象一下城墻的規模:墻體總長達6公裏,寬約20~150米,今日保存好的地段,尚有4米高。築墻所用之土石料,均取自於不遠的周邊,按現代工程師的思維來考慮,5000年前的城墻(城市)建設,已有了「施工總體布置」的概念,當年的「工程師」們,考慮到了城市位置、城區布置、料源所在、運輸距離等諸多因素。

(水鄉澤國,良渚遺址水系復原圖(攝於良渚博物院))

(宮殿區土層剖面(局部,攝於良渚博物院))

(模型展示(局部),攝於良渚博物院)

當然,最讓人不解、最吸引人的,還是宮殿高台區域的地基剖面中,有一層厚厚的人工堆填淤泥。為什麽要堆填那麽多的淤泥?難道,運淤泥擡高宮殿區地基高程(有防洪的作用),比運黃土更為省力、方便?未必(盡管莫角山東坡出土有草裹泥。我理解草裹泥便於手工搬運)。我註意到了宮殿區附近的池沼,最大的可能,淤泥是挖掘池沼以及挖掘河道時的「棄料」。池沼面積大,其規劃必利用天然窪地,如此,挖掘池沼就有巨量的淤泥,淤泥往哪裏堆放?於是,利用淤泥來擡高地基就成了合理的選擇。

【良渚歸來】(2)中寫過版築,就個人經歷來講,認為版築之墻,其強度不如泥墻,泥墻(有麥稭為筋)幹透後無論承載力還是耐久性都遠好於版築之墻,過去農村的瓦房基本上都是泥墻,泥墻成為了良好的承重墻(老式房梁,將重力直接作用於梁頭的墻體,再傳到地基)。我想說的是,良渚以淤泥為高台地基,不但解決了「棄料」問題,淤泥層經過充分的排水固結之後,又成為了上部人工夯土層良好的「地基」。

由此,我想到了現代壩工中的一類壩型:水墜壩和水中填土壩,這兩種壩,都與「泥」有關。所謂水墜壩,也可叫泥漿壩,按字面的理解就是,將泥漿引流到壩面予以填充,最後形成壩體。這與古人所用的堆填淤泥何其相似?都是經過了自重壓實、排水固結後形成了承載體。山陜一帶有數量龐大的水墜壩。【水墜壩】一書在總結水墜壩特點時用了三個字「質素好」[i]。由此結論可回溯類比5000年前的良渚淤泥填築:質素好!

舉一例項說明「泥壩」具有很好的質素與可靠性:汾河水庫大壩。汾河水庫為一具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壩高61.4米,庫容達7.23億m³,為水中填土壩。之所以采用這種壩型,在於開工後施工機械不落實[ii]。水中填土,可不就形成了泥嘛!最後形成穩定的大壩,一樣是經過了自重壓實、排水固結的過程。

或以為,我扯得遠了,不是!以極微細之處見「精妙」。我以今日之專業知識解讀古人,不是說古人之技術同於今人,更沒有古人之用「泥」同於今日之意思,而只是為了說明,早在遙遠的古代,我們智慧、勤勞、勇敢的先人,在利用當地材料,在地基基礎與建築結構方面,都已經有了可圈可點的實踐!(馬吉明,圖片源自網絡)

[i] 陜晉水墜壩試驗研究工作群組 水墜壩[M]. 北京: 水利出版社, 1986. 第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