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讀創誦讀|沒有禮尚往來的端午節,什麽粽子都沒有靈魂(作者:許石林

2024-06-09文化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讀創誦讀」—————————▼—————————朗誦:趙玉(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主播)▲點選小三角收聽沒有禮尚往來的端午節,什麽粽子都沒有靈魂作者許石林【按】——老家宗親前日周末包粽子,頭一天泡米、浸粽葉,第二天包,包得慢,忙了整整一天,晚上煮粽子到淩晨三點。三口鍋煮,三幾百粽子,親鄰分享之外,鄭重其事地專人送粽子給我家出嫁的女兒,送粽子,是關中端午禮俗。雖然我只在家族群裏看到照片,但心裏也是很美的。我家年年端午節這樣包粽子,但年年都不夠吃。這東西就是這樣,包多少都不夠,不夠是正常的。想起一篇舊文——血緣所在,情感之所在也,故親戚要常走動常往來,但無儀軌則不成,要靠禮儀維系和顯示彼此之間的關系和感情。禮主誠敬,如果沒有一定的儀式將誠敬之心格式化地體現,全憑情感主導,情感有深淺薄厚,如此就會讓人無處抓撓,所以,禮儀興焉。在純農業時代,春節至中秋,漫長的八個多月,親戚之間需要一個節日使其制度化地往來,雖不如春節莊重,但時間太久,如不往來,不免會令關系散淡、疏遠。中間雖有個清明節,但那是各自祭祖的日子,本家之外,親戚之間一般不往來參與。所以,端午節應運而生。


端午節前後,如黃河流域農村,娘家給已經出嫁的女們家送粽子,也叫送端午。我的祖母是那年臘月末去世的,來年端午節前,我父親特意叮囑:今年他要親自給幾個姑姑家送粽子。這樣,他親自去一回,以後就可以讓家裏其他人去送,這樣就將我祖母從前的叮囑接過來了。年年如此,不間斷。一般人家買粽子送女們家,講究一點的,自己包。包粽子這個活兒需要練習,大小要合適,樣子要勻稱緊實,看上去俊俏,不能臃腫沒樣子。所以,非得要心靈手巧的人才行,否則包的不像樣子,會被譏笑。禮雲「毋不敬」,對粽子的要求,是對誠敬之心的要求。粽子一般十個一串,用馬蓮草拴著一起煮。送親戚,新出嫁的女兒家,屬新親,娘家要送至少一百個,另外有油糕、雞蛋等等。有的婆家村子大,本家人多,會要求親家多送,因為要散粽子,即給本家分新媳婦娘家的粽子,也給本村人散粽子。一般來說,不能給人家要禮,但這個粽子卻可以要,而親家得到對方要求多送粽子的要求,會很高興,證明女兒家的本家多、家族興旺,同時鄰裏關系好,即鄉行好。鄉行不好的人家,自己不好意思給人散,別人也不稀罕你散的粽子。前人設教,於日用倫常之中,春風化雨,教民厚俗,於此可見。


送粽子的同時,要送香包,造型如動物和花兒的香包裏裝滿中草藥,掛在兒童胸前以避病疫。新親要送數十個香包,老親戚則可不送。甘肅慶陽的香包非常有名,花樣之多,令人嘆為觀止。房間裏掛個幾個香包,淡淡的中草藥味兒很長時間飄散在空氣中,提醒人要註意衛生和防病。「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娘家給女兒家送端午,女兒則要在麥子收獲前後,兩次來娘家——端午節前,麥子將熟,女兒家來「看麥熟」,此時帶的禮物輕一點:買兩樣點心,用陳年的麥子蒸幾個小花饃即可。詢問麥子成熟的情況,麥收時候要不要幫忙等等。娘家招待也隨意一些。等到新麥收獲完畢,女兒要用新麥蒸大花饃給娘家「看麥罷」,兩家約好某一天即可,無固定的日子,因為是麥收大忙之後,因此也叫「看忙罷」,即忙完了,用新麥蒸的饃讓娘家父母兄弟品嘗一下,這時候,娘家招待女兒女婿要隆重,用新麥做各種吃食。還要帶一些給女兒婆家的其他人品嘗。這當然也是考究娘家人手藝的時候,比如烙油餅,要一個像一個,不能軟硬大小扁圓不勻稱,口感還要好。回禮一般是兩份,一份專門留給女婿家村裏人在半路或村口攔截,以遊戲的方式分食。另一份則帶給婆家長輩,由他們去分給其他人。有的地方如陜西長安、戶縣、周至等地,一般將親戚約到同一天招待,稱「過會」。各個村約定成俗,將時間錯開,各自過會,像潮州春節後各個村厝祭祖迎神那天的待客一樣。過會的村子,家家設酒席,這樣,那一段時間,天天都能看到路上有走親戚的人,酒香、菜香總是漂浮在空氣中。十裏鄉俗不同,有的地方雖連畔種地,但端午節娘家不送粽子,送鍋盔即燒餅,也叫砣砣饃,大的猶如打麥場上用來運輸麥稭的木叉車的軲轆,直徑盈尺有余,所以俗稱「稭叉軲轆」。


這種鍋盔非常厚,面硬,吃的時候需要用刀切成一角一角的,越嚼越香。這也是考究手藝的吃食。老親戚則不必送那麽大的「稭叉軲轆」,但須有砣砣饃。無論是粽子、花饃,還是砣砣饃,都是將人的情感附加在食物上的,其中飽含著人的誠敬之心。無論是送粽子還是送「稭叉軲轆」,都是完成一個禮儀上的往來。朋友之間,關系再親密,但不送這些。這僅限於血緣親屬之間的往來——我父親曾經說:親戚之間,過年過節相互送不同花樣的花饃,是很有意義的:花饃是用什麽做的?麥子嘛,這就叫一麥(脈)相乘。


【作者簡介】許石林,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曲學會理事、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中華吟誦學會理事、中國古琴學會專業委員會會員、騰訊追夢計劃特聘民俗文化專家。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華東地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獎。主要作品有【損品新三國】【尚食誌】【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是帶刺的花】【舌尖草木】【每個人的故鄉都是宇宙中心】【到處逢人說故鄉】【戲曲裏的中國】等。主編叢書有【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熔古鑄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經典古詩文深圳讀本叢書(12本)】。